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嗎?挺好的。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最近奇葩說的一期辯題是不開心要不要跟父母說,我看到這個問題的第一反應是居然真的有人說嗎?生活中的不方便,工作上的不順利,這些真的要一樁樁,一件件地跟父母彙報?

今天老闆說要加個班,你跟父母說,好累啊,老闆真的很煩; 明天房東漲房租,你跟父母說,好難啊,好想回家。電話這頭的你掛了電話依舊和朋友吃吃喝喝,依舊和男女朋友你儂我儂,卻不知道電話那頭得父母還在擔心你會不會因爲太忙沒時間吃飯,會不會因爲太累生病沒人照顧。

傅首爾有一句話真的說得很對:父母對待我們的不開心,比我們自己要認真得多。每次你電話裏的小小抱怨,都會在父母的心裏埋下一顆不放心的種子,它會一點一點長大,變成無盡的擔憂。

下一次通話時,父母會小心翼翼地問你,上次的事情解決了嗎?最近還那麼忙嗎?而你的回答卻會是,啊,弄完了啊,都多久之前的事了?看吧,父母把你的不開心一直記在心裏,你呢?根本沒有當回事吧。

我住校的時間很長,從初中就開始了。那會還是一週回一次家,我基本不會用學校的電話,因爲離教室和宿舍都太遠了,所以也都是回家纔會跟父母見面聊天。高中變成了一個月回一次家,但是有了手機,電話還是一週或者十天打一次電話給爸爸或者媽媽,聊個半個小時,老爸的開場白一般都是,這周怎麼樣啊?開心嗎?我的高中時代現在來看是非常“無趣”的,沒有早戀逃學,沒有悲傷逆流成河,所以也沒什麼不開心的,做卷子,複習,食堂哪個窗口午飯好吃,幾乎就是每週電話的全部內容。到了大學,這個問題的回答跟高中也沒什麼差別,只不過內容變成了哪門課的老師留了很多作業,週末要跟哪個同學出去玩。

很奇怪的是,大學畢業後,這個問題變成了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開心嗎?也不好說,很難有一週時間都是開心的,而且這個時候能想起來的一定是一週中最讓人無語的事情。說不開心,爸媽又會問:怎麼啦?哪裏不順利嗎?這樣又要被迫再回憶一次,最後的結果又是把自己氣得不行。

爸媽一般會勸我,xx不好是xx的事,跟你沒關係,你做好自己的事就好了,或者是社會就是這個樣子,不能跟你在學校一樣。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基本沒有被開解的感覺,可能反過來越來越覺得難受,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我說算了算了,反正都過去了,不提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秋天實習的時候,負責的項目臨時出了點問題,晚上9點老闆打電話不由分說指責我爲什麼沒有提前告訴ta可能會有問題,直接找我要問題的解決方案,我一邊接着電話,一邊把事情梳理清楚把方案發給了老闆。

掛了電話之後,坐在沙發上不知道在想什麼,正好趕上老爸打電話過來,聽見父母聲音的我真的沒忍住,跑到陽臺上對着電話哭得稀里嘩啦。

那次大概是我出生以來對着父母哭得最兇的一次,哭過之後,我突然從電話裏感受到了爸媽的慌張,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你。

你所受的委屈,需要承受的辛苦,他們都很想替你分擔,但是他們不能,也不知道怎麼做。當孩子長大到可以走出羽翼的時候,可能也意味着父母的翅膀已經遮不住所有的風雨了,那不如他們覺得外面就是陽光普照的,沒有遮蔽,他們的孩子也能過得很好。

現在依舊是每週或者十天打一兩次電話,通話的對象有時候是父母,有時候是奶奶外婆,他們還是會問我,最近過得好嗎?有沒有好好吃飯?我都會說有,你們也要好好照顧自己,我很快就有時間回家啦。他們都會應下,聊聊家長裏短,哪個表嫂要生小孩了,最近身體好不好,偶爾催我是不是要談個戀愛。

雖然瑣碎,也是兩三輩人生活重疊最多的部分。與其說着不能幫忙的糟心事,不如讓電話這頭那頭都活得容易一點。我們都不是小時候摔倒了就大聲哭,希望大人扶一把的小孩子了,成年人的世界裏,摸摸頭不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法寶,四處抱怨更是隻能把人拖下水的爛泥。

答應我,把那些最負面的東西交給旅行,而不是電話,好嗎?

最近好嗎?挺好的。


作者簡介:辣辣,永遠17歲不接受反駁,期待有夢想的你成爲更好的自己。

作者微信號:84464635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