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和微信止步不前,意味着即時通訊社交應用創業的第2春已來?1、引言2、相關文章3、微信七年,巨輪難載4、巨人肩頭,別樣風景5、陌生人社交,造夢空間6、入局背後,週期陣痛附錄:更多精選好文章

本文原題“2018社交破局:騰訊求變,挑戰者重來”,來自“鈦媒體”的原創分享。

1、引言

錢荒席捲,寒冬已至。最後一顆子彈沒留給微信,卻爲寒冬帶來一抹熱度——社交創業。

比起去年創投圈對“共享經濟”和“區塊鏈”等風口的狂熱追逐,社交創業可謂是“病樹前頭萬木春”。從曾一度沉寂的創業黑洞到現在重獲資本青睞,無論是熟人還是陌生人社交領域,都出現了小而美的種子選手。

社交巨頭騰訊股價重挫,正在從內外交困中積極尋求變革。放眼各行各業,新的顛覆開始出現。在人們以爲電商格局已定的情況下,拼多多作爲社交電商的代表,衝擊美股成爲年度黑馬。在社交版圖已定的情況下,新興社交軟件的熱度爲未來又添加了一絲不確定性(就像我們看到的子彈短信一樣《老羅最新發布了“子彈短信”這款IM,主打熟人社交能否對標微信?》)。

一盤看似已定的棋局上,又出現了新的變數。

學習交流:

- 即時通訊開發交流3羣:185926912[推薦] - 移動端IM開發入門文章:《新手入門一篇就夠:從零開發移動端IM

(本文同步發佈於:http://www.52im.net/thread-2039-1-1.html

2、相關文章

爲什麼說即時通訊社交APP創業就是一個坑?

即時通訊創業必讀:解密微信的產品定位、創新思維、設計法則等

老羅最新發布了“子彈短信”這款IM,主打熟人社交能否對標微信?

盤點和反思在微信的陰影下艱難求生的移動端IM應用

技術往事:微信估值已超5千億,雷軍曾有機會收編張小龍及其Foxmail

閒話即時通訊:騰訊的成長史本質就是一部QQ成長史

騰訊開發微信花了多少錢?技術難度真這麼大?難在哪?

微信七年回顧:歷經多少質疑和差評,才配擁有今天的強大

前創始團隊成員分享:盤點微信的前世今生——微信成功的必然和偶然

QQ的成功,遠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順利和輕鬆

QQ現狀深度剖析:你還認爲QQ已經被微信打敗了嗎?

3、微信七年,巨輪難載

2018年本是騰訊的二十週年紀念,但社交巨頭卻流年不利。截至10月10日,騰訊已連續22個交易日回購股票,市值距今年2月創下的峯值已跌去39.9%,蒸發約1.5萬億元。國慶前夕,騰訊宣佈大刀闊斧進行事業羣改組,全力押注企業業務。市場隨之震盪,10月8日早盤跌破300港元關口,創下14個月新低記錄。

朋友圈中不乏對騰訊的質疑與唱衰之聲,而這種論調,同樣指向了微信。

自2011年推出微信,騰訊在打通中國熟人關係鏈的同時,也在不斷打造微信生態,拓展微信支付、小程序等功能。雖然微信生態頗具體量,但尾大不掉也是事實。

對用戶而言,微信有許多功能不夠便利,改進卻如同隔靴搔癢。而子彈短信打着“高效版微信”的旗號,點燃了沉寂已久的熟人社交圈。

8月20日,子彈短信上線,投資者羅永浩用單口相聲極大地提高了它的曝光度,7天完成兩輪融資,融資額數億元。衆人都等着把最後一顆子彈留給微信,但子彈飛了一會兒,發現還是徒勞無功。據百度搜索指數,子彈短信在8月28日達到峯值後就一路暴跌,近30天搜索指數環比暴跌90%。

用社交功能上的“微創新”、臆想搬運根深蒂固的熟人關係圈幾乎不可能,諸多前輩已身體力行地證明了這一點:小米的米聊、網易的易信、阿里的來往,無不熱血沸騰而來,意興闌珊而歸。

“打敗微信的不可能是另一個微信。”馬化騰的這番話一語成讖。只有無招帶領的釘釘,巧妙取道企業通訊,勝過騰訊企業微信一籌,也爲阿里留下了社交的希望。

然而微信就能高枕無憂了嗎?

騰訊2018年度Q2財報顯示,微信用戶數量已超10億。但用戶總量數據討喜的背後,是增速的放緩。

據極光大數據《2017年Q4暨全年移動互聯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從2017年第四季度開始,QQ、微信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增速下滑,QQ下滑0.68% 、微信下滑0.52%。

微信的用戶增長已逐漸逼近天花板,用戶數量已接近飽和。這不僅是微信的焦慮,它反映的更是已經老生常談的話題——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期即將結束。去年第四季度起智能手機出貨量疲軟、微博京東今年一季度月活較去年第四季度增速減緩,都進一步佐證了這一觀點。

成本低、易變現的增量市場已經十分有限,而存量市場廝殺激烈。 

騰訊必須求變。

從2018年6月開始,騰訊改版微信公衆號、弱化訂閱號自身品牌,強化“信息流”概念。原因在於,微信公衆號已不復繁榮態勢。據新榜發佈的《2017年中國微信500強年報》,公衆號整體平均閱讀數下降了24%。頭條的信息流模式也讓騰訊感到緊張。因此,微信的信息流嘗試,一是希望增強用戶粘性和使用時長,二是希望通過信息流廣告實現變現。

除了在微信生態內進行改版,在使用場景上,騰訊更是將微信與其車聯網戰略結合。10月18日,在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馬化騰稱騰訊正在研發車載微信,採用全語音交互的模式收發微信消息,並且可以跟車載硬件結合,通過方向盤按鍵就能安全地收發消息。

這意味着微信的使用場景在進一步拓寬,使用的頻率和時長都會進一步增加。

7歲的微信漸漸變老,15歲的QQ卻因00後的佔領重新年輕起來。

騰訊2017財報指出,年齡在21歲及以下用戶的智能終端月活躍賬戶同比增長。另外, 騰訊QQ主推的信息流模塊QQ看點中,21歲及以下用戶佔比超過50%,QQ興趣部落中的年輕活躍用戶更是超過八成。

網友YOLO對鈦媒體表示,00後的熟人圈子都在QQ上,上面有他們的同學朋友和班級羣,QQ空間裏活躍的全是00後。“我給妹妹發微信她基本不回,但是打QQ電話一打一個準。”

自2014年起騰訊就對QQ進行了年輕化轉型,推出QQ看點和興趣部落兩個模塊,也上線了像鬥圖、變聲、高能舞室等小功能。除了用信息流和短視頻延長使用時間,騰訊更想抓牢年輕人羣體,試圖在深扎熟人社交的土地上,結出陌生人社交的果實。

然而,QQ和微信的基因都是熟人社交,雖然在轉型,但QQ的年輕化依然困頓於熟人社交的枷鎖中。

QQ轉型的最大變化就是推出了QQ看點和興趣部落。可是,QQ看點內容質量參差不齊。興趣部落在QQ面板中的位置也較爲隱蔽,屬於邊緣產品。在同學和班級羣的熟人關係外,興趣部落雖然能通過話題和興趣圈層將00後的關係打散重組,可陌生人社交與QQ的固有調性不符。而且QQ的各項功能都是爲熟人社交而設計,用戶的使用習慣很難扭轉。另外,雖然興趣部落的年輕活躍用戶超過八成,但是其屬性更像百度貼吧,用戶更傾向於看帖子而非交友。

QQ的年輕化路線獲得了00後的認可,卻難以突破熟人社交的瓶頸,所以激盪不起陌生人社交的水花。 

QQ的困境不止於此。首先,當00後走出校園,社交圈不再圍繞同學和班級時,他們會因爲工作生活再轉回微信中。另外,出於拓展社交圈的需要,QQ和微信都無法滿足的陌生人社交需求,將由陌陌、探探和新興的社交產品來分擔。最後,從2017年第四季度開始,QQ用戶的增速開始下滑也是挑戰之一。

微信和QQ的確是擋在社交創業者面前的大山,但未被滿足的需求依然強勁,有待開掘。

4、巨人肩頭,別樣風景

雖然微信巨人屹立不倒,但“朋友圈無朋友”的現狀同樣令人唏噓。

微信壟斷了人們的社交關係,串聯起了親人朋友,同事上司和所謂的熟人,生活的不同維度都在微信上重疊。慢慢的,微信通訊錄變成一本電話簿,朋友圈則從私人領地成爲公共區域。不止一個人抱怨道,“已經不敢在票圈裏隨心所欲的發言了。”

雖然微信想通過好友分組、對朋友圈設置半年和三天可見等功能來優化用戶體驗,但是成效卻不太好。一方面,手動分組既麻煩又容易疏漏,還要擔心設置屏蔽是否會被朋友知道;另一方面,隨着越來越多人設置朋友圈三天可見,瞭解他人生活的窗口關閉,朋友間的互動也隨之下降。

想要逃離微信的人越來越多,只是苦於沒有另一個熟人圈子。 

雖然擊敗微信,重新遷移熟人關係鏈的努力都付諸東流,但不代表熟人關係圈就再無新的機會。如果站在巨人肩頭,看到的風景或許又會不同。

10月19日,據硅谷付費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騰訊微信團隊兩位前高管離職創業,開發了分別名爲echo瞬間和POP IM的新社交產品。鈦媒體隨即向騰訊方面求證,騰訊迴應稱“這兩位是最基層管理幹部”。

據天眼查顯示,POP創始人來自微信的核心團隊,曾參與微信從零到十億用戶的完整過程。

和微信一樣,echo瞬間和POP IM做的也是熟人社交,但比微信更緊密。他們讓用戶把親密朋友引導到新的平臺上,然後在新平臺上互動交流,呈現出一種小圈子的私密社交。

外界傾向於將這兩款產品對標Snapchat和Instagram,因爲它們都採用了圖片和視頻的形式,且每條瞬間只會對外保留24小時,之後轉入私藏,恰似Snapchat引以爲傲的“閱後即焚”功能。

在兩款社交產品的主頁,會很明顯地提示用戶邀請微信好友。爲增強趣味性,POP還有功能讓用戶製作自己的虛擬形象。

雖然也做熟人社交,但他們避開了前輩的老路。他們面向的羣體渴望逃離微信、自由發佈狀態,經營親密好友。這兩款產品能讓用戶篩選出真正的好友,迴歸小圈子的私密社交。這給了用戶相對乾淨的環境,更重要的是解決了微信用戶困擾已久的區隔問題。

在用戶獲取上,比起其他陌生人社交產品,他們不需要去尋找特定場景和適用人羣,獲取成本低,渠道也更便利。微信已經有10億用戶,基於微信平臺進行熟人關係的導流,至少從數量上比較可觀。

資本方也對echo瞬間和POP IM青眼有加。

今年年初,POP IM和echo瞬間相繼創立。剛成立的echo瞬間獲得了高榕資本的天使輪融資;9月17日,POP IM獲得4000萬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爲BAI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

不過,即便團隊創始人深諳騰訊和微信的套路,產品邏輯能否成立還要廣大用戶肯買賬。

搬運微信全部社交關係鏈難於上青天,搬運親密朋友關係看似簡單不少。但是對用戶而言,通過添加微信好友形成的關係鏈,意味着只能看到親密朋友的動態,這種私密社交有多大吸引力?在微信強化信息流來增強用戶時長的當前,他們又如何避免“體驗完即走”的結局?

這種私密社交產品並非沒有先例。考慮到Facebook存在的隱私風險,Facebook早期成員莫林2011年做了一款與老東家的產品邏輯完全相悖的產品Path。Path倡導生活要與真正的好友分享,產品的社交圈人數有限,有人進就要有人出,且社交圈和社交圈之間保持封閉。這給了後來的微信朋友圈以啓發,所以現在朋友圈裏用戶只能看到共同好友的評論。

但遺憾的是,Path於今年9月27日宣佈關閉。出於對隱私的重視,Path嚴格限制圈子人數,在Facebook和Twitter爲用戶創建越來越多聯結,乃至搬運了整個社交關係鏈時,Path的網絡效應遠遠不足,兩權相較,用戶更加無法捨棄自己的全部社交關係鏈。

另外,Facebook也對Path展開了圍剿,切斷Path用戶查找Facebook好友的通道,這也意味着好友將無法通過Facebook導入到Path中。雖然Path增加了Twitter和Gmail聯繫人挽救大局,但私密性終究還是敗給了網絡效應。

那麼回到echo和POP上來,一旦微信截斷了echo和POP導入朋友的微信端口,他們又該如何自處?前車之鑑,後車之師,這更像是一種預言。

那麼想要站在巨人肩膀上,有沒有風險更小、成本更低的辦法?

公衆號“概率論”做了個不錯的嘗試。“概率論”公衆號通過推送情感類文字聚集粉絲,再通過組織在線活動完成陌生人的匹配。他們最火的活動叫“一週CP”,活動會基於性別、取向和地域等基本因素,讓陌生人進入微信羣內完成各種互動,以一週爲期實現一對一匹配。

成立近3年時間裏,概率論累計做了150場社交實驗,活動吸引了7000萬人次參加。這更讓其他公衆號紛紛效仿他們“一週CP”的撮合方式。2017年10月,“概率論”獲得了來自Ventech China的數百萬美元Pre-A輪融資。 

不過,雖然“概率論”採用公衆號形態,有微信用戶規模的優勢,也大大降低了做APP的試錯風險,可其創始人秦昱瑩也坦言道,目前概率論所做的只是一場場活動,還不是一款可規模化、輕運營的產品。如何做好用戶留存、將其固定位產品形態纔是挑戰。 

不管是哪種嘗試,千里之行,才走了一步。

5、陌生人社交,造夢空間

在日常生活的熟人圈外,未知和新鮮感讓陌生人社交長葆活躍。陌陌以荷爾蒙驅動,網羅住了陌生人社交羣體的最大公約數。在2016年轉型直播,2018年初收購探探後,陌陌已坐上陌生人社交頭把交椅。在中期財報中,陌陌Q2淨利潤9億元,增長近90%,持續14季度盈利。

過去幾年,社交可謂是一個“創業黑洞”,真正拿到B輪以上投資的只有脈脈和探探。然而2018年,追求個性、小而美的社交產品紛紛從冬眠中甦醒。曾經的黑洞,變成了藍海。

根據鈦媒體觀察,新涌現的社交產品大約分爲以下幾類:

心靈樹洞型:Soul靈魂社交、一罐、Uki 青年文化型:積目、flow 荷爾蒙型:SUGAR蘇格

與荷爾蒙驅動的陌陌和探探不同,新一代社交產品呈現出三個特質:

1、快速高效完成匹配 2、興趣圈層分化明顯 3、社區文化助力社交

迴歸社交本質,最根本的目的是幫用戶找到最合適的聊天對象。從這一角度出發,如何更高效地完成匹配,匹配對象是否合適成爲關鍵因素。

10年前,人們在QQ上隨機添加好友或投擲漂流瓶;7年前,陌陌用LBS位置定位服務解決了QQ時代不能見面的尷尬;再之後,借鑑了Tinder的探探,採用左滑右滑方式讓男女雙方互相挑選。但是當下,新興社交APP基於大數據和人格畫像,讓具有相同興趣的用戶快速建立聯繫,省去從海量用戶中尋找的時間,讓匹配更加高效。

據鈦媒體瞭解,實現快速匹配以下兩種方式:像Soul這種類星球概念的產品主打心靈社交,最初的心理測試結果成爲匹配的重要參照。

而青年文化社交平臺積目,在篩選頁面裏設置了“目的”模塊,在生活、興趣和另類三大條目下,有livehouse、改裝車、極限運動等細分目的。積目CEO蔡狄對鈦媒體表示,“大量社交產品分散着用戶的碎片時間,因此社交應該簡單快捷,‘目的’是保證交流有效的關鍵。”在匹配時,積目會優先匹配具有相同社交目的的用戶,這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目的不同的用戶互相打擾。

另外,爲了尋求最大公約數、囊括全年齡段人羣,陌陌探探更多是荷爾蒙驅動,這也意味着必須捨棄走精品和有格調的路線。但這遠遠無法滿足人們在精神層面的社交需求。因此在陌陌探探億級用戶量之下,面向不同興趣圈層、注重心靈交流的社交產品獲得了矚目,更多細分產品也應運而生。

2016年,轉型直播的陌陌掀起了“顏值當道”的時代,Soul也誕生在這一年。“那時社交產品都比較西化和外放,而我們想做適合東方,更加含蓄注重內心交流的產品,”Soul團隊核心成員對鈦媒體闡釋了產品的初衷。soul主打“不看臉”的匿名化社區,大多數用戶在這裏找靈魂伴侶或者尋求心靈自留地。

深耕青年文化的積目也在2016年上線。積目CEO蔡狄是青年文化圈的“老炮兒”,創始團隊也長期紮在live house和音樂節。蔡狄曾對青年文化市場進行調研,發現市面上並沒有產品能滿足青年文化愛好者更深層次的社交需求。“傳統社交產品就像是一鍋燉,所有人都在裏頭。這些青年文化愛好者特別希望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所以積目的產品調性獲得了他們的認可。”

青年文化的範疇很廣,嘻哈,街舞,滑板,紋身,改裝車,機車,包括極限運動等等。積目瞄準的人羣,年齡大多在90到00後之間,因爲青年更喜歡這種潮酷文化。 

那麼在提高匹配效率,劃定特定人羣后,社交產品又以什麼方式留住用戶?

打造興趣社區,在興趣社區的基礎上做社交成了最優解。

雖然有豆瓣、虎撲、天涯等內容社區提供思路,但不同的是,社交產品做社區,一是爲了打造興趣圈層聚集地,通過內容提高用戶的使用時長和留存;二是通過營造興趣社區,促進興趣羣體之間的匹配。

陌陌唐巖此前表示,“只有功能屬性的開放式社交平臺,非常不好搞。天天找陌生人聊天,持續性動力是問題,如果你匹配不上,挫敗感就會很強。沒有內容消費,你總不能把聊天記錄當內容吧?”由此可見,純靠社交行爲難以保證用戶的高留存,匹配低效更是會流失用戶。

陌陌最終選擇用直播生產內容,而新興社交軟件則是營造精品的社區氛圍,鼓勵用戶生產更多優質UGC內容。

SUGAR蘇格創始人麥梓豪對鈦媒體表示,“純粹的社交就像是工具,在工具層面做創新比較困難,做市面上已有的產品形態也沒有意義。但是把內容做出差異化、讓社區氛圍和另一個調性不同更容易實現,這也是新興社交產品在社區內容上下功夫的原因之一。”

和探探一樣,SUGAR蘇格也是荷爾蒙驅動,不過SUGAR蘇格的匹配“不看臉”、也不由用戶左滑右滑完成,而是依據用戶設定的關鍵詞和LBS,由系統安排匹配。雙方匹配72小時後纔可脫下馬甲,看到對方的狀態。在匹配之外,SUGAR蘇格還推出了內容廣場“顯擺”,讓用戶自行創造圈子討論。

積目在上線之初只有匹配功能,不久後他們開始做興趣社區。縱覽積目社區,大量UGC內容爲用戶拍攝的livehouse、音樂節和旅行風光。積目還邀請了亞洲青年官方號入駐平臺,與引領青年潮流的對象進行訪談,這也奠定了社區的基調。

蔡狄認爲比起單純的社區,積目廣場模塊的匹配屬性更重,“青年文化有很大的內容輸出,每一個分支都有對應的興趣羣體。我們做社區會根據匹配度和曝光量,把優質的人提前,這其實也算是一種篩選條件。比方說,一個用戶發了優質內容,在傳統社區是關注,而我們這裏可以匹配成好友,讓志同道合的人進行交流。”

6、入局背後,週期陣痛

雖然都說00後崛起了帶動了社交熱,但這只是社交回暖的其中一個原因。拋開資本跟風的因素,社交產品的生命週期和陌生人社交遠未飽和的市場規模更爲重要。

2018年第一批00後步入大學,標誌着新一代崛起。他們想要集“社交性、潮流性和個性化”於一身的社交產品,而且這一羣體情感社交訴求強烈,渴望獨立的社交生活圈。新興社交軟件彷彿是爲00後量身打造的,但互聯網時代,00後和90後的代際區隔真的有這麼大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爲在能觸網的地方信息通暢,信息隔閡較以往小了許多,代際區隔也不再明顯。“90和00後都混B站,他們愛玩的我也愛,雖然在網絡上總戲稱是老阿姨,但我從不覺得自己被新事物淘汰,”一位90後網友對鈦媒體表示。

積目CEO蔡狄則是認爲00後市場還不太成熟。“比起90到00之間,他們的碎片時間和付費意願都不足,難以撐起社交產品對時長和留存的需求。”

他曾體驗一款專屬00後的社交產品,暑假時2-3秒鐘就可以匹配上聊天對象。而開學的匹配時長就到了50-60秒。在暑假和上學兩個不同階段,產品的日活出現了很大跌宕。

比起代際變化,社交產品的生命週期或許更能解釋新興社交產品的出現。

作爲陌陌探探的資深用戶,SUGAR創始人麥梓豪表示,“繼陌陌之後,探探也開始步入同類型社交產品必經的盛極而衰的階段,這也是現在社交回暖的原因之一。”

在他看來,用戶此前從陌陌流向探探,是因爲低質量用戶大量涌入陌陌,高質量用戶不堪其擾而尋求用戶質量更好的社交平臺。現在探探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2018年不過是到了這個週期,雖然用戶量依然在漲,但用戶質量已經開始加速下沉。

“這就是馬太效應,高質量用戶流失後幾乎不可能再回流。裝載着海量用戶的陌陌和探探就像是一個巨大的漏斗,而目前其他app都是在這個漏斗下面,承接那些陌陌和探探滿足得不夠好的細分場景,”麥梓豪對鈦媒體解釋道。

在生命週期理論之外,陌生人社交的市場規模依然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間,這也給了創業者和投資方信心。

“陌生人社交的市場規模保守估計在3億以上,而用戶量最大的陌陌MAU是1億,只佔了30%的市場份額,而且當中很多用戶是去看直播的,而排第二的探探MAU大約是陌陌的1/3,市場前兩名的產品加起來都佔不到一半的市場份額。這是不是意味着還有大量的用戶沒有被滿足?”Sugar麥梓豪解釋道。

資本方面也發現了陌生人社交市場的機會。麥梓豪最近密集地見了一批投資人,對其中一位的觀點記憶猶新。該觀點稱2018是個破局年,本以爲電商市場大局已定,黑馬拼多多闖了出來,讓大家看到還有這麼大市場沒有被滿足。陌生人社交市場會不會也有需求沒被滿足?

陌生人社交遠未飽和的市場規模支撐了這一假設。新興社交產品的涌現,並不意味着各路玩家一定是此消彼長的關係。據陌陌Q2財報,截至今年6月,陌陌月活1.08億,同比增長18%。走心和“不看臉”的社交軟件紛紛出現,荷爾蒙需求也依然強烈。市場規模依然可觀,還能容納許多玩家。

雖然社交回暖,資本變得慷慨,可寒冬依然是寒冬。短期之內,資方不會要求社交產品有變現的能力,因爲流量就是變現的基礎。但如果創業者完全沒考慮變現問題,便無法在下一階段的競爭中走的更遠。

陌陌能位居陌生人社交首位,離不開唐巖對商業模式的考量。早在2011年創業時,唐巖就規劃好了集第三方應用、遊戲和網上商城於一身的陌陌生態系統。在2016年又殺入當時正處於黃金時代的直播行業,現在社交+直播兩塊業務相得益彰,實現持續造血。

積目CEO蔡狄也強調了變現的重要性,“現在各家都在想辦法變現,這會是大家競爭的點。具備變現能力的產品能夠更快拿到融資,融資的體量、速度和估值和不具備變現能力的產品完全不同。”

雖然資本頻頻遞上橄欖枝,也總有提法稱新興社交產品會對巨頭產生“顛覆和挑戰”。但是短期內,無論在熟人還是陌生人社交領域,巨頭的地位都無可撼動。

在微信擁有王者的榮耀,陌陌擁有社交直播雙棲基因時,以“心靈樹洞”、“青年文化”、“荷爾蒙”爲標籤的諸多小部落眼下要做的,就是插上各自的旗幟,收攏符合部落調性的人羣。只有等到他們能夠自給自足時,才能開始考慮拓展地盤。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社交是人類不變的需求,新的社交方式不斷出現又衰亡。沒人知道最終社交會是何種形態,但在這永恆的漲落中,故事永遠新鮮。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