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NA之网络基础【以太网帧结构】

一、分层结构

  1.       OSI七层模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其中:程序员负责应用层、表示层、以及会话层的工作,而网工负责网络层的路由寻址,以及数据链路层交换机的配置,物理层的布线等的工作。

  2.       TCP/IP分层结构: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路接口层。

二、以太网帧结构:

image.png

DMAC:目表MAC地址,SMAC:源MAC地址。
TYPE表示上层协议;is-is为0x8000,IPv4为:0x0800,ipv6为0x86DD,ARP解析为0x0806,RARP为0x8035,mlps单播0x8847/mlps组播0x8848。

DATE为数据和填充;FCS为校验。

三、MAC地址:
image.png

  1. mac地址由48bit(12位16进制数)构成,在前24bit(前6位)是厂家信息,后24bit(后六位)为设备信息;实际上mac可以更改。

  1. 其中第8bit为0为单播,为1则为组播。广播为48bit全为1。表示为:FF-FF-FF-FF-FF-FF



四、终端设备处理帧的方式:

  1. 不完整的数据帧:单播mac:等于自己,接收。不是自己,丢弃。

  2. 多播mac:接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