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67-2018-12-04-英語流利閱讀-待學習

全球自殺率下降 29%背後的故事
雪梨  2018-12-04

1.今日導讀

      今天我們來探討一個嚴肅的話題——自殺。也許我們很難真正進入一個意圖自殺的人的內心世界,但我們真心地希望人們能更多地看到生命的意義。最近,《經濟學人》上的一篇新聞就報道了一個令人有些欣慰的消息:全球的自殺率正在下降。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讓我們跟着雪梨老師來一探究竟。

2.帶着問題聽講解

  • Q1: 文章總結了哪些自殺率下降的原因?
  • Q2: 名詞 means 在文中作單數還是複數?
  • Q3: 詞組 a suicide postponed 如何理解?

3.新聞正文(中英文對照)

Why suicide is falling around the world
全球自殺率普遍下降的原因

At a global level, suicide is down by 29% since 2000. As a result, 2.8m lives have been saved in that time—three times as many as have been killed in battle.

自 2000 年以來,全球範圍內的自殺率下降了 29%。這個數字意味着 280 萬條生命得以倖存於世——這是同一時期內殞命於戰場的人數的三倍之多。

Why are people now less likely to take their own lives? Urbanisation and greater freedom have helped. Accounts of those who attempt suicide, and of the relatives of those who succeed, suggest that many young Asian women were driven to despair by violent husbands and overbearing in-laws. As people move to cities and the grip of tradition loosens, women have more choice about whom they marry or live with, making life more bearable. Leaving the village helps in another way, too. Because farming involves killing things, rural folk are likelier to have the means to kill themselves—guns, pesticides—to hand.

爲什麼人們輕生的機率更小了呢?一部分原因在於城市化的進展和更大的行動自由。一個個故事告訴我們,許多年輕的亞洲女性是被施暴的丈夫和咄咄逼人的姻親推上絕路的。這些故事,有的來自自殺未遂的人,有的來自逝者的親屬。隨着人們移居城市,傳統習俗的勢力減弱,女性對於結婚或同居對象的選擇更加自由,她們的生活也變得不那麼難以承受。離開農村還帶來了另一種改變。農耕免不了殺生,因此,農村的人們離那些可以奪走自己生命的器物也更近——比如槍支和農藥。

Suicide is surprisingly impulsive. A study of young Chinese women who had tried to kill themselves showed that three-fifths had been contemplating suicide for less than two hours, and one in ten for less than a minute. Of 515 people who had survived the leap from San Francisco’s Golden Gate bridge between 1937 and 1971, 94% were still alive in 1978—which suggests that a suicide postponed is likely to be a suicide prevented.

讓人意外的是,自殺是一種衝動的行爲。針對曾經試圖自殺的中國年輕女性的一項研究顯示,有五分之三的人起了自殺的念頭後,不到兩小時就真的這麼做了。考慮時間不到一分鐘的,十人中就有一人。在 1937 年到 1971 年間,從舊金山的金門大橋一躍而下卻又生還的 515 人中,94%的人直至 1978 年仍然在世。這一數據表明,如果輕生者從深淵邊上退回來一次,他們都可能再也不會走上懸崖。

—————  文章來源 / 經濟學人

4.重點詞彙

1.urbanisation/ˌɜːrbənəˈzeɪʃn/ n. 城市化(的進程)

2.account/əˈkaʊnt/ n. 描述,故事
e.g. oral accounts
      written accounts

3.overbearing/ˌoʊvərˈberɪŋ/ adj. 專橫傲慢的,咄咄逼人的

4.grip/ɡrɪp/ n. 束縛;控制力
e.g. Get a grip on yourself.

5.bearable/ˈberəbl/ adj. 可以忍受的
e.g. unbearable

6.means/miːnz/ n. 手段;工具
e.g. a means to an end
      Mobile payment has made many traditional means of payment obsolete.

7.pesticide/ˈpestɪsaɪd/ n. 殺蟲劑,農藥

8.impulsive/ɪmˈpʌlsɪv/ adj. 衝動的;(人)易衝動的
e.g. driven by impulse (n.)

9.contemplate/ˈkɑːntəmpleɪt/ v. 考慮,打算
e.g. contemplate taking one's own life
      Suicide is impulsive and often attempted without much contemplation. (n.)

10.postpone/poʊˈspoʊn/ v. 推遲,延緩

5.拓展內容

2018 年世界自殺率

      《世界人口評論》的統計數據顯示,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非常多樣化。2018 年,輕生率最高的國家或地區的前三名分別是東歐的立陶宛(每 10 萬人中 31.9 人)和俄羅斯(每 10 萬人中有 31 人),以及南美洲的圭亞那(每 10 萬人中有 29.2 人)。韓國的自殺率也很高,每 10 萬人中有 26.9 人。

      相比之下,唯一一個自殺率特別高的西歐國家是比利時,排名第 11,每 10 萬人中就會發生 20.7 起自殺事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比利時有世界上最自由的法律,這些法律允許醫生協助自殺,這可能是影響統計數據的一個因素。令人意外的是,以國民幸福指數高而聞名的國家不丹,輕生率相對較高,每 10 萬人中就有 11.4 人。

      相反,世界上許多陷入困境的國家的自殺率相對較低。每 10 萬人中,阿富汗有 4.7 人自殺,伊拉克有 3 人,敘利亞只有 1.9 人。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國家的統計數據是否反映了由於精神健康問題和絕症(世界大部分地區自殺的主要原因)所致的自殺,或者是否包括在武裝衝突中發生的自殺。

      世界上自殺率最低的國家集中在加勒比海羣島,這些國家包括巴哈馬、牙買加、格林納達、巴巴多斯、安提瓜和巴布達。

附自殺率前 15 名排行表:



      以上內容選自《世界人口評論》,由流利閱讀團隊改編。
      參考鏈接:http://worldpopulationreview.com/countries/suicide-rate-by-country/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