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潤進化島三期廣州線下聚會

這個線下聚會蠻特別的:

當時我們在廣州的一個律師事務所聚會的,特別喜歡全是創業者的分享,創業者往往是一個時代走在最前沿的人,如果是遠古時候,他們就是這個時代的拓荒者。

作爲一個曾經辭職創業失敗的我來說,有一位松鼠教育的方錦峯老師講的對我啓發蠻大的。至少在這次講座中我覆盤了一下自己走過的坑,有一種拿着清單對問題的感覺,彷彿對過去我一個勾都沒打上,全是錯,錯的一塌糊塗。關於內容我從問題出來來做一個筆記:

市場上創業的人有哪些人?

市場上創業的人大概分爲三類人:大佬創業,精英創業,草根創業。

大佬創業:

比如一個行業的kol(意見領袖),早早的屁股背後一大堆粉絲,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能服務好粉絲。比如世界500強,或者中國500強工作了十幾年出來的,實力派。市場上的玩法自己基本上都見過,也很熟悉了,有自己的成熟的方法論。比如:小米創始人:雷軍(金山15年),滴滴創始人:程維(原阿里巴巴8年)等等。

富二代創業,創業如果你有錢,有人脈,有想法,那創業就容易很多。富二代創業前期不用積累,資源豐富,成長期會非常的快。很快就可以掙到很多錢。雖然敗家的很多,但是你真想做事情,你的資源是很容易讓你成功的。比如王思聰,王思聰算富二代裏面很聰明的。

精英創業

世界500強工作超過5年,中國前300強超過5年。積累了一套核心的打法,這種人有見識。

爲什麼必須要世界500強工作5年。因爲500強企業在培訓員工的時候一般會有創業機制,這是軟條件。還有一個硬條件就是你認識的人都是非常優秀和你同頻的人,前期找人也輕鬆,很多創業都死在人和上面了。(包括我也是)

工作5年,你在大公司幾乎見過了所有的打法了,你在社會上不慌,你知道最牛逼的是怎樣的,很多問題的邊界你知道,整個設計流程,管理過程是很熟悉的,會少走很多彎路。

名校畢業,名校是清華北大以上的學校,這些學校都有一屆扶持一屆的良好傳統。而且你去找找師兄師姐,是很願意幫助你的。但是這個也是篩選掉了很多人。能上名校的不管是資金還是學習都不差,都是精英了。而且也是非常講究正確的方法的人。

草根創業

階層決定了你失敗的概率就是比前兩個大很多。因爲草根創業,幾乎是啥都不懂,只有一顆創業的心,只能看到一個盈利的點,一旦大環境不好,掙錢就很難了。

草根創業也沒有很大的關係,很多事情也做不了,很多東西都是利潤非常低,利潤高的門檻很高,門檻高又做不了。只有 一顆想創業的心,但很難做成這個事。

自己錢又不多,好像也沒什麼事能做。

一個故事建立商業的認知

這是方錦峯老師的故事,故事是他們在宜昌景區賣當地特產的故事,以營利結束,以不換散夥。

爲什麼是盈利結束,不歡散場呢?

故事是這樣的,方老師剛大學畢業那會在深圳找工作,沒找到,最後一個同學媽媽打電話叫他來做一個項目,說潮汕老闆投資的很不錯。

聽完他就回去宜昌了,在景區投資一個項目。這個項目是把景德鎮的陶瓷燒好送到景區售賣。一個是政府的人,一個是教授,一個是這個潮州老闆,一個是他,四個人一起決定做這件事。方老師主要也就是管理人員,可以說成打雜的,主要是這三位股東的參與。

過程非常的順利,潮老闆出錢進材料,租場地。教授帶人準備瓷器,政府人員疏通關係。(在三四線城市沒有政府你是做不了事的。)十月一國慶期間,潮老闆租了三個鋪位一起打通。橫截面10m,每5米掛了一個扁牌,就寫景區的名字。所有東西都是走水運從江上運輸過來的,所有景區只有他們一家賣手繪瓷器的。各種瓷器都是教授帶着學生在景德鎮手繪燒製的,非常精美,特別講究。

他們找的是大潤發的阿姨幫他們來促銷,效果非常好。爲什麼找這些阿姨?因爲這些人常年在一線促銷,講話非常的厲害,任何東西都能說得讓你買單。

多賺錢呢?30的可以賣到400—500,怎麼好算錢怎麼叫價錢。十月三號就賣斷貨了,有人直接拿10個。他們主打一款產品是保溫杯,一個成本60,賣600—800,好多人買。

潮州老闆對客戶定位非常精準,他知道景區買東西的人都是送人的,所以全部是精美的送禮的東西,當陶瓷擺出來的時候,所有人只有他們一家,差異化特別明顯。7號結束賺了好多錢,景區不收微信支付寶,只收現金,最後他們用麻袋賺錢,開車拉走的。

晚上特別開心,一起開慶功宴。最後因爲利益分配不均,吵起來了,分前後不歡而散。

小總結:

這個故事其實非常的好,他對一個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商業認知,從一個項目開始,談判,製作,管理,到盈利,分紅,所有的環節都參與了,所以方老師說雖然項目失敗了,但是他覺得是巨大的成功,在這個案例中,他是一個管理人員,手下有8個員工,最後還要衡量利益關係,自己從整個設計思路中學到了很多東西,這給他創業有了非常好的一個指導。

反觀我自己,我在公司是以美工的身份介入的,但是沒圖片了我就開始做運營,沒事就去送貨,打包瞭解物流。後期有機會接觸一下采購,整個電商的供應鏈都接觸一下,因爲所有的成功都是系統的成功,這次的學習和積累對我未來創業也會有很好的指導和積累。

草根難道沒機會創業就不創業了嗎?肯定不是,但是方老師總結了三個法寶:

創業錢是最重要的嗎?

方老師的回答:不是。因爲一件事要是錢是很重要的,你的錢一定不夠用。任何人都缺錢,靠錢才能做成的事情,其實一開始就不用做了。

那什麼才重要?

1.激情

業績下滑,目標沒實現怎麼辦?

推進遇到問題的時候,一時半會想不出解決辦法,僵局的時候你是否還有激情?

你覺得一件事很重要,如果你覺得錢很重要,做不成的時候,你是否有激情?

組建團隊你的狀態決定了員工的狀態,員工的狀態決定了公司的業績。(這點看看我老闆,還真是。四十多歲經常踩單車,有很多時候中午不睡覺在看產品或者談客戶。)

2.思考

15年我們知識付費,我們現在是一個販賣知識焦慮的時候。很多概念自己雖然知道,但是並不懂是真的怎麼回事?以前遇到問題我們查書,找人,好久才能得到一個答案,也需要3天5天。現在一個小時,找個付費課程就解決了。

現場的人隨便拉15個人,每人分享3個自己網盤裏的資料,幾乎能涵蓋所有的行業了。

這個時代我們快速學習的時候,我們的思考變少了,人缺少了思考力。

但你要記住:沒有思考力是找不到合作伙伴的,只有自己的深度思考,才能找到自己和別人的差異化,投資人投資你就看你有沒有深思,有沒有真的爲客戶創造價值,那些人天天看項目,一眼就知道你做的事情對不對。

當你的團隊出現問題的時候,你是否能夠重新思考,帶着大家走出困境?

3.小勝利

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的,就是一個失敗者。

當你不斷的總結自己成功的套路的時候,你才更容易成功。

每一個創業者,要帶領企業和團隊走向一個又一個的小勝利,不斷的取得一個又一個小勝利,給大家正反饋。

在教育行業,所有的考覈都是爲了讓學生更有成就感。沒有小勝利,你的二級反饋是空的。

所以我們在定目標的時候,我們不能定的太高,要能把握住發展的節奏。

然後在這三個的底層基礎上,再建立公司構架。

有一個關於問題的啓發蠻有意思:

當你有一個問題的時候不妨這樣問自己:

問題的前提是什麼?

問題的邊界在哪裏?

問題的解決案例是怎樣的?相仿的案例有哪些?

上面這個引用來自得到大學耿老師的分享。

總結

講的對我來說特別有用,反覆我琢磨了2天我發現哪裏不對,這套方法對我來說不對。

第一、別人的永遠都是別人的,自己深度思考的纔是能改變自己的。

方法是方錦峯老師總結的,不是我總結的,我要掌握的話至少要反覆訓練和在自己的實際中改進纔可以,他告訴了我他是如何看到問題,定義問題解決問題的,適合他的我可以借鑑但是不一定全要抄襲,這個世界上很難教會其實就是經驗,只有自己走過來纔有經驗,經驗是教不會的。

第二、做的好的一定是系統的牛逼,單點突破永遠比不上系統厲害。

第三、現在的創業者都是職業選手,不是業餘選手。至少都是操刀過好多項目的,你出來的競爭者不是你現在看到的眼前的,是很多你看不到的社會上的大佬和精英。頭腦一熱就上來湊個合夥人開始創業,多半死在了利益分不清楚上面,人和很重要很重要,自己厲害更重要。

好好努力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