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生活的异乡——兰州

活了23年,做过最出格的事情大概就是毕业之前抓着三个损友踏上了去西藏的路。

做计划,买票,查资料,三天的时间决定了所有,一人一个行李箱,从滨海机场出发时,我们开玩笑,晶晶到了兰州记得请吃拉面,我们不会付钱的。

第一站是兰州,一个印象里只有牛肉拉面的城市。因为隔天要去西宁,所以我们选了离火车站比较近的酒店。从机场去酒店的路上,我对这个城市多了除了拉面之外的印象,比如机场到市区居然要将近两个小时,比如高速两侧可以一边是绿树,一边是黄沙,再比如牛肉拉面真的越看越好吃的样子。到酒店大概下午5点多的样子,我鬼迷心窍地提议去吃兰州火锅,于是就有了四个大傻顺着导航一路爬坡,最后到了一家只有我们一伙人吃饭的店的画面。哦,对了,我发明了新菜,火锅煮晶晶,不熟不要钱。

夜晚的兰州很生活,小孩子满大街疯跑,家长在后面操着听不太懂的方言跟着,好像是在说别摔倒了之类的话,我们四个慢慢悠悠地晃荡在街头上,看着兰州车站站牌昏暗的亮光,听着身后不远广场舞的音乐,突然间感受到了处在异乡的感觉,游离于熟悉景色之外的自己,仿佛更能看清生命的意义。

第二天上午去了甘肃博物馆,大概因为是周末,所以好多家长带着小孩子,看昆虫,看恐龙。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们四个20多岁的人居然在场馆里沉迷于文字的演变图,说着只有我们懂的梗相视一笑,那种感觉,真的是...莫名其妙地爽翻了。

那天下午我们吃上了晶晶请的牛肉面,四个人只点了两碗,不是为了给晶晶省钱,而是我们真的吃不下了,毕竟20分钟之前还吃了豆皮&醪糟&巴拉巴拉。醇香的汤汁,劲道的拉面,配上偶尔夹起的牛肉粒,那一碗拉面,给兰州打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两天的兰州性,身处异乡,但依旧能感受一座城市的生活气息,傍晚锅碗的敲打,热闹的人声,配上一碗兰州拉面,就是记忆里最生活的异乡——兰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