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物聯網:5 業務平臺

5    業務平臺
一個物聯網系統的對用戶的價值終將由業務平臺和對應的客戶端應用來呈現。
5.1    業務平臺的形態
業務平臺是要最終交付物聯網應用的模塊,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業務平臺一定是爲了某個客戶定製的。這是因爲業務平臺本身也可以是產品化的服務。
5.1.1    客戶定製化的業務平臺
這種形態在物聯網平臺的早期十分普遍。主要原因是早期從業者和客戶對業務的標準化建模都缺乏認識和能力,甚至盲目認爲自己的業務就是獨特的。而小部分的元嬰是用戶對數據和業務保密性的執着。經常爲客戶建設此類系統平臺的集成公司實際上都會有椅子獨有的一套核心代碼,甚至爲了便於開展業務、重複使用研發投入,而將自己的業務限定在某個或大或小的領域中而不是四面出擊。實際上,雖然新模式不斷涌現,這種客戶定製化的模式並沒有什麼衰退的跡象。

成功爲客戶打造一個定製化的業務平臺需要良好的需求分析和項目管理能力。這一點請參考後面關於項目管理的章節。另外,爲客戶定製化並不說從頭到腳完全的定製,仍然可以基於已經成熟的平臺或產品、開源項目來構建基本平臺,然後再做必要的個性化的二次開發。

5.1.2    面向某一領域的業務平臺
與客戶定製化的業務平臺不同,我們可以把某一個領域的共同需求提煉出來,打造一個可以服務一類企業的領域業務平臺。這裏所說的領域,可以是某個市場領域,比如家裝玻璃切割,也可以市場們來的共同的功能領域,比如設備監控。總之,是要能提煉出共性的劃分。不要誤會的是,這裏說共性並不等於說交集,實際中很多是共性的交集加上可配置的幾種子集。但是配置過多,可能會給產品化的業務平臺帶來一定的複雜性,從而從心理上阻撓新用戶的接受程度。這一點在設計此類平臺的時候要特別權衡。

按照功能領域劃分的產品也會面臨另外的挑戰,就是最終用戶可能覺得無法滿足其全部的需要,但是自己有沒有能力多方採購拼成一個完全滿足自身需要的系統。這時候,用戶可能會轉向一個系統集成商定製一個系統。這也就暗示了,面向領域的平臺可能把集成商當多自己的渠道和合作伙伴,而不是看做競爭對手。在技術上,也要考慮這類集成商的研發人員如何基於自己的平臺產品做二次開發:不僅要爲其預留各種接口,還要有配套的技術支持體系。換個角度來說,此類業務平臺要不能一味求大求全,而是要時刻主要保證自己的“被集成”能力。

此類平臺的極致就是“數據平臺”,也就是業務平臺已經薄到不可能再薄,完全是爲了二次開發提供數據採集和處理能力。

5.1.3    提供開發工具套件的平臺
實際上一些泛泛而談自己是物聯網平臺的一般是這種。而且一般和數據平臺一同提供。此類平臺上在基於底層的數據管理能力提供了一系列的業務引擎,比如數據建模引擎、流程管理引擎、界面自定義引擎(類似工業用的組態軟件)、消息管理引擎等等。這些在最終用戶眼裏基本上都是一些“散件”,完全不是什麼可使用的東西。其直接用戶其實就是前兩種平臺,或者有自己的研發團隊的大型企業。而其提供的界面今本上只有各種引擎的定義界面,或者甚至全部都是API。

5.2    客戶端
客戶端是物聯網系統用戶和系統交互的場所。PC端和手機端的各種APP是較常見的形式,而現在WEB應用越來越受歡迎。

5.3    平臺舉例
(待續)

 

上一篇:工業物聯網:4 數據平臺

下一篇:工業物聯網:6 商業模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