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CE學習筆記1

注:在VMware下使用Linux,kickstart如果推系統推不出來,ifconfig -a 查看一下網卡eth0的配置,如果沒有ip則複製mac地址,然後:
1、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找到相關網卡配置文件,如eth0,修改mac地址爲剛纔複製的地址
2、在/etc/udev/rules.d下把70-persistent-net.rules文件刪掉,然後重啓該虛擬系統就可以了
3、網卡的配置文件在(例如eth0):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BOOTPROTO=static表示靜態地址,dhcp表示接受DHCP,none和static一樣作用
把NM CONTROLLEN="yes"註釋掉表示關閉NetworkManager(就是圖形化右上角的小燈,考試建議關閉,最好chkconfig NetWorkManager off)

RH033 紅帽企業版Linux用戶基礎
RH133 紅帽企業版Linux用戶管理和系統管理
RH253 紅帽企業版Linux網絡服務的配置和管理
考試上午是RHCSA考試時間兩個半小時,下午是RHCE考試時間兩個小時,上午補考費是1000塊,下午是2000塊,沒有選擇題。RHCT部分必須達到70%且RHCE部分達到70%才行,考試前把所有需要用的端口給總結一遍,考試時候先在防火牆裏把所有需要用的端口全都給打開。

關於版本:
RHEL 5都是2.6.18版本號,5.4以後引入了KVM虛擬化軟件,RHEL 6的時候拋棄了xen
RHEL 6是基於2.6.32.71到2.6.34內核開發的 --.71是RHEL的版本號
2.6.18說明:比如2是主版本號,6是偶數代表發行版,如果是奇數代表開發版,18是修訂版本號。
RHEL 5建議使用5.4版本以後的版本
使用命令uname -r可以查看版本號

重要的Linux應用:1、LAMP(Linux+Apache+Mysql+Perl/PHP/Python) 2、郵件 3、Nginx(engine x),比阿帕奇還高效的多,才800K,著名站點現在一般都是Nginx

Linux的理念與發展歷史
60年代末 Multics分時操作系統 由Bell AT&T MIT聯合做出來,Bell的一個工程師使用C寫出來最早的UNIX。
1973年?公佈UNIX第三版,分出UNIX版本(AIX,Sorloaris,BSD(FreeBSD,NetBSD,OpenBSD)),1977年Bell和AT&T?說UNIX只對商業團體開放,不對學校開放。
1980年代,“大鬍子”理查德·斯托曼寫出了GCC編譯器和Emacs文本編輯器以及Bash Shell。
1984年,華人譚邦寧教授參照UNIX系統架構但不參照UNIX的任何代碼寫出了MINIX用來教學,同時大鬍子成立了FSF自由軟件基金會,發起GNU(GNU is not UNIX)計劃,遵從GPL協議。
1985年Xorg寫出了Xwindow,就只剩下內核了。
1990年Intel發佈80386,比較好的支持多任務,Linux Torvalds參看UNIX的結構,但並不使用UNIX任何代碼,領導kernel.org團體,使用GCC和Bash Shell寫出了第一個Linux內核。
1993年,紅帽開始做開源。

第一冊
單元1 從GNOME圖形化開始
兩種圖形化軟件包,GNOME和KDE
單元2 圖形化下使用NAUTILUS管理文件
Nautilus就是資源管理器,在文件系統中點擊EditBehavior把Always open in browser windows的勾打上就可以實現資源管理器。
使用Nautilus登錄遠程主機:從Server上取安裝包:位置連接到服務器,選擇要連接的服務器的類型,輸入用戶名密碼開啓連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