生物識別與應用場景之間 只距離一家南天信息

作者 | 張戈 (公衆號ID:TechECR)

隨着社會信息化進一步發展,人們對信息的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人體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憑藉着對主體身份認證的唯一性和高安全性,成爲目前蓬勃發展的一項高效實用新技術。

生物識別技術與金融應用場景之間有多遠?或許只距離了一個平臺,更確切地說,只距離了一家南天信息。不必窮盡想象力,也可以在金融領域,列舉出數十種以上的生物識別應用場景,例如,刷臉取款、刷臉授權、支付,以及指紋識別、指靜脈識別、虹膜門禁、聲紋識別等。


生物識別與應用場景之間 只距離一家南天信息


生物識別技術***金融業務場景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一些機會出現在南天信息眼前,而此次變化出現在2015年。當年支付寶首先通過“刷臉”實現了登陸和密碼修改。同年,招商銀行將人臉識別應用於輔助銀行開戶、風險評估等業務,並投放了VTM(遠程視頻櫃員機)。此外,微衆銀行、平安普惠等互聯網金融企業,也相繼放出了第一筆“刷臉”信貸。

“金融行業率先關注到生物識別技術的應用價值,而且其已經成爲智慧渠道建設的必選解決方案之一。”許寧說。許寧是南天信息總裁助理兼創新業務發展部總經理,南天信息長期聚焦金融行業,尤其敏感於金融業務的應用場景變化。

通常而言,線下銀行物理網點的ATM/VTM機具、自助服務設備,線上網銀、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移動金融門戶等是金融機構重要的用戶觸達渠道和界面。生物識別技術的引入,在辦公場所實現了人臉閘機、人臉門禁、刷臉考勤,在金融自助設備中新增了刷臉取款功能,在移動金融門戶出現了刷臉登錄、刷臉授權、刷臉支付等方式,在銀行物理網點出現了可以有效識別客戶和交互的迎賓機器人。目前南天信息已將上述業務場景在部分×××中實現了落地和應用。

實現多樣化的“用戶觸達”

生物識別技術雖然暫時還不能取代傳統密碼認證方式,但爲何能快速在金融行業實現應用普及?“金融行業歷來高度關注用戶的觸達感受和交互體驗。”許寧說,“通過生物識別技術和算法,結合設計合理的應用場景,可以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更強大的安全保障。”


生物識別與應用場景之間 只距離一家南天信息


據相關統計,互聯網用戶平均每人擁有26個賬號、6.5個密碼,每天需要使用密碼登錄8次。這本身就證明了問題的存在,多個賬號共用重複的密碼,極容易遭遇“撞庫***”。撞臉的風險,顯然比密碼撞庫的機率低很多,而虹膜特徵、指紋特徵、指靜脈特徵更是具有身份識別的唯一性。

而將上述技術應用於金融服務渠道,即可實現傳統業務流程再造,優化用戶體驗。以南天信息的“超級櫃檯”爲例,基於終端硬件設備的高度集成、業務流程的優化重構、前中後臺軟件的全面協同,在一臺物理機具上的覆蓋支持了絕大多數的銀行業務功能,通過在關鍵環節引入更準確的身份識別技術,實現了將網點櫃檯從“櫃內”搬到“櫃外”,從“櫃員辦理”轉化爲“自助辦理”、“智能辦理”。通過安裝紅外雙目攝像頭,實時採集近紅外和可見光兩種圖像,可以防止照片、面具、假人、甚至視頻等僞造手段,實現了“自助辦理”。

許寧認爲,“隨着當下金融科技賦能行業應用,也隨着金融產品向行業縱深拓展,向消費場景拓展,生物識別及相關技術還有更豐富的應用場景。”

南天信息在生物識別上的定位

2017年,南天信息推出統一生物特徵管理平臺。 “統一”、“生物特徵”、“場景管理”是該平臺的關鍵詞。平臺的價值在於經驗沉澱,在於南天信息對應用場景的理解;南天統一生物特徵管理平臺覆蓋多樣化的生物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指紋識別、指靜脈識別、虹膜識別、聲紋識別,可結合落地的應用場景特徵,進行靈活的參數調整或者算法適配;同時建立了統一的生物特徵信息庫,爲更精準、優質的客服服務奠定基礎。

承上啓下的生物特徵管理平臺

南天信息通過統一生物特徵管理平臺,“向下”集成匯聚各類廠商的算法,“向上”對接應用場景,其中既包括門禁迎賓、閘機通道、訪客管理等通用辦公應用場景,也包括個人開戶開卡、電子銀行簽約、賬戶掛失、更改授權額度、理財簽約、支付等行業應用場景。“通過平臺統一管理算法和特徵值,統一管理接入渠道和適配場景參數,統一管理接入設備,從而實現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場景的鬆耦合關係,從系統架構上保證了靈活便捷和高效。”許寧說。

需要注意的是,識別算法針對應用場景的需要不是一成不變的。以人臉識別爲例,逆光環境、光線變化環境、特殊膚色特徵等應用場景,既有的算法參數適配已經不能滿足應用的需要。這時南天信息則會與算法公司合作,對算法進行特殊訓練學習,優化算法體系,以滿足特殊場景的要求。

靈活適配的各種終端設備。另一方面也很重要,平臺還將統一管理所涉及的終端設備,例如針對符合技術標準、不符合技術標準及其他封閉式第三方生物識別應用終端,平臺都能對其進行快速適配。

從ISV到DSV

基於統一生物特徵管理平臺,南天信息提供了從平臺到場景解決方案創新實施的全棧服務,不斷創新線上、線下全渠道的生物識別應用場景;平臺聚合了豐富的算法和應用場景,南天信息也將具備平臺運營的基礎,未來可服務於更多的金融、非金融客戶。

“南天信息是一家在金融行業形成了長期知識沉澱的IT服務商,在數字經濟時代,南天信息作爲DSV(數字化服務提供商)將用創新賦能客戶業務,爲其戰略的轉型和變革保駕護航。生物識別技術的大力推廣和應用,只是南天信息衆多創新業務戰略中的一個環節,南天信息將會同時投入更多的資源到金融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相關的領域中。”許寧說。

【TechECR】關注科技企業生態體系建設,這裏有思考、有觀點;有點頭咂嘴,也有會心一笑。創始人:張戈,曾任《商業夥伴》、《電腦商報》副總編,不碼字,不寫稿子、只輸出有質感的文章。以生態合作爲視角,研究IT產業18年,常年保持對ICT企業、IT方案商、IT渠道商保持高頻度採訪。同名專欄現已入駐各大主流媒體平臺。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目前已同步入駐:百家號、頭條號、一點號、搜狐號、企鵝號等自媒體平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