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大戰,殃及池魚,亡羊補牢,尚可一試。

1.

最近的經濟是真的不好啊,受到「毛衣大戰」的影響,整個地球都不好了。

看看昨天的美股科技股

別看「趣頭條」上市那天串的多高,典型的“新秀即巔峯”。阿里巴巴下跌倒是意料之內的,我瞎感覺,還得下沉,爲什麼?因爲阿里巴巴從美國退出來了,別人能待見你麼……

再看看谷歌、蘋果、FB、Amazon,這麼大的科技公司也扛不住啊。但發現沒有,mongoDB抗住了!哈哈哈,逆勢上漲,市場的寵兒還是上帝的安排?

美股這樣,A股更別說了,A股我就不截圖了,反正你們心裏都有數。

不得不說一句,啥時候是底啊,我都要把半山腰沾滿了……

2.

在經濟形勢如此之下,對實體、虛擬經濟無不形成了衝擊。在上海,能明顯看到的就是原來的外資都在不緊不慢的從陸家嘴CBD撤出去了。好些的去了郊區,像奉賢、嘉定、金山等地都是不錯的選擇,稍差些的呢,去臨近的蘇州、浙江等地過冬,而背的,就直接撤出天朝了。

曾經的外企,在9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一股腦涌進來,享受着政策紅利所給予他們的金餑餑。他們中很多都在正大、陸家嘴紮下了根,當時的他們一定不會想到20多年後某天,會因爲付不起房租而搬離這裏,從上海的地標,從城市的第一窗口中消逝。

3.

我們已經太多次的在地鐵上看到諸如關於“安逸”、“舒適圈”、“逃離北上廣”等等的雞湯和毒雞湯。我也從一個激進的看不慣國企“老人”、“啃老族”、“吃雞族”的人轉變爲了隨遇而安,一切皆好的態度。

想知道是什麼改變了我嗎?是時間。時間讓我學會了多態,真正的用寬容的態度去面對、接受那些和我們格格不入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是人,也可能是某件事情。甚至是認識了十多年的兄弟,也會偶爾犯不爽。

我們爲什麼要一味苛求他人保持與自己一樣的觀點呢?爲什麼不可以試着多樣的去考慮一件事情,哪怕你已經成功了,也不能否認另一個觀點的可行性及借鑑意義,這是我目前的理念,些許過了幾年,又變了呢?

4.

就在前幾天,我從父母家吃完飯,準備回去的時候,家裏來了位客人,叔叔之前在我們搬家的時候幫了很多忙,所以我也有印象。

本來打個招呼就準備走了,叔叔和我說,他樓下鄰居的兒子失業了,也是做IT的,看看是不是能幫上忙介紹份工作。我說那回頭加個微信瞭解下情況,能幫一定幫。

回到家,加了微信,簡單招呼了幾句,就問起他的情況,這位兄弟比我大,81年的,下文中暫且叫陳哥吧。陳哥其實不是做IT的,父輩們往往會搞錯自己孩子的工作,我也碰見不少了。陳哥的簡歷上寫着期望薪資一欄:9000-10000。這個數字在上海不多也不少,很尷尬。好在陳哥是本地人,所以不需要擔心房子的問題,但是已婚人士,拖家帶口,失業了也確實令人煩心。

陳哥的工作是質檢員,我對這個行當不是很瞭解,在諮詢了相關人士後,大致有了初步的認識。陳哥失業的原因恰巧就是之前說的外企撤出CBD,他所在的外企扛不住經濟衰退的速度,只能從上海遷到蘇州,他是本地人所以就沒跟去,拿了補償,走人。

聊天中,陳哥表現出了對現在狀態的稍是不滿,他似乎非常清楚現在的他離開了老東家後,領尋新家的難度,更擔憂的是面對這個年齡段的人來說,找一份基層工作是多麼的難。

5.

我和陳哥開玩笑的說,要不就來學IT吧,培訓4個月,找一份和現在工資差不多的幹起來。陳哥回答道:“IT我不做的,太累了,天天加班。”直到這時,我纔有了第一次“消極罷工”的態度。

那我說:“陳哥,你現在找工作的話,有什麼要求嗎?”

“要求啊?沒什麼要求,就是不用加班就好了,所的事情麼就和我現在的工作差不多可以了。工資麼10000左右。別離家太遠。別的都可以。”

又是一個點餐隨便的段子。沒什麼要求,要求123456789,嗯,沒什麼要求的。大家感受下這股子勁。

以前都說30歲是個砍,如果30歲沒有在事業上找到方向,謀得一官半職,很可能這輩子就這樣了。現在又變成了人到40,尚有一惑。

感覺這都是跟着我們90後再走啊……90後走到哪,數字就變成啥呢。

可問題是,我也是個快到30歲的人了,還是在不斷的調整中,先是優化了自己的生物鐘,早上5點起看書(因爲這個點沒人打擾,非常適合讀書),早上9-11點是效率最高的時候,用於將一天中最複雜的事情給解決了,晚上只做一件事,就是公衆號。再後來開始優化我學習的路徑,從只看技術、python、數據庫相關的書籍,到什麼都看(除了網絡小說),現在就覺得以前看書少真的虧啊。不要給自己設界,說不定就發現自己只是入錯行的金融界大佬呢?

6.

真的當自己身邊人也加入了裁員大潮的時候,才深有體會的去反思這個事情,到底是什麼讓裁員潮波及到了他們?留下的那部分人又是憑什麼本事贏得一席之地。

很多的外企員工都會把外企當做第二個家,因爲外企文化中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讓員工在公司有家的感覺”。而這條企業文化的背景是你得有輸出。如果只是拿着工資,做着機械的流水活,那你的唯一ID在哪裏?

“外企是個養人的地方”這句話出自一位從外企出來的人,我想補充一句:“哪裏都有被養之人,哪裏都有被裁之人”。如果你每天除了工作2小時的,喝茶聊天小憩6小時,到家吃雞看片擼啊擼的話,就不要在裁員之際擔心自己是否會被裁掉了,因爲想都不用想,先被裁的一定是你。

我倒是蠻希望被裁的,說實話,因爲可以拿一筆補償啊,這不是橫財麼,然後自己放個1-2個禮拜假,找下一份工作。

我不是高看自己,而是相信自己在市場中有用武之地。我的能力能夠匹配到期望薪資的工作,更何況,工作不就是個讓自己看上去和別人有些許一樣的地方麼?不然胖立雞羣是不是太明顯了點?

如果你看到這篇文章,說明起碼標題觸動了你,如果看到了這裏說明你已經有改變自己的想法了。接下來要做的很簡單,把自己關在一個小房間,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只要你不底子厚,工作即體驗生活,無可厚非,但若你身背房貸、車貸,一人挑三擔,又或者你不甘於拿着10000的工資,就請你寫下你的期望。

改變自己,從改變生活習慣和態度開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