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冥想的些許整理

今年五一放假參加了北京龍泉寺的 ”AI 覺悟禪修營“, 出於好奇報名了。

爲期三天的禪修營,對我來說感覺像是參加了 又一個”軍訓“,不過結果還是不錯的,爲期三天的禪修營,睡眠質量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並且在這3天內是不允許使用手機的。擺脫了3天的現代化科技,也是個不錯的挑戰。

在龍泉寺的三天中,還算比較深刻體驗了僧人的生活,在這個社會中大部分人都急功近利的大風氣下,能夠擁有一片自己的天地,與世無爭,只活在自己與自己嚮往的宗教勝過裏也算是一種不錯的解決方案吧。

三天回來之後我們leader 讓我搞個分享會。把所學到的坐禪分享給大家。

我結合了我在龍泉寺的所學,以及在得到APP 中我所訂閱的其中 《萬維鋼精英日課》,《超級個體》,《武志紅的心理學課》三個專欄裏講到的關於佛學,冥想的做了整理,以下就是ppt 裏的內容。

 

冥想是什麼?

冥想Meditation詞源來自於巴利文vipassana的譯意,意思是“爲觀察某事而深入其中

冥想是一個熟悉自身精神活動,通過心智訓練帶來長期的認知和情緒改變的過程。

 

冥想對大腦有3方面的積極作用:

冥想讓你更聰明

冥想讓你很平和

冥想可以讓你更快樂

 

正念冥想”叫做Mindfulness Meditation。

正念簡單來說,就是“ 不加判斷地觀察當下的自己 ”。

觀呼吸:

觀呼吸,就是集中注意力在自己的呼吸上。 也就是這次禪修營學會的一個冥想的方法

總共就分兩步

第一步就是坐下一開始不需要盤腿、也不需要專門的坐墊,找到一個硬一點的椅子做好,雙腳平放。背要立直,否則容易睡過去。第二步,就是專注於自己的呼吸,別的什麼都不想,一心一意地專注呼吸。在專注呼吸的時候可以試着去數呼吸的次數, 一呼一吸 算一次,怎麼查都行,寺裏兩個法師數發不一樣 一個數到10 之後又數回1另一個法師就是一直往下數。這個在失眠的時候也可以用躺在牀上數就好。

 

 呼氣的時候,意識到自己在呼氣,吸氣的時候,意識到自己在吸氣;

呼吸變大的時候,意識到自己呼吸變大;呼吸變小的時候,意識到自己的呼吸變小;

 ……

 如果走神了,就意識到自己走神了。然後不要批評,儘快拉回來就是。

讓呼吸綿長,一次呼吸15秒左右。

如果呼吸長不了怎麼辦?意識到自己長不了,然後拉回來就是 

 

 

循身觀

       -----就是“掃描式感受身體 ”

閉上眼睛,自然地呼吸

請感受你的腳趾,

感受你的腳掌、腳心、腳後跟、腳面、腳踝……

再感受你的小腿

感受你的膝蓋;

感受你的大腿,臀部;

再感受你的腰部、背部,感受你的整條脊柱;

再感受你的小腹部,

再感受你的肚子、心口、胸部;

自然而然地呼吸;

再感受你的雙手、手掌、手腕、前臂、手肘、上臂;

再感受你的雙肩,放鬆……

再感受你的脖子、下巴、嘴脣、鼻子、面部眼睛、額頭;

再感受你的後腦,頭皮。

 

冥想的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

能夠不受強烈感情的困擾,把“自我”和各種感情剝離開

可以自由選擇你想要的情緒。

更高的層次

把自我跟各種想法全都剝離開,真正做到專注呼吸,不想其他

可以自由選擇當下的思考。沒有任何東西能打擾和控制你。

修煉方法

承認它存在

允許它出現

不受它影響

 

冥想功夫從低到高,大概至少有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是你能夠不受強烈感情的困擾,把“自我”和各種感情剝離開。 只要達到這個層次,我們就會馬上體會到冥想的好處。這個時候是可以自由的選擇我們想要的情緒

有本書叫爲什麼佛學是真的這本書的作者賴特就達到了這個層次

他舉了個例子比如牙疼,普通人可能會抱怨和對抗牙疼的感覺,你越反感,你覺得越疼,最後你的整個大腦被疼痛感劫持。而冥想的做法,是你先承認這個疼痛感的存在,然後不理會這個感覺,跟它保持距離!這就好比你從旁觀者的視角來觀察自己的疼痛感。

作者有一次牙疼,說過去不會冥想的時候,牙疼起來的感覺是 “哎呦哎呦”地疼;會了冥想,現在是“whoa”,好像你看到別人牙疼而發出的一聲感嘆,疼痛感仍然存在,但是現在的你不會被這個感情所制約。你知道,疼痛的,並不是“你”。

能練到這種層次我們在生活中就再也不會感情用事,就會永遠都能調整好心情。

 

更高的層次,則是能把自我跟各種想法全都剝離開,真正做到專注呼吸,不想其他。

其實絕大多數情況下打擾我們專注力的都是各種小想法,比如明天週末去哪兒玩啊今天晚上要和誰約會啊、回味自己過去的精彩瞬間啊之類的

萊特說,這些想法,有一些共同點 —— 

都不是你當時正在做的事。要不就是在回顧過去,要不就是在思考未來。

常常都與人有關。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想法是由大腦中的某一個模塊產生的,通過某種感情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然後我們就被各種想法所吸引,自己想要跟着想法走。

怎麼跟想法剝離的方法,是當一個想法來了的時候,你要承認它的存在,然後跟它保持距離,不去想它,繼續專注於自己的呼吸。

賴特打了個比方,這就好比說你站在一個火車站,各種想法就是火車,眼前的火車紛紛來了又走,而你始終不上車。賴特還沒達到這個層次,他有時候會上車 —— 但是車開動以後,他能從車上跳下來!

 

 

修煉方法

這兩個層次,強烈感情也好、一般想法也好,我們的做法都不是壓制或者扼殺它們 —— 我們是承認它存在、允許它出現,但是不受它影響。就這麼默默地看着它們從我們眼前經過。

賴特說這就好比我們在電影院看電影。如果我們入戲了,一看到悲劇就哭,看到恐怖劇情就害怕,那我們就不行了。如果我們能想到眼前這一切只不過是屏幕上的像素、都是假象,我們就不會入戲。我們允許電影繼續上演,但是不受影響。

 

 


 

 

相關資料

正念的奇蹟作者:一行禪師

這是系統討論正念的一本書,樑文道的修煉啓蒙。如果懶得讀,可以上網找到樊登老師的免費解讀視頻。

冥想5分鐘,等於熟睡一小時作者:裏克.漢森 、理查德蒙迪思

這是一本完全被中國出版界標題黨毀掉的書。其實是冥想教練和神經科學家聯手寫的科普+入門書。原書名叫做佛陀的大腦——關於幸福、愛與智慧的實證神經科學;體會下臺灣同行的譯名像佛陀一樣快樂

內觀作者:威廉.哈特

葛印卡老師是全球推廣內觀冥想的第一人,他的課程遍佈全球並完全公益免費。這本書是他的理論梗概。

TED演講論幸福

Matthieu Richard 和尚的TED演講,搜索可看。

APP推薦:

Headspace 免費冥想10節入門課,界面很可愛。不過英文無字幕。聽力好的同學可以聽聽可愛倫敦腔。

Pause 挺有趣的禪定遊戲,用手指能玩。(收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