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CE學習筆記3

單元6 管理物理存儲 I
RedHat 6分區後必須重啓。

分區,一般只能(最多)4個主分區,sda5是擴展分區,擴展分區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創建邏輯分區。
/dev/sda表示第一塊硬盤,/dev/sdb表示第二塊硬盤,第一塊第一個分區是sda1,以此類推。
MBR(主引導記錄)保留磁盤的第一個扇區,512字節,其記錄整個硬盤的信息,比如分區表、操作系統引導信息。
磁頭讀硬盤的時候先讀外圈,建分區的時候是由外圈到內圈,所以應該把常用的分區建的儘量靠前

分區順序:1、初始化磁盤(比如初始化爲MBR),2、分區3、格式化分區4、在文件/etc/fstab中定義掛載點。
分區的最小單位是柱面
圖形界面在應用程序系統工具磁盤實用工具

/proc和/sys目錄,合起來是VFS,相當於內存。swap交換分區(虛擬內存)沒有掛載點(但是在fstab中有定義)。一般來說,內存小於1G,劃分512M的swap分區,大於1G,可以劃分爲和內存一樣,但也不用特多
掛載的時候,不要將分區掛載到已有的重要目錄,因爲這樣的話,會把該目錄的內容隱藏起來。

mount –a,掛載所有在fstab中定義了,但是未掛載的分區

fstab中的格式,例:
/dev/sda6 /data ext4 defaults 0 0
表示/dev/sda6分區上的ext4文件系統在引導時默認選項自動掛載到/data目錄上,不進行備份和錯誤檢查

但最好使用UUID(通用唯一標識符)和partition label(卷標)標識分區,寫到fstab裏
UUID和partition label是相當於分區的標識,UUID是分區時系統給的
查看UUID:blkid /dev/sda2

單元7 管理邏輯卷
LVM(是個軟件,邏輯卷管理器),一定要區分邏輯分區和邏輯卷。
圖形界面:系統管理邏輯卷管理器
LVM類型是:0x8e,ext4是0x83,swap是0x82

LVM定義過程(劃分邏輯捲過程):
1、PV(物理卷):把物理分區變成物理卷,使用命令pvcreate
2、VG(卷組Volume Group):把物理卷變成卷組,形成一個虛擬大磁盤,使用命令vgcreate
3、LV(邏輯卷Logical Volume):再把卷組分成邏輯卷,使用命令lvcreate,設備號:/dev/vgname/lvname
刪除邏輯卷必須先刪除LV,再刪除VG,最後刪除PV。點擊“移除選擇的邏輯卷”,再刪除VG,最後刪除PV。

考試考縮邏輯卷,不考擴,縮有可能造成一些問題,考試時候如果有問題,找考官重新恢復系統?

如何掛載LV?

單元8 監控系統資源
進程ID(Process ID,PID),Nice值越小,進程優先級越高,一般用戶是0~19,root用戶是-20~19,一般不建議修改優先級。
當進程啓動另一個程序時,新進程成爲其子進程,原始進程是子進程的父進程PPID(Parents PID)。
uptime靜態顯示系統已啓動的時間、當前上線人數,系統平均負載(1、5、10分鐘的平均負載,單核一般不會超過1)
top動態顯示進程
操作系統通過信號和進程通信,通常有9(直接強制殺掉進程),15(整潔終止),17(相當於Ctrl-z,暫停前臺),1(等於值HUP,重新加載配置文件,當配置文件更改時,又不想停止進程,使用這個PID號不會變,用tar包的時候非常有用)。
圖形化界面:程序系統工具系統監視器進程
右鍵點擊進程會出現stop process、end process、kill process三種終止進程的方法
stop process執行信號?應該和15一樣?
end process執行信號15
kill process執行信號9
單元9 管理系統軟件
系統管理添加刪除軟件
圖形化界面:gpk-application (RHEL6)
圖形化界面:system-config-package (RHEL5)
兩種軟件包:rpm和tar,其中rpm是經過編譯的,tar沒有經過編譯,所以安裝很慢。
linux無文件名後綴,“.”是一種命名規則而已,可以使用file命令查看文件類型。

yum(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解決軟件包之間依賴關係的手段

定義yum安裝源舉例:(寫repo文件,repo是軟件倉庫的意思)
1、vi dvd.repo
[base] --括號裏強烈建議寫base或者core,雖然這是給自己看的名字,但因爲紅帽5服務器端yum源腳本里面有perl的bug會造成問題
name=xxxx --隨便起個名字
baseurl=http://192.168.0.254/pub/rhel6/dvd --或ftp:// 或file://
enable=1 --或enable=0,但考試時候肯定是1,控制此repo文件是否啓用
gpgcheck=0 --gpg是一種加密方式
2、將編輯好的dvd.repo放在/etc/yum.repos.d目錄下,如果是寫完再放過去,最好用剪切,因爲拷貝的話,不加參數權限會變,此時就定義好yum安裝源了。
3、搜索:yum search xxxx
yum makecache命令可以將依賴關係緩存到本地,用來測試repo是否寫對了
4、執行yum install –y 安裝包名(-y是默認yes)
——如果考試時候yum install出現error,用命令yum clean all清空一下yum依賴關係緩存和軟件包緩存
yum groupinstall --安裝包組,比如安裝中文語言包:yum groupinstall chinese-support
yum list --查看已安裝和可以安裝的軟件包
yum info 包名 --查看軟件包的信息
yum grouplist --查看已安裝和可以安裝的軟件包組
yum groupinfo --查看軟件包組的信息
yun remove 包名 --刪除、卸載軟件包

記得有些服務需要安裝-devel結尾的開發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