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起跑線】你真的瞭解?

自從生了娃,每個當媽的都想讓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古有12歲就擔任丞相的甘羅,
五歲利用浮力原理解決問題的曹衝;
家喻戶曉的破缸救友的司馬光;
詩鬼李賀六、七歲時就可吟詩作對;
蔡文姬六歲能辯絃音的神童。

今有18個月熟背《弟子規》,
三歲自學蛙泳,
四歲學會彈奏巴哈,
六歲精通計算機,
八歲能夠說流利的外語的牛娃。

這些牛娃們的同學羨慕得直打冷戰,這些牛娃們的父母猶如中了彩票一般雀躍歡欣。

但是我們大部分都是普通的孩子,普通的爸媽。看着這些牛娃們的成績,普娃們爸媽的焦慮自由天上來,每天不是奔波在各種培訓班之間,就是戰鬥在陪孩子做作業的雞飛狗跳之中。

別人不會1+1=2,我會,別人背不出26個字母,我會,別人不會背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我會,別人剛剛會走,我已經會滑冰。

提前學,廣泛學,真的就能讓我們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嗎?

我承認,這些,的確可以讓我們的孩子暫時領先於那些沒有提前學的孩子。

在滿世界亂飛“贏在起跑線”的商業廣告下,你考慮過“贏在起跑線”到底意味着什麼嗎?

提前學≠贏在起跑線上,充其量只是,比其他孩子先走一步,暫時領先,僅此而已。

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在同一水平線上,這個事實,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的孩子提前學的東西,沒有提前學的那些孩子,早晚都是能追上來的。

今天暫且不說提前學,對於孩子的正常生長髮育,有些什麼弊端,有什麼好還是不好的地方。這些很多育兒專家已經有了相關的結論,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

我今天想和大家來聊一聊,那些提前學,暫時領先的孩子,後期應該怎麼發展?

短期優勢明顯

學科知識有限,就算你提前學,可是你學完了,學啥?

有人會說知識學不完,是,我承認知識學不完。否則也不會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說法。

可是在我們十幾年的學生生涯,需要學習的學科知識也就這麼一點。我們假設你一直提前學,你上小學的時候提前學初中的,上初中的時候提前學高中的,上高中的時候提前學大學的。並且各個階段還在外面參加各種興趣培養,唱歌跳舞畫畫寫字,跆拳道游泳等等。

提前學的短期優勢固然明顯,比同齡孩子先走一步,樹立孩子自信的同時,也能滿足父母虛榮心,面子文化向來是中國的一大傳統特色。

想要面子自己掙,何必抓上娃娃來湊數。

中期勢能減弱

這只是建立在孩子永久聽你安排,沒有任何的自我意識的前提下的,最理想的過程。可事實是,到了初中,你就開始管不住孩子了,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提升,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你說的,他不再完全聽從,甚至還會對着幹。

一旦孩子不再提前學,那短期的優勢,在中長期的學生生涯中,勢能必然將逐漸減弱。

如何讓孩子保持一貫的領先優勢,避免優勢勢能耗盡或者延緩勢能耗盡的速度呢。或者說如何讓沒有提前學的孩子可以後來居上呢?提前學絕不是長久之計,更不是對孩子一生有益的措舉。

孩子年齡小,經驗短缺,暫時無法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整體的規劃。從人生整體來看,學生時代,是孩子人生中,父母唯一可以參與階段,甚至在整個階段的前期是可以完全掌控孩子的發展方向的。

孩子的比賽,父母的戰場。

長期勢能怎麼激發

那麼在孩子整個學生生涯中,不同的時期,父母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呢?這其實是父母,這個角色的規劃。

那麼,到底能不能讓孩子真正的贏在起跑線上呢?

答案是,能。一定能的。

那些家裏有礦的,咱就不說了,隨便想咱樣都行。那麼大部分家裏沒礦的我們,到底該怎麼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怎麼讓孩子成爲真正的人生贏家,過比我們更精彩的一生呢?

在我看來,自控能力、自控能力、時間管理能力、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應急應變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財商、情商等等,都是影響我們人生髮展方向的重要能力。

而這些重要的能力中,自控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更是重中之重。

人生是場馬拉松,短跑運動員註定要失敗!

當我們把注意力從提前學,轉移到培養孩子的綜合能力上,在還能掌控孩子的階段,把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時間把控能力作爲階段性的主要任務和目標,纔是讓孩子最終能贏的漂亮人生的最佳途徑。

如果你已經讓孩子提前學了,那麼在孩子還能聽你話的階段,重視起孩子自我控制和時間管理能力的培養,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成爲一貫的優勢。

如果你還沒有讓孩子提前學,那麼我建議你可以放下那些暫時讓孩子領先的學科知識,把培養的重點放在能夠讓孩子終身受用的,自控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上,看着孩子逆襲那些所謂的學霸,將是你爲人父母階段最有成就感的事件。

自控能力和時間管理能力,將成爲你留給孩子的,這一生中的最無價的財富。

做孩子的德高地圖,幫助孩子規劃人生初期最利於終身發展的最佳路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