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真學渣的秋招之路

秋招已塵埃落定。從九月份起就想寫這篇文章了,一直拖到現在。我想把我找工作的全部經驗和感想作一個總結,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只要有一個人能從中得到一點點收穫,那也就不負我碼這麼多字的功夫了。

首先,這篇文章的適用羣體爲計算機相關專業的、編程基礎差或零基礎的、想往互聯網企業發展的大三及以下的本科生或研二及以下的研究生。倘若你是一名學霸,這篇東西自然不適合你。你或許會問,會有學計算機相關專業的且編程基礎差甚至零基礎的學生嗎,很明確的答案是有,trust me,因爲我就是——如本文題目所講——真、學渣,可不是開玩笑的哦。爲什麼呢,下面就請開始我的表演。

我來自山西的一個普通小縣城,窮苦家庭出身,屬於沒見過什麼世面的那種,本科就讀於一所不知名的非211大學,軟件工程專業,基本上虛度了四年光陰。編程零基礎什麼概念?就是徒手寫代碼都不能在控制檯打印出“hello world”這行字,懂我的意思吧。你們別不信,在我們學校,軟件工程專業畢業的很多學生都是這個水平,連頭文件都不會寫還打印個雞脖。要不是大四被保研,我也不會來到西電,也就沒有現在的這篇文章。這個時候有人就表示驚呆了,哇,你不是學渣麼,學渣還能保研。接下來我儘量通過我的表述能讓你們相信,一個學渣他就是被保研了,而且是通過正常流程,完全沒有什麼黑幕和後臺。因爲保研是有一定比列的,不管比例多大,總是有比例的,比如前6%的學生有資格保研。可我是學渣啊,怎麼就能在這6%裏邊呢,我的答案是:因爲別人太不優秀了,把我給襯托出來了,好比一羣侏儒比身高,我剛好勝了2公分,可本質上我還是個侏儒。有些優秀不是真優秀,是別人太不優秀了,你們懂我的意思吧。在我們本科的學校裏,學軟件工程的不會編程是基操,學生不知秋招爲何物,大四基本上還在睡大覺。在我的大學,因爲別人太不優秀了,你只需要稍微努力一點點,就比別人強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來到西電,我才知道211高校和非211高校的真正差距。總之,我的基本情況就是這樣:一枚學渣,學軟件的,不會編程,然後一不小心被保研了。

如前所述,我是一名真學渣,對於找工作這事,操心的也不算很早,一般在研二第二個學期剛開學(3,4月份),好多同學就開始找實習投簡歷了,這意味着他們在研二第一個學期就開始做準備了。我沒有找實習,直接準備的秋招。真正爲秋招做準備大約是在4月份左右,從那時開始學習Java基礎(之前是零基礎)。

對於找工作從什麼時候開始做準備,我建議越早越好,先把基礎學習一遍,找工作前再突擊兩個月,這樣會容易很多。不管導師讓不讓去實習,建議在找實習的時間(3,4月份)都去投簡歷試一試,通過面試才能真正瞭解自己的不足,根據面試所得再進一步提高,這樣效果會好很多。

關於就業方向的問題,第一建議找算法崗(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等等),開發崗次之。爲什麼呢,算法崗錢多,白菜價基本上年薪30W左右。有的同學可能會覺得自己對算法崗沒有基礎,比較膽怯,感覺無從學起。我想說,零基礎學什麼不是學,算法崗錢多,爲什麼不衝擊一下,只要你用心,5個月時間,從零學起,根本不成問題。根據今年秋招的市場來看,算法崗供大於求、競爭較激烈,相比之下,開發崗更容易中一些,但還是建議找算法崗(錢多啊),如果在找工作過程中覺得算法崗實在不行,再轉開發崗也不遲。

下面進入正題,我的秋招之路。我的面試經歷如下:阿里巴巴提前批一面(掛),順豐科技提前批一面(掛),vivo提前批一面(掛),百度提前批一面(掛),上汽集團軟件精英“摩爾100計劃”(offer),大華三面(offer),度小滿金融三面(掛),中興二面(offer),華爲二面(掛),中國移動(筆試+終面),招商銀行(筆試+二面)。我面試的崗位是Java開發崗,撇開技術知識點,我更偏向於從我秋招前後整個過程的心態變化來分享我的經歷。

大約從4月份開始,我正式開始爲找工作做準備,從Java基礎學起,一本書和一套視頻,那時候找工作的氛圍還沒那麼迫切,心態還是吊兒郎當的一匹,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慢慢地也學完了基礎。之後就開始每天堅持刷牛客上的Java基礎題,900多道選擇題慢慢地做完了。同時,數據結構、數據庫、計算機網絡等都學了起來。學到一定程度就開始慌了,要學的東西好多啊,感覺自己什麼也不會。正巧牛客網有個模擬考試,就報名參加了,結果做的時候幾乎一個也不會,這個時候就感覺到自己非常弱了。慌歸慌,學還是得繼續學。六、七月份開始,各大公司的提前批和內推都開始了,我當時屬於廣撒漁網型選手,看到什麼投什麼(後來證明這樣做是錯誤的,等到了九月份,所有的筆試面試都扎堆襲來,手機短信和郵箱天天響個不停,所以建議有選擇地投簡歷,不要學我)。這裏補充一點,強烈建議刷LeetCode上的題,每天堅持刷幾道,刷他個幾百道,你會發現筆試中絕大部分編程題都是LeetCode的原題和變形題,刷幾百道LeetCode題,基本上可以應付90%以上的筆試編程題。

七月的某一天晚上,接到了阿里的面試電話。當時人不在實驗室,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就開始了我秋招的第一個面試。當時很多東西還沒學紮實,有一大半問題都沒回答好,結果可想而知,掛。面完之後趕緊把問題回想了一下,記錄下來,方便查缺補漏(建議每次面試都這樣做,對自己的提升特別大)。面試完我給自己打50分,怎麼說也是自己的人生首面,把自己的first blood獻給阿里,中國最牛逼的互聯網公司,不虧。

之後陸續面了vivo、順豐科技等公司,雖然結果並不理想,尤其是百度電話面的時候,被虐得體無完膚,面試官問得很深,最後問的沒有一個會的,我感覺自己像個白癡一樣。但總體來講面試感覺漸漸好了起來,不斷進步中。面得多了,慢慢就會發現,好多知識點都是高頻出現的,說來說去就那些內容,比如Java內存模型、HashMap、數據庫索引、事務、Spring IOC和AOP等等,我把面試不會的問題都總結到自己的博客裏,隨時翻閱,建議大家都這樣去做,不管是筆記還是博客,總是有幫助的。這裏我舉兩個面試的例子,從一個問題衍生出很多問題,能考察到很多知識點。比如問:在瀏覽器地址欄輸入一個網址,回車後發生了什麼?這時候你會回答瀏覽器給web服務器發送請求、服務器響應請求的過程,根據你回答涉及的內容,面試官可能會再問到客戶端和服務端是如何建立和斷開連接的(考察三次握手和四次揮手)、DNS解析、HTTP協議等內容,類似的問題都能展開來考察,這樣一個題目就考察了計算機網絡的許多內容。再比如:讀過java源碼嗎?此時你不能回答沒看過,那樣會很減分,你可以回答看過一些,他會問,看過哪些,你回答,比如HashMap(往你知道的點上引導面試官),然後他就會問你HashMap如何實現的,與Hashtable的區別,哈希衝突,如何改進,ConcurrentHashMap等等內容,這樣很多知識點都可以展開來問了。

講到這裏,我想談一下面試的形式問題。一般面試形式分兩種:電話面和現場面。不少同學偏愛電話面,覺得與面試官不是面對面,他看不見我,我甚至可以邊摳腳邊回答問題,遇到不會的還能百度一下。就我個人而言,我更喜歡面對面的現場面,面對面的交談能看到對方的模樣和表情,我喜歡這樣的面試方式。事實證明,我更適合現場面試,用數據說話:電話面試有阿里巴巴提前批一面(掛),順豐科技提前批一面(掛),vivo提前批一面(掛),百度提前批一面(掛);現場面試有上汽軟件精英“摩爾100計劃”(offer),大華三面(offer),度小滿金融三面(掛),中興二面(offer),華爲二面(掛),中國移動(終面),招商銀行(二面),中國移動和招商銀行11月面完,目前還未給結果。可以看到,我的電話面試成功率極低,而我的現場面成功率極高,面試通過的全是現場面。現場面試絕大部分的面試官都非常友善,態度溫和,不會的問題都會提示,整個面試過程非常舒服。除了度小滿金融的三面,這應該是我體驗最差的現場面試了,二面結束後讓等HR面,當時我心裏一樂:到HR面了,應該問題不大。萬萬沒想到,第三面竟然又是技術面,面試官1米9的大個,坐在我對面,面無表情,我回答問題的時候沒有任何反饋,從始至終都沒有表情,氣氛冰冷,帶給我的感覺特別壓抑,當時就想放棄了,最後寫的代碼也沒寫出好,掛。可能面試官是個不苟言笑的人吧,一看就是技術大牛,平時搞技術一天也不說幾句話的那種,三面掛了好可惜。所以,在面試過程中如果氣氛比較舒服的話,這對一個面試者的發揮是相當重要的。

說迴心態問題,心態是在找工作整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存在。在9月份面試之前,經歷過不少筆試,比如字節跳動(今日頭條)的筆試,真的一個都不會,不巧今日投條還特地給每個人5、6次機會,一次做不過做二次,二次不過做三次,三次不過,勞資徹底放棄還不行嘛,今日頭條我高攀不起不行嘛,三次之後今日頭條的筆試邀請就再也不去做了。在筆試過程中,一些題目不會做,勢必會打擊自信心,對心態造成很大的影響。另外,周圍人的也會對自己產生一定的影響,提前批別人拿到offer了,自己還沒有,心理上就開始不舒服了。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心急,找工作是個持久戰,一定要穩住,不要慌,9月份有大批的offer等着你拿,一直持續到11月有大把的好工作在等着你。

上面提到的上汽集團“摩爾100”計劃,建議20屆及以後的學弟學妹們都去試一下,一旦簡歷過了能去上海蔘加開放日,基本上相當於送offer,工資待遇也還可以,211碩士20W/年,985碩士24W/年(這個時候就顯示出985和211的區別了)。上汽的這個開放日活動從去年開始搞,旨在吸引國內外高校的計算機相關專業人才,今年是第二屆。流程我具體說一下,供以後去的學弟學妹們參考。首先是投簡歷,中英文簡歷,投至內推人或官方郵箱都可以,至於如何刪選簡歷就比較玄學了,我的簡歷也沒什麼特別之處,一不小心就過了。簡歷通過之後會有一個線上智商測評,很簡單,不刷人。然後就被邀請去上海,9.6-9.7兩晚一天(與華爲優招面試時間衝突,我選擇去上海,把華爲面試推到了9月中旬的集招,然後集招華爲掛,難受),住五星級酒店。6號當天大巴接到酒店,進門就發錢(每人1000元的交通補貼),還有紀念禮物送,給同學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事實上一直到第二天的活動結束,整個過程上汽都非常用心,十分周到,整個活動的執行力非常好。瞟了一眼名單,有一百幾十個人吧,清華北大的碩士有十幾個,香港中文大學的妹子,還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碩士(看看,這麼牛逼的留學生也來和我們搶飯碗),我作爲此次去到上海的唯一一個西安高校的學生,只覺得自己太幸運了,能與這麼多優秀的學生在一起,真是我莫大的榮幸,這個時候就只能感謝西電,是西電的名氣讓我有了這次機會。晚上與北大的一位同學住到同一房間,一見如故,來了個徹夜長談(北大的同學特別謙虛,果然是越優秀的人越謙虛)。這個時候心態就發生了變化,有的人可能這個時候產生自卑心理,覺得這麼多優秀的人,自己肯定不如人家。我是屬於那種樂觀的,不管自己有多差,既然能來,就說明還行,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正常發揮,隨機應變,自信心就慢慢地建立起來了。第二天上午聽公司的大佬介紹公司、體驗最新車型(上汽主打的兩款自主品牌:榮威和名爵),重頭戲在下午。這裏講一下下午面試的流程,首先每人一份卷子,題目有5道智商題、1段話漢譯英、一個開放題(如果讓你給全上海市所有的車都洗一次,你的預算是多少),20分鐘內做完。然後隨機分組,大概6個人一組,給定一副撲克牌、一把剪刀、一卷膠帶,要求在30分鐘之內將撲克牌搭高至50cm以上且穩定能拿得起,時間結束後每組派一個人講解作品。遊戲考察合作、動手、溝通能力,搭塔的過程HR會在旁邊觀察,給每個人做記錄。遊戲結束後是兩輪面試,HR面和技術面,時間長度不定,技術面問的問題比較基礎,HR面就問一些開放性問題,也會根據你試卷和簡歷的內容問一些問題。活動結束後回酒店,之後各回各家靜待通知。一個禮拜之內發offer,拿到offer的概率極高(可是我知道的有幾個清華和北大的同學都沒有拿到,不知何故。總體上拿到的概率是很大的)。9月11日拿到了上汽的offer,心理上瞬間開始鬆懈,繼續找工作的動力直線下降,逐漸走上膨脹之路(膨脹體現在對某些公司的不屑)。這裏說一下其實拿offer太早是把雙刃劍,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爲一旦拿到offer,在鬆一口氣的同時,也意味着你沒有了動力,而且拿到的offer不一定是你最滿意的;在以後的求職過程中由於有了保底的,你會非常隨意,不會像以前那麼認真了(當然心態放鬆了也有好處,這讓你能在面試中更容易超長髮揮)。所以,整個秋招要耐心、沉得住氣,悶聲發大財纔是正道。

對於華爲和中興的面試,在西安參加過的同學們都知道,面試就跟鬧着玩一樣,基本上沒什麼難的技術問題,西電的學生進這兩家還是比較容易的(再次吹一波西電的牌子,是真不錯)。

接下來將中國移動和招商銀行這兩家放在一起來講,這類公司的招聘和一般互聯網企業不太一樣,筆試不考技術,考行測。由於9月份工作基本上就定了,所以就放鬆了很多,筆試基本上是裸考。10月20號參加中國移動筆試,考點在西安科技大學高新學院,這個地方是真的遠,費了好大功夫纔到,累的一匹。考完之後感覺還可以。第二天去參加招商銀行筆試,相比前一天就難了很多,有很多題都沒看直接蒙的,考完後感覺涼了。結果11月2號收到招商銀行的面試邀請,第二天又收到了中國移動的面試邀請,當時我就驚呆了,竟然一不小心全過了。與筆試一樣,面試也是背靠背挨着,中國移動11.8號,招商銀行11.9號,既然過了,那就去唄。提前一天11.7號飛到杭州(中國移動報的浙江分公司),第二天下午1點到公司,到了後發現所有人都穿正裝,只有我一個人沒穿,尷尬。等了兩個小時,面試開始。進去後對面坐了八九個面試官,在氣勢上壓倒我,基本上沒有技術問題,問了一些工作地點、有offer了爲什麼還選擇來中國移動之類的問題,七八分鐘後面試結束,讓回去等通知,12月會給消息(到現在還沒給,哈哈哈)。當時我就驚呆了,大老遠跑來,就爲了這七八分鐘,還不問技術(事實證明我驚呆得太早,之後的招商銀行二面纔是真的驚呆)。從中國移動出來直接飛往太原參加招商銀行第一輪面試(報的太原分行)。第二天下午兩點奔向招商銀行招商銀行太原分行,半結構化面試,10個人一組,給定規則,玩一個採礦遊戲,時間30分鐘,目的是採礦,實現盈利最大化。整個過程中大家都比較懵逼,主要是沒搞清楚遊戲規則,沒玩好,30分鐘就到了。結束後會覆盤,讓面試者發言,面試官也會提問,有一個女孩在整個遊戲中一句話都沒有說,這種情況應該是要被淘汰的。這種面試主要考察交流溝通合作能力,建議正常發揮就好,不要耍小聰明,正常發言,一句話也不說的應該是要被淘汰的。最後面試官問了我兩個問題,一個是我看你的期望薪資寫的挺高的,有什麼原因嗎(我寫當時寫的是17000/月,估計是把人家嚇到了,太原是沒有這麼高的工資的。在終面的時候我把期望薪資改成了12000/月)?第二個問題是我看到大家都穿正裝,爲什麼你沒有穿(再次尷尬,我本人不喜歡穿正裝,最主要的是我沒有正裝,哈哈哈)?建議面試這類公司都穿正裝,所有人都穿,只有你一個人不穿,就會讓你顯得非常另類,雖然面試沒有“必須穿正裝”這種明確要求。初面面完直接走人,讓回去等二面(終面)通知。11.9號收到了終面通知,這意味着要再跑一趟太原,都到這份上了,沒有不去的道理。面試時間是11月22日上午8點(這麼早是要怎樣?),大早上6點起牀,8點前奔向招商銀行太原分行,等了兩個多小時,然後進去面試,沒有技術問題,5分鐘結束,再次讓我驚呆了,我大老遠跑來,就爲了這5分鐘。終面再次被問爲什麼沒有穿正裝,尷尬。然後各回各家,等通知(等到現在都沒通知,哈哈哈)。總結一下,像中國移動、銀行這類公司不是主打技術的類型,面試比較隨意,基本上不問技術,面試官都不懂技術。立志搞技術的同學這類公司就不要考慮了,屈你的才,限制你的發展。

補充:
看到有很多同學問項目的事,這個是我的疏忽,把項目經歷這塊忘記寫了。找Java開發項目經歷一定要有的,像我這樣沒有實習經歷的,如果簡歷上再沒有項目,就比較寒酸了。真正的Java項目我沒做過,我是找視頻學習了SSM框架,熟悉了一下MVC設計模式,簡歷上寫了一個Java項目。另外我簡歷上寫了兩個深度學習相關項目,做目標檢測和識別的,面試時面試官一般都問這兩個項目,Java項目幾乎沒問過(問了我也不太知道)。建議沒有項目的提前準備,看視頻、看書學習都可以彌補的(一些視頻和書裏都有項目實戰)。

寫到這裏,我的秋招之路就結束了,各種形式的筆試面試都經歷個遍。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越寫越亂,限於篇幅,還有好多家面試和細節我都略過了,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助到一些人。經過秋招的洗禮,我從一個侏儒變成了一個矮子,找到了工作。在這裏要感謝西電,沒有西電,就沒有現在的我。好多同學吐槽西電這裏不好那裏不好,吃飯吃出蟲子、澡堂不給力、學校經常成爲施工現場、獎學金少還一直拖着不發、“八個一”工程、開除爲學生留門的C樓大爺(還有別的嗎,漏了的話我再補)……每個學校當然都有它的不足之處,罵它也是應該的,罵它是爲了讓它變得更好。但是除了罵它,我們還要感謝它,西電這個牌子是非常不錯的,這點毋庸置疑,在中國,像西電這樣的學生一畢業就拿20W年薪的學校能有多少?

俺呢,以後應該是要在杭州奮鬥了,未來道阻且長,我不相信命運,不相信黑幕,我一無所有,便不懼任何失去,任何未知和挑戰我都樂意麪對。Last but not least,俺單身,愛好女,還相信愛情、相信緣分,期待遇見有趣的靈魂。奉上我的微信公衆號,若不嫌棄,可以掃一下,倘還不滿足,可在公衆號內通過暗號“明人不說暗話,我想和你搞對象”索俺的微信號,如果一切順利,咱們以後一起生大胖小子。

2018年12月14日於西電

補充:今天(12月24日)收到中國移動浙江公司擬錄用通知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