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陪你聊微信、發自拍的妹子,可能不是人

導讀:之前大數據(ID:hzdashuju)發過幾篇跟微信自動回覆有關的Python實戰。你可別以爲,只有少數幾個技術宅會用這種冷幽默的方式逗你玩,實際上,有人正用自動聊天的方式,算計着你的錢包……

作者:杜若

本文整理自某課程的講稿和PPT,經原作者本人審閱、授權大數據(ID:hzdashuju)發佈,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01 哪些是人,哪些是機器人,你真確定能分清嗎?

1. 你的網戀女友可能不是人

每天都會要我發紅包,不發就撒嬌、發脾氣。

最近一個網約車司機開始吐槽起自己的女友。半個月前,等客無聊的時候,他在一款App上滑到一位自稱實習律師的女網友。兩人互加了微信之後,一來二去對方就認他做男友了。

不過,這位女友幾乎每天都會跟他要紅包。如果給了紅包,就讓他看一些尺度比較大的自拍照。要是不給,就會百般撒嬌或大發雷霆,讓他難以招架。

事實上,這位“女友”就是一個自動化聊天程序,過聊天不斷刺激網友發送更大的紅包。

可以做到全自動的,無人值守。

2. 騷擾電話

今年5月,在谷歌開發者大會上,谷歌公佈了一款新的AI產品。能模擬人聲,爲人們提供電話預約服務。7月份的百度開發者大會上,百度現場播放了一些AI撥出的參會通知電話,並且,有些接聽者並沒有發現他們是在跟機器人對話。

其實,國內已經有不少這類的AI業務,比如今年8月,一隻來自浙大的90後團隊就研發出了自己的AI機器人,用於替代人類來打電話,它會用甜美的女聲和人類對話。

只不過,根據這家公司的官網上的資料顯示,這個AI的主要用處是撥打銷售房產和金融催債電話,換句話說,他們外撥的,全都是傳統意義上的騷擾電話

3. 擬人機器人

  • 佳佳: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發的第三代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身高1.6米,膚白貌美,五官精緻,還給佳佳定義了機器人的“品格”。
  • 松子機器人:照着主持人松子的樣子做的。

4. 恐怖谷現象

隨着AI的發展,擬人機器人不斷出現,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恐怖谷。

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昌弘於1969年提出的一個關於人類對機器人和非人類物體感覺的假設。

人形玩具或機器人的仿真度越高人們越有好感,但當超過一個臨界點的時候,這種好感度會突然降低,越像人越感到反感和恐懼,直至谷底,稱爲恐怖谷。

▲圖片來自法國攝影師Nicolas Bigot的作品“鄰家機器人”(The Robot Next Door

因此,阿凡達的外星人與人類很像,卻又有動物特徵,讓人類與外星人保持一定的距離。

如果說阿凡達這種外星人讓人感到舒適,那麼下面這個機器人則相反。

5. 兒童機器人iCub

iCub 模擬兒童,但是雪白的臉上只有兩隻大大的無神的眼睛,做不出任何表情;另外走路的時候步履緩慢,雙手顫抖。想想一下,還是很恐怖的。

02 就業大崩潰

日本駒澤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人工智能與經濟學相關研究的先驅井上智洋,在他所著的《就業大崩潰》這本書一開始,就講到了關於AI的兩大爭論: “機器叛亂”和“技術性失業”,這兩點我們在下面都將提到,首先講一下霍金和他的“機器叛變論”。

1. 霍金的“機器叛變論”

霍金表示真正的人工智能崛起之時,或許就是人類終結之時。霍金認爲人工智能的發展可能會在未來給人類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在這裏,他強調了一個概念,叫做“真正的人工智能”。

如果AI會引起大面積失業,那麼我們不妨先看一下歷史上的技術性失業是如何造成的?

2. 盧德運動

早期的技術性失業都是一種暫時性的、局部性的問題如盧德運動。

盧德運動(Luddite Movement):發生於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機器生產逐步排斥手工勞動,造成大批手工業者破產,工人失業,工資下跌,英國工人以破壞機器爲手段反對工廠主壓迫和剝削。

後來,由於機器的普及節省了紡紗及織布的勞動力成本,棉布價格有所下降,導致人們穿內衣的習慣得到了普及,反而擴大了棉布的消費需求,對工人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緩解了當時的就業危機。

3. 技術失業的必經之路

歷史上的技術失業都經過這樣一個過程:

新技術的產生-->產業效率提高-->經濟增長-->消費需求隨之增加-->變革經濟結構增加新崗位

一部分工人進行“勞動轉移”,轉向新興產業就業,造成了技術性失業問題得到了解決。

目前,我們遇到的技術性失業大多都是暫時的,並沒有成爲長期性的問題。

歷史上,每一次工業革命的爆發,都會引起新一輪的技術性失業。至今爲止,已經爆發了3次工業革命,而每次工業革命的關鍵都在於“通用目的技術”(General Purpose Technology, GTP)。

4. 通用目的技術

工業革命是生產力不斷提高、經濟持續發展的時代開端。

  • 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作爲機械動力,代替了人力和水利,使生產力快速發展。
  • 第二次工業革命:在內燃機與電動機的引領下,許多家用電器發明並逐步普及。
  • 第三次工業革命:是計算機與互聯網引發的“信息革命”,計算機隨之普及,並極大的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在可預想到的未來,第四次工業革命極有可能是通過人工智能引發的革命,但屆時人工智能是否會替代人類,一切仍未可知。

每次通用目的技術都可以促進後續發明不斷產生,影響各個產業的發展,於是歷史上新技術的產生形成了兩種效應。

5. 肩膀效應和耗盡效應

  • 肩膀效應:意味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行發明創造,而這個巨人就是工業革命的通用目的技術。通過參考現有的技術積累,可以更容易的發現新技術。
  • 耗盡效應:是指簡單的新發現會很快出現,但隨着創新程度不斷加深,很難有新的思路,就像在池塘釣魚,魚會越來越少。

在通用目的技術出現後的一段時間,肩膀效應處於優勢,之後會陸續產生髮明,但是這些發明的新創意終歸會用完,創新便走向枯竭。

我們講到了盧德運動,講到了三次工業革命,但是至今爲止還沒有講到AI,下面我們就從新盧德運動講起。

6. 新盧德運動

20世紀90年代,我們出生那幾年。由於擔心信息技術的引進會導致技術性失業,美國發生了反對信息技術的“新盧德運動”,其中,有一個極端分子——大學炸彈客卡辛斯基(Theodore Kaczynski)。

他從小就有數學天分,16歲就被哈佛大學錄取,20歲就拿到了數學博士,25歲成爲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史上最年輕的教授。

他先後郵寄了16個炸彈包,炸傷了加州林業協會總裁,炸斷耶魯大學計算機教授併發出警告信,要求立即停止基因研究。

1995年,《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發表了《論工業社會及其未來》,並預言“機器將逐漸代替單純的作業,底層勞動者將會失業。”目前來看,這個問題已經開始出現了。

不過,在大部分人的認知中,當AI發展到智力超過人類的時候,也許災難纔會正式降臨,超過的這個節點我們成爲“奇點”,所以我們不得不看看“奇點之父”——庫茲韋爾。

7. 庫茲韋爾和奇點

庫茲韋爾(Ray Kurzweil)是一個神預測家。他出了一本書,叫做《奇點臨近》。

奇點(Singularity)的含義:

“奇點”一詞中包含着“現有的規律都不在適用”、“將會發生難以想象的荒誕事情”。

主要有以下4點:

  • AI超過人類的智力
  • AI代替人類,掌握世界霸權
  • AI自己創造出AI,由此引發智力爆炸
  • 人類和計算機結合,成爲後人類

庫茲韋爾認爲,當AI超越了全人類的智力水平時,我們已經完全無法預測未來將會發生什麼。但“超過全部”和“超過大部分”是有着天然之別的。

畢竟,目前爲止的AI發展,並未展現出真是超過人類的智慧,那麼目前AI技術屬於什麼樣的水平?

8. 20世紀的AI

首先,我們先從20世紀的AI發展來看。

“第五代計算機”:日本的研究項目,1982年開始,1992年結束,期間並沒有拿出實用性成果。

第五代計算機力圖打造能夠向人類一樣思考的人工智能,失敗。僅僅提高了“假名、漢字轉化”。此後很長一段時間,AI研究都處於停滯狀態。第五代計算機的失敗,讓很多人認爲AI無用。

進入21世紀後,“概率統計”方法取代邏輯法成爲主流。

概率·統計性方法:基於模糊識別和大數據,來收集信息進行推薦。並非直接模仿人類智力行爲,而是從信息空間數據中提取出特定知識,如亞馬遜的推薦系統。你買一本書,下次一打開亞馬遜就會有相關推薦。

而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神經元網絡(Neural Network)則是21世紀AI研究的主流方法。

傑弗裏·欣頓(Geoffrey Hinton)在2006年提出“深度學習”的神經元網絡。認爲計算機可以和人類一樣自主切分視覺信息並瞭解物體的模式。2012年,谷歌研究出“谷歌大腦”(Google Brain)展現了目前深度學習的成果。

9. 谷歌大腦

在谷歌大腦中,從上面的不同單元紅抽取相關特徵。比如這個單元是貓,就把貓的各種特徵輸入其中,當研究院展示貓的圖片的時候,這個單元就會做出反應。

在深度學習中,機器可以將宇宙萬物進行類別劃分並認知,而原來這種能力只有生命體(人類、動物)才具備。當AI具備了這種深度學習的能力,它便可以自己自主認識物體的特徵繼而擴展自身的智力水平。

10. AI的兩種主流研究方式

全世界對於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式,主要分爲全腦仿真和全腦架構兩種方式。

  • 全腦仿真是將大腦作爲一個整體進行復制,全部的大腦神經系統網絡構造進行掃描,然後在計算機上進行復原;
  • 全腦架構是基於大腦的何種驅動原理,選取大腦重要的部分進行復制和人工編程設計。

如果採用全腦仿真的方式,那麼人工智能與人類的自然智能之間的障礙理論上爲零,強人工智能也將產生。

11. 強人工智能

《就業大崩潰》作者井上智洋認爲,如果AI真正的取代人類,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話,那麼一定是強人工智能產生了。而強人工智能產生纔是真正的“奇點”來臨。

強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是截然不同的。

  • 弱人工智能可能會在某些方面超過人類,而強人工智能則會在全部方面超過人類;
  • 弱人工智能並不能對人類造成真正的威脅,而強人工智能則擁有了取代人類掌握世界霸權的智力;
  • 最重要的是,弱人工智能只會在某些領域取代人類的工作,或是對人類工作起到補充作用,而強人工智能則會大面積造成人類失業,引起恐慌。

井上智洋認爲從弱人工智能到強人工智能,是“全部智慧”和“大部分智慧”的對抗,而其中有着“生命壁壘”這道障礙,也就是AI很難擁有感統智慧。

12. 感統智慧

感統智慧是指一種存在於人類身體感覺中,而不是大腦中的智慧。

井上智洋認爲,雖然未來人工智能將會具備極高的智慧,但是卻仍缺少身體感覺。

例如,人工智能很難學會游泳的方法、小提琴的拉法、球棒的揮法等。

因爲,即便基於全腦仿真形成的強人工智能也僅侷限於對於大腦的複製,而不是對整個身體的複製,人類擁有的無數身體感覺,AI將很難具備。除此之外,作者還認爲有3類工作AI很難替代。

13. 難以被機器替代的工作

創造類經營管理類服務類工作,這三類工作的內容需要與其他人擁有感覺上的共性,即便是強人工智能的出現也仍然很難讓這些工作消失。這些工作往往要顧忌到人類本身的情感,而AI在情感和情緒方面則很難複製。

對於這一點,井上智洋舉了個栗子:AI不會掀翻棋盤。當兩個人下棋一方快輸了,生氣可能會把棋盤掀翻,而AI並沒有這個系統。

但不可否認的是,強人工智能進入社會後。人類的就業形勢會遭到極大的威脅。

14. 未來勞動人口將降到總人口的1/10

如果未來機器人順利地搶走人類的工作,那麼到30年後,也就是在2045年左右,整個社會的勞動人口將降到總人口的1/10。

確切地說,剩下的那9/10的人口中也許有人依然在從事工作,但可能僅僅是兼職,就算是全職,其收入也難以維生。

人類的危機將會降臨,就業會全面崩潰,但其實目前爲止,嚴峻的人口形勢已經在助推AI取代人類了。

15. AlphaGo

去年阿爾法狗大敗柯潔,引發了新一輪的“恐慌”,警惕AI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

在今年的俄羅斯世界盃上,視頻助理裁判的亮相十分搶眼,憑藉着多角度的全景慢放,VAR(Video Assistant Referee)讓裁判的判罰更加精準公平。

AI已經更多的進入我們的視野中,並且不斷地替代一些職業,刷新着我們的認知。

16. 銀行

2018年4月,中國建設銀行宣佈成立國內第一家無人銀行

2018年7月3日,花旗銀行宣佈計劃在 5 年內把投資銀行部門的科技和業務人員裁去 50% ,準備用人工智能算法代替他們的工作。

截至2017年末,銀行業客服中心從業人員爲5.12萬人,較2016年降低4%,這4%的員工幾乎都已經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了。

17. 機器人法師

在日本的一次葬禮現場,一個身着袈裟的“機器人”法師。

穿上一身袈裟,裝扮成僧人的模樣出席葬禮,一次三千。相比一個真僧人一萬多塊錢的出場費,的確可以給好多家庭減少經濟負擔了!

18. 全面機械化經濟

日本人口急劇降低,年輕勞動力短缺,越來越多的工廠無人可招,只能用機器人組裝機器人。

如果有國家研製出了強人工智能,那麼他與其他國家的差距將逐步拉大,實現第二次大分流。

說起大分流,我們不放從馬爾薩斯陷阱開始講起。

19. 馬爾薩斯陷阱

馬爾薩斯陷阱是在工業革命時期由英國經濟學家馬爾薩斯在《人口論》中提出的。

在農業爲主的經濟中,資源是有限的。

人均土地面積變大-->人們獲得的糧食越多-->生活富足-->生孩子,人口增加-->人均面積減少-->生活貧困,回到原來的水平

因此馬爾薩斯認爲,即使技術水平提高或耕地面積擴大,人們也只能獲得一時的健康與幸福,最終還是會回到原來的生活水平,不一樣的只不過是人口更多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馬爾薩斯陷阱都是正確的,例如16世紀,馬鈴薯傳入歐洲,其生產能力是小麥的3倍,其中愛爾蘭廣泛種植馬鈴薯,但人口也增長了3倍,人們生活水平並沒有得到提高。

第一次工業革命從根本上顛覆了科技、人口、生活水平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第一次工業革命後,英國人口增長——但生產力提高的速度遠遠超過了人口增速——脫離陷阱——世界劃分爲貧困與富裕區域——第一次大分流。

而如果強人工智能引發第二次大分流,那麼將強人工智能作爲通用技術引進的國家,將會具有壓倒性優勢,將其他國家遠遠甩在身後。

爲了避免AI導致的就業崩潰現象,《就業大崩潰》最後提出了基本收入制度(Basic Income,BI)來解決這一危機。

20. 基本收入制度

基本收入制度:無論收入水平、向所有人、無條件發放、最低生活費的制度,其特點是以個人而不是家庭爲單位進行發放。

不難看出,社保是一種選擇性的社會保障,而基本收入制度既有社會保障制度的一面,也具有國民紅利的一面。

BI是爲了應付貧困,而不能代替“缺陷者救助”。BI勢必會遭到高收入階層的反對。但是更多的人將會獲利。AI高度發達,通過勞動獲得收入不再是天經地義時,大概就會有很多人覺得導入BI纔是明智之舉。

03 人腦和電腦、人類和AI,有本質區別嗎?

1. 缸中之腦

“缸中之腦”是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1981年在他的Reason, Truth, and History一書中,闡述的假想。

一個人被邪惡科學家施行了手術,他的腦被從身體上切了下來,放進一個盛有維持腦存活營養液的缸中。腦的神經末梢連接在計算機上,這臺計算機按照程序向腦傳送信息,以使他保持一切完全正常的幻覺。 對於他來說,似乎人、物體、天空還都存在,自身的運動、身體感覺都可以輸入。 這個腦還可以被輸入或截取記憶。他甚至可以被輸入代碼,“感覺”到他自己正在這裏閱讀一段有趣而荒唐的文字。

有關這個假想的最基本的問題是:“你如何擔保你自己不是在這種困境之中?

也就是現在我們在這裏,你能否意識到是現實生活還是我們也是出於實驗中,是一個缸中之腦?

但這個例子讓我突然想到,如果“缸中之腦”的假設可以成立,將證明人的所有感覺、思維、智慧均存在於大腦之中,AI僅僅複製人的大腦即可達到人類的智慧。那麼,而上文所稱的“生命壁壘”將不復存在?

2. AI宗教

2018年初,美國一位工程師發起的“未來之路”。這個宗教以 AI 爲信仰,崇尚技術至上。

發起者安東尼認爲,AI 將會主宰世界。 “AI 和那些傳說中的神不同,它比人類聰明數十億倍,看得見摸得着,是經得起推敲和驗證的神靈”。

把 AI 視作神靈或許有些言過其實,但卻反映了當下計算機科學,尤其是 AI 給人們帶來的深刻影響。

04 名人觀點

各界名人關於 AI 的不同觀點有很多,包括上文提到的霍金的“機器叛變論”。在本文最後,我想引用高曉鬆和馬雲的兩種比較樂觀,也比較典型的觀點。

1. 高曉鬆——人工智能是“杞人憂天”

他選擇從歷史的角度來講這個問題。

他認爲,在人類歷史進程中,歷次的科技進步都有人擔心自己會因此失業,(之前提到的技術性失業)但實際情況是,人們不但沒失業,甚至還越來越忙活,這種擔憂只是杞人憂天。

他認爲人類之所有會有這種擔憂,而這種擔憂又沒有成爲現實,是因爲人們“總是以過去的資源去思考未來,總是覺得資源會沒有,會完蛋”。

在高曉鬆看來,“未來你的人、時間、數據都是你的財富,科技最偉大的地方,就是一次科技進步都讓人類更平等。

剛有汽車的時候誰開得起汽車,當時一個手機 3 萬塊錢,是一個公務員 40 年的工資,今天每個人都有手機了。

科技的進步不會拉大差距,只會縮小差距,所以不用擔心他們還有工作而我被淘汰了,科技只能讓每個人更平等,我們未來只會生活得更幸福。

2. 馬雲——so TM what

so TM what

對於AI,從AlphaGo火爆之後,馬雲就留下過這個評價。但並非是出於對AI的不屑,而是認爲AI是 “機器智能”,是輔助人類的工具手段之一。

馬雲退休計劃公佈前曾公開談論AI,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人工智能”是人類把自己看得太高,我們人類對自己的大腦瞭解還不到15%,我們何能讓機器像我們一樣去思考。

過去我們把人類當成了機器,未來我們將會把機器當作人類來使用,未來不是萬物像人,而是要讓萬物像人一樣學習、去思考,未來機器必須去解決人類解決不了的問題,去了解人類不能瞭解的問題。 現在大家都擔心機器可能會控制人類,我認爲機器永遠不可能控制人類,也不可能戰勝人類,機器只能快速計算,但人類有真愛。 每當世界有新的技術誕生的時候,起初都是會讓很多人失業,但是當人們學會了這個科技,學會使用他們,30年後就會創造更多的就業。 所以多關注孩子們的教育,機器將會變得更聰明,但是人類永遠技高一籌,所以需要教育子女學會創新,因爲這樣他們才能夠生存。

所以,馬爸爸選擇奉獻教育事業,去教書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