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安裝手冊

目錄

1下載軟件

1.1下載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2下載Xshell與Xftp

1.3下載Rufus

2製作啓動優盤

3安裝操作系統

3.1從優盤啓動

3.2開始安裝

3.3創建分區

3.3.1創建新分區表

3.3.2創建啓動分區

3.3.3創建Raw Volume

3.3.4創建卷組

3.3.5創建交換分區的邏輯卷

3.3.6創建根分區的邏輯卷

3.4設置區域和時區

3.5設置密碼

3.6設置安裝內容

3.6.1設置軟件

3.6.2關閉防火牆

3.6.3關閉Kdump


1下載軟件

1.1下載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在SUSE官網下載適用於AMD64/Intel64的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最新版,只需下載DVD1文件,DVD2文件爲源代碼無需下載。

1.2下載Xshell與Xftp

在NetSarang官網下載Xshell和Xftp的最新版,並在電腦上安裝,用於之後安裝調試時連接服務器與筆記本電腦。

使用Xshell可以在筆記本電腦上同時遠程操作多臺服務器,也可以複製文檔中的命令在Xshell中運行,既節省時間也避免出錯。

使用Xftp可以在電腦與服務器之間傳輸數據。由於Windows系統的NTFS文件系統默認不被Linux系統支持,以及Windows系統與Linux系統共同支持的FAT32文件系統只支持4GB以下的文件,所以使用網線而非優盤在電腦與服務器之間傳輸數據。

1.3下載Rufus

Rufus用來製作啓動優盤,如果不是在真實主機安裝SLES,可以略過。

在Rufus官網下載Rufus的最新版,用於製作啓動優盤。

Rufus安裝包只有大約1MB,免費無廣告,爲openSUSE官網推薦的軟件,不僅可以安裝Linux,也可以安裝Windows。

 

2製作啓動優盤

強烈建議使用Rufus製作啓動優盤,不要使用Power ISO、UltraISO等其他軟件。

優盤建議容量8GB及以上,USB3.0接口。製作啓動優盤前建議將優盤內文件轉移出去,製作過程會清除優盤內所有文件。

本文檔以編寫時最新的Rufus 3.4.1430版本爲例。

首先從設備列表選擇優盤,然後選擇下載好的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的ISO安裝文件,分區類型選擇GPT,目標系統類型選擇UEFI。

點擊開始按鈕,開始製作啓動優盤。

 

3安裝操作系統

本文檔示例是在虛擬機中進行的操作,真實環境中的操作與之類似。

本文檔示例選用文檔編制時的最新版本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2 SP3。

3.1從優盤啓動

將製作好的啓動優盤插入服務器的藍色USB3.0插口,啓動服務器。

一般來說無需進入BIOS修改啓動順序,根據開機時提示的快捷鍵,一般爲F11,進入Boot Menu,選擇從優盤啓動。

如果選擇用UEFI的方式安裝操作系統,有些服務器可能需要進入BIOS裏將啓動方式從Both改爲UEFI Only,否則可能啓動不了。

3.2開始安裝

在開始安裝前,會自動聯網更新部分組件。如果是在虛擬機中且配置了NAT在安裝時就能聯網,則更新後的安裝步驟,會與在離線服務器上只使用下載的ISO文件來安裝時的步驟不一致,但內容大致一樣。

此處可以按F2修改安裝語言,建議維持英語不變。

選擇Installation,開始加載Kernel,此處需要等待一段時間。

勾選同意協議(I Agree to the License Terms)。

根據具體情況配置網絡,並輸入註冊郵箱和註冊碼。

試驗環境選擇跳過註冊(Skip Registration),忽略警告(Warning)。

跳過Add On Product。

選擇默認系統(Default System)。

3.3創建分區

選擇專業分區工具(Expert Partitioner)。

點擊硬盤(Hard Disks)。

3.3.1創建新分區表

首先選擇用來安裝操作系統的磁盤,然後對該磁盤創建新分區表(Create New Partition Table)。

如果是UEFI方式安裝,則在點擊創建新分區表的按鈕之後不會有彈窗,會自動對磁盤應用GPT格式。而如果不是UEFI方式按照,則會彈窗,此處分區表選擇GPT格式。

確認,選擇Yes。

3.3.2創建啓動分區

點擊新建(Add)。

新分區容量(New Partition Size)選擇自定義容量(Custom Size),輸入數字,1GiB。

啓動分區本身只佔用不到100MB,但當系統內核升級時會在啓動分區保留不同版本內核的文件,如果只設置100MB則空間不足以進行一次內核升級,同時考慮到在生命週期內可能會有多次內核升級,故分配1GB空間。如果以後遇到內核升級空間不夠的情況,手動刪除舊版本內核文件即可。

角色(Role)選擇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

如果是UEFI方式安裝系統,則此處列表會有5行,第3行爲EFI,角色選爲EFI。

文件系統(File System)選擇Ext3,掛載點(Mount Point)選擇"/boot"。

如果是UEFI方式安裝系統,此處不做任何更改,會自動選擇/boot/efi掛載點。

3.3.3創建Raw Volume

點擊新建。

新分區容量選擇最大容量(Maximum Size)。

角色選爲Raw Volume(unformatted)。

不格式化分區,不掛載。

3.3.4創建卷組

點擊卷管理(Volume Management)。

點擊新建卷組(Volume Group)。

輸入卷組名稱(Volume Group Name),從左邊可選擇的物理卷(Available Physical Volumes)中選擇上一步創建的裸卷,點擊添加。

已選擇的物理卷(Selected Physical Volumes)中出現上一步添加的裸卷,點擊完成(Finish)。

3.3.5創建交換分區的邏輯卷

點擊新建邏輯卷(Logical Volume)。

輸入邏輯卷的名稱。"lv_swap"既可以體現這是一個邏輯卷,又可以體現這是交換分區。

容量選爲自定義容量,根據物理磁盤容量來決定交換分區的容量,一般可以設置爲16GB或32GB。

角色選爲Swap。

文件系統選爲Swap,掛載點選爲swap,點擊完成。

3.3.6創建根分區的邏輯卷

點擊新建邏輯卷。

輸入邏輯卷的名稱。"lv_root"既可以體現這是一個邏輯卷,又可以體現這是根分區。

容量選爲最大容量。

作爲服務器使用,不會在/home裏放很多東西,倒不如把空間都給根分區。另外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單獨設置/var,以防日誌把操作系統盤寫滿,考慮到現在磁盤容量都很大,最小240GB起,且很多日誌會自動壓縮,佔不了多少空間,故不再單獨設置/var;如果使用的軟件中有大量生成日誌還不壓縮的,建議單獨設置/var。

角色選爲操作系統。

文件系統選爲Ext4,掛載點選爲根(/),點擊完成。

當前階段,不建議選Btrfs。

至此,分區創建完畢,對配置進行檢查。

3.4設置區域和時區

在地圖上點擊上海,下方系統會自動選擇區域和時區。

注意確認下方日期和時間是否正確,一般而言會差8小時,若不正確則需修改。

3.5設置密碼

根據情況創建用戶和對應密碼,並可以選擇root管理員是否使用相同密碼。

試驗環境跳過用戶創建。

輸入管理員賬戶(root)的密碼,並確認密碼。

3.6設置安裝內容

3.6.1設置軟件

點擊軟件(Software)。

只保留下圖中的五部分,即:"Help and Support Documentation","Base System","32-Bit Runtime Environment","Minimal System","YaST2 configuration package",其他部分取消勾選。

另外需要圖形界面時,可以勾選"GNOME Desktop Environment"和"X Window System"。

3.6.2關閉防火牆

根據情況選擇是否關閉防火牆。

3.6.3關閉Kdump

一般而言使用穩定版操作系統時內核崩潰的機率很小,可以關閉Kdump以節省資源。

點擊Kdump。

點擊關閉Kdump(Disable Kdump)。

至此,安裝內容設置完畢,檢查無誤之後,點擊安裝(Install)。

確認。

待操作系統安裝完畢,操作系統會自動重啓,待重啓後拔出優盤,使用管理員root登錄系統,此時已成功安裝操作系統。

 

附: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下載地址

Xshell與Xftp下載地址

Rufus下載地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