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大尺度的創新“造風”

作者 | 張戈 (公衆號ID:TechECR)

邊緣計算,“尺度”確實已經變化很大。

ECC,即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全球最大的邊緣計算產業組織。在某種定義下,ECC就代表了邊緣計算產業的聲音。當然,ECC成立兩年來,尺度變化確實很大。其生態成員已經突破200家;應用領域已經從企業及IoT、工業互聯網,延伸到了運營商領域;邊緣計算參考架構,也已經從2.0版本,演進到3.0版本。此外,ECC還新增孵化了9個測試牀方案;並與IEEE、AII、OPC基金會等組織,或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或聯合發佈產業白皮書。

“造風”的邊緣計算

上述即是邊緣計算,以及ECC(邊緣計算產業聯盟)近一年來的變化。其實,已無人質疑邊緣計算的產業應用價值,就像我們默認銀行需要部署遍佈大街小巷的ATM機;就像我們也默認企業分支機構除具有銷售職能,也有當機立斷的本地處置權力;當然我們也默認不能將所有負擔甩給雲端。

當然,邊緣計算也有發展中“問題”,例如技術多樣化、產業碎片化、應用個性化等。由此,正如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副理事長、華爲網絡研發部總裁劉少偉所說:“機會主義者總是選擇風口,但ECC是在沉澱造風能力。在行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中,ECC會讓更多的企業、更多的組織飛起來。”

各方聲音均衡的產業融合

ECC(邊緣計算產業聯盟)即是在此背景下成立。簡述其一年來的“造風”工作,ECC成員數量新增40餘家,已突破200家,涵蓋研究機構、運營商、生產製造、智慧城市、能源電力和ICT等多個領域。

其中,ICT領域會員從63家,增長至90家。此外,研究機構、生產製造(OT)兩個領域,會員數量也有較大幅度增長。此顯示了邊緣計算的學術界和產業界、IT產業和OT產業,正在加速融合,聯盟中各方聲音在均衡呈現。同時,中國移動也加入ECC,併成爲常務理事單位,這正式標誌着ECC產業生態從企業及IoT、工業互聯網應用,延伸到了運營商領域。

邊緣計算的溫牀

再進一步觀察ECC的國際影響力和產業影響力。2018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期間,ECC與AII(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華爲等,超過25家國際組織和業界知名廠商,聯合發佈包含六大工業互聯場景的TSN(時間敏感網絡)+OPC UA智能製造測試牀,這幾乎是工業互聯領域半壁江山的聯合發聲。

有何價值?“TSN+OPC UA”是智能製造領域的關鍵技術點,是預測性維護、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關鍵推動因素,可以幫助工業企業提升效率,例如減少停機時間、提高設備綜合效率和降低總體成本等。

除“TSN+OPC UA”測試牀外,目前ECC已在四大行業已完成30多個測試牀方案。2018年,ECC共孵化了9個測試牀方案,覆蓋智能製造、智能交通、邊緣雲平臺等領域。

整合資源 統一技術架構

除應用實踐之外,IEEE、OPC基金會、AII 等一系列國際組織,也與ECC建立了戰略組織級合作。ECC是產業聯盟,並非標準化組織,但因其積極參與行業標準制定,確可實現整合業界資源,統一技術架構。

ECC已與IEEE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邊緣計算相關標準、技術、測試牀、品牌和市場等方面的合作,創建與產業相關的開源機會,加速邊緣計算產業孵化。ECC還與OPC基金會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以共同推動TSN技術的發展,實現標準化協作。

此外,ECC與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AII)已經開展了更深層次合作。雙方正通過發揮各自產業優勢和影響力,協同推進邊緣計算參考架構、邊雲協同、OPC UA over TSN等產業研究和示範推廣。近期,ECC與AII已聯合發佈了《邊緣計算參考架構3.0》和《邊緣計算與雲計算協同白皮書》。

前者解析了邊緣計算產生的背景與需求,強調了邊緣計算的概念與價值,並從水平架構到垂直行業,展現了邊緣計算參考架構3.0。後者則指出邊緣計算與雲計算之間不是替代關係,而是互補協同關係,邊雲協同將放大邊緣計算和雲計算的價值,並從邊緣計算業務形態的維度,闡述了邊雲協同“三層六類”的能力與內涵。

雲網協同 邊緣智能

當然,上述“造風”行動,只是爲產業發展奠定的基礎設施,而邊緣計算的未來,至少在“雲邊協同、邊緣智能”兩方面,尺度還可以更大一些。

其實過去一年中,聯盟成員已在邊緣計算的“雲邊協同、邊緣智能”等方面進行了大尺度的技術創新。其中就包括華爲邊緣雲服務、集成AI處理能力的邊緣產品Atlas 500智能小站、輕量級邊緣計算實時操作系統LerOS,以及英特爾用於對深度神經網絡推理加速的視覺處理芯片MovidiusMyriad X VPU等。

目前,上述技術創新已部分落地於產業實踐。舉例說明,軟通智慧是國內頂級IT方案商,其通過“邊緣計算+雲計算”的技術融合,研發了監控視頻外置的智能終端,集成識別的AI算法與推理數據,使傳統的攝像機具有識別能力,達到邊緣識別的效果。

該智能終端的另一項技術革新是通過利用智能採集分析溯源儀、AI算法技術,從跨界斷面的污染預警、工業園區的污染路徑識別、飲用水源地水體污染等方面,進行有效監管,並精準鎖定污染源。

同時,在“邊緣智能”方向上,可重點關注華爲推出的智能邊緣產品Atlas 500智能小站。在平安城市領域,智能小站可應用於人臉識別、車輛識別等場景;在智慧交通領域,可應用於信號燈優化、智能疏導等場景;在智能製造領域,可應用於智能質檢、柔性製造等場景;在智能安監領域,可應用於越界檢測、合規檢測、看守所等場景;在無人零售領域,可應用於無人貨櫃、智慧門店等場景;在智能看護領域,可應用於幼兒園、養老院等。

由此可見,因爲雲邊協同,因爲邊緣智能,也因爲ECC的持續“造風”能力,邊緣計算正在融入更多的應用場景。攝像頭不再只是圖像採集,它還可以進行實時分析;交通信號燈也不再只有紅、黃、綠三種顏色,它還可以用“眼睛”觀察路況;工業生產線的轟鳴也不再是噪聲,它是數據音符奏響的音樂。

這正是邊緣計算帶給產業的改變,其價值意義,也正如世界著名管理諮詢大師拉姆·查蘭所說,“很多傳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纔剛剛開始,如果你敢爲天下先,就可能顛覆這個行業。”

【TechECR】關注科技企業生態體系建設,這裏有思考、有觀點;有點頭咂嘴,也有會心一笑。創始人:張戈,曾任《商業夥伴》、《電腦商報》副總編,不碼字,不寫稿子、只輸出有質感的文章。以生態合作爲視角,研究IT產業18年,常年保持對ICT企業、IT方案商、IT渠道商保持高頻度採訪。同名專欄現已入駐各大主流媒體平臺。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目前已同步入駐:百家號、頭條號、一點號、搜狐號、企鵝號等自媒體平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