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的谷歌方法論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第001封信|職業天花板來自認識的侷限性


企業確缺失一種新的認知,一種信息時代的思維方式——計算機思維
計算機思維的一個方面——大、小 ,對這個量級的理解
我們人類生活的環境,決定了我們對大數字是無感的
ppt圖表
王健林 1個億
圍棋變化數量
相比計算機,人類對於數字的認知也受限於我們作爲生物進化的速度,這是人的思維和計算機的思維的另一個不同之處。
酋長——3
摩爾定律——iphone速度 18月一倍 5年十倍 10年一百倍
今天是後信息時代,即將進入智能時代。
IT工作者很難突破行業天花板的根本原因——思維方式沒有跟上時代。
很多人和企業缺失了一種信息時代的思維方式,我把它叫做計算機思維。這並不是說計算機有思維,而是因爲這種思維方式是伴隨着計算機出現的。

在後信息時代,或者是即將進入的智能時代,所有人都需要升級自己的思維方式,讓自己的思維方式跟上這個時代。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突破職業發展的天花板。

未來十年,世界上什麼東西增長最快,或者世界上什麼地方會變化最快?
人工智能
物聯網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第002封信|思維方式決定商業模式


生活在大數世界裏的人,做事方法完全不同
鞋子管理
藏書萬冊
生活在不同世界裏的人,習慣性的做事方法不同
從小數量總結出來的方法無法應用到跟高級別的問題上
程序員排序法
擅長使用專業人士給出的,驗證了無數次的答案,而不是憑着生活經驗拍腦袋想出一個做法。
小數思維vs大數思維
新聞業——今日頭條(新聞網站的每況愈下和今日頭條的興起,實際上就是兩種思維方式的對決)
金融業——螞蟻金服
製藥業——人類長壽公司、谷歌大數據醫療公司Calico
對數量大小的認知決定了商業模式,也決定了企業的成敗。

我們生活在小數字世界,從小數字世界總結出來的方法論無法應用到更高量級的大數世界。

對於企業,提前把自己定義在大數世界裏,才能建立更有競爭力的商業模式。

作爲個人,必須升級思維方式,才能適應曾長迅速的大數世界,成爲新時代前2%的受益者。

人其實對大數字是無感的,能否從人的這個侷限,思考一下如何做好報告?
通過可視化圖表的方式來展示大數據
通過一個可以從直觀上感知的例子來展示大數據

善用圖表,讓聽衆視覺上有明顯感覺
善用類比,來連接該數字與聽衆熟悉的認知
善用比例,來凸顯數字之間的關係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第003封信|工程思維:直覺和極限

搞清人工智能的極限在哪——採用工程思維
蘋果 直徑80% 大小相當
谷歌面試——裝下多少高爾夫球(直徑4cm)
谷歌對產品經理的要求——在沒有數據之前,不要輕易給出結論
遵循一套工程思路解決問題的人,數量級不會大錯
放棄從生活中獲得的直覺是千難萬難的
愛因斯坦——光速是一個常數
熱能轉換效率大於一的熱機(蒸汽機/內燃機)
永動機
任何產品的性能都有一個物理上無法突破的極限
物理學、數學極限 幾乎不可能被推翻
1+1/2+1/4+1/8+……不超過2
1+1/2+1/3+1/4+……無窮大
掌握工程思維的技巧,就是要比生活超越一個層級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第004封信|爲什麼計算機不是萬能的

用工程極限的思維方式,看看計算機的極限在哪裏。

工匠式的——迭代式進步,小步快跑

圖靈

世界上是否所有數學問題都有明確答案?

如果有明確的答案,是否可以通過有限步驟的計算得到答案?

對於那些有可能在有限步驟計算出來的數學問題,能否有一種假想的機械,讓他不斷運動,最後當機器停下來的時候,那個數學問題就解決了?

圖靈機

人工智能的邊界

世界上有很多問題,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數學問題

在數學問題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有解的

在有解的問題中,只有一部分是理想狀態的圖靈機可以解決的

在後一類問題中,又只有一部分是今天實際的計算機可以解決的

而人工智能可以解決的問題,又只是計算機可以解決問題的一部分

圖靈的啓發者 —— 一位數學大師 希爾伯特 、 精神導師馮·諾伊曼

21世紀的電子計算機,裏面電子的運動其實等價於機械運動。圖靈同時猜測人的意識來自於測不準原理,這是宇宙本身的規律。圖靈從此得出結論,計算時確定的,而意識可以是不定的,兩者不可能劃等號。

圖靈和常人思維方式的差別在於:圖靈是先找到極限所在,然後在極限裏尋找具體問題的答案,而不是浪費時間去做那些試圖超越極限的事情。

圖靈機是一個數學模型,今天所有的計算機,包括正在設計的新的計算機,從解決問題的能力來講,都沒有超出圖靈機的範疇。

人工智能所解決的問題只是世界上問題的很小一部分。現在世界上沒有解決的問題太多,要想辦法解決各種問題,而不是杞人憂天,擔心人工智能太強大。

 

 

能否分享下圖靈思考問題的方式給你的啓示?

看問題要跳出問題本身,比問題高一個層級。

撥開問題看本質

多與高手切磋學習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第005封信|成就 =成功率X事情的量級X做事的速度

量級是優秀工程師首先關注的

處理不同量級的事物時

小量級和大量級的東西放在一起,前者必須被忽略掉,只當不存在。

幾個小量級的東西放在一起,遠比不上一個大量級的東西。

一個好的工程師一定要能夠梳理出一個難題中各個因素在量級上的不同,然後直到把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從TO DO LIST上刪掉。

成就=成功率X事情的量級X做事的速度

在職場上,大部分人做不到的,是提高事情的量級

美國天使投資人——第一張支票

國內金牌講師——學習俞敏洪,提升其他講師的知名度,辦好學,當好校長

量級怎麼提升

牢記工程上量級的概念的重要性。量級越大,差距越大。

改變習慣。

 

解決問題時,先梳理出各個因素在量級上的不同,然後把那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從To Do List上刪掉。

 

人在公司的成就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公式概括:成就 = 成功率 X 事情的量級 X 做事的速度 。 要不斷學習,轉變自己的角色,提高事情的量級。

 

不要老想多做1%的事情,而要想着如何在更有影響力的事情中,參與1%。

 

能否舉幾個生活中有量級之差的例子?

在高中的時候,我總是在每天晚自習下課多花半個小時用來學習,但是做的仍然是做不出來的題,用着半懂不懂的知識點。如果我能把這半個小時用於量級高出一個層次的東西,比如複習這一塊的知識點,結果可能會和現在大不相同。可惜我沒有早意識到這個問題。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第006封信|在邊界裏面做事情

圖靈提出的圖靈機可以講是今天計算機世界上的一個理論上的邊界。

在邊界裏做事情,是一種工程思維,也是讓我們做事情事半功倍的方法。

技術可以提高,但理論的極限無法突破,不要做徒勞的事情。

2G、3G、4G和接下來的5G標準……

標準的本質——在邊界內儘可能地做好事情

紅光DVD、藍光DVD

無線通信的帶寬——AM收音機:幾十千赫、WIFI:5千兆赫

我們所能做的事情,不過實在邊界內找到相對好的答案

3G移動通信,高通公司,CDMA,專利

4G,中國和高通站在同一起跑線

寫清楚的邊界不讓外行過去

微軟或蘋果,會引起誤操作或者死機的功能都被屏蔽掉了,一般用戶無法使用,但是專業人士爲了調製程序還是可以打開。

美國處方藥不能讓小孩子打開

很多廠家常常利用大衆對邊界的不瞭解來賺錢

低端數碼相機、卡片機、手機宣稱2000多萬像素的分辨率;尼康最專業D5也不過2000多萬像素。

維生素有上限,超過,排出體外

孔子講隨心所欲不逾矩,只有不逾矩,才能隨心所欲。

 

在邊界裏面做事情,既是一種工程思維,也是讓我們事半功倍的做事方法。

 

不要幻想突破邊界。邊界明確了方向和極限,我們能做的,就是在邊界內找到相對好的答案。

 

明確自己所處行業的邊界,並在邊界處設防,規避可預見的風險和意外。

生活中也有很多邊界,有些是可以突破的,有些是難以突破的,哪些邊界屬於後一種呢?

程序運行的速度有邊界

 

火不能手碰

遵守交通規則

不要站在井蓋上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第007封信|蘋果成功的奧祕:從科學和技術的區別說起

科學和技術有很大的不同,今天不從科學體系上分析,而是從工程思維上探討這個問題。

10000和10001 對於工程師和數學家的不同

語音識別7.8%vs8% 論文價值vs商業價值

二級市場投資:第一名;收購公司獲得技術:第二三四名

蘋果公司先發明的東西,技術卻都不是他們最先研發的。很多技術發明時間和被蘋果應用上的時間,中間差了30多年。

多點觸屏技術

蘋果有什麼獨到之處呢?

瞭解時代的技術邊界。

蘋果是一家產品驅動公司,它很多技術是找來的。

iPhone X的刷臉技術就是買了一家以色列公司得到的。

技術沒有公司邊界和國界

很多企業都是照顧本位利益和關係戶的利益,這種心態使得企業失去了獲得最新技術的可能性。

由於在技術上不越界,並且採用開放心態,蘋果基本上不做基礎研究。

IT大公司有做理論研究的情懷

貝爾實驗室

IBM的沃森實驗室

GE的RCA實驗室

微軟研究院

Google研究院

X實驗室

蘋果不做研究,而是買技術。

蘋果不會爲了吃回鍋肉而養豬。

在邊界內,整體上做到最好。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第008封信|把事情做好的三條邊

“Z”字形

最下面那根線是基線:直到今天爲止人類所掌握的工程知識/你所掌握的工程知識

民間發明家——小飛機

萊特兄弟

很多人都立足於一個非常低的基線

散戶投資

接受教育的目的:提高自己的基線

上面那條線是理論給出的極限

光速

絕對零度

能量守恆定律

數學上的極限

在工程上,專業人士和業餘愛好者的一個差別在於是否瞭解極限的存在

渦輪蒸汽機效率60%

圖靈機的極限

有了基線,知道了極限還不夠,還需要有一個能夠扶着向上攀登的繩索,或者說階梯

鳥巢

科學家:這件事可以做;工程師:這件事怎麼做

L君融資 名聲 大公司需要但不願意建團隊做的事

 

把事情做好需要搞清楚三條邊:

 

第一條邊是基線,你可以理解成直到今天爲止人類或者你所掌握的知識。不同人的基線不一樣,我們所有的工作,都應該建立在這條線的基礎上,並想辦法提升它。

第二條邊是理論給出的極限,它無法突破。

第三條邊是能夠扶着向上攀登的繩索,或者說階梯。它需要你把目標拆解爲具體的行動步驟,並專注其中。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答讀者問02|如何用計算機思維解決問題

如何利用計算機思維來解決問題?

計算機思維是在學習和應用計算機學科理論和技能的過程中,所體驗和獲得的思想方法和做事方法。

宏觀層面——“可計算”  / 計算機思維需要你針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找到計算機的解決策略。

“中觀”層面——計算機操作系統 :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整體上讓人感覺特別流暢蘋果的操作系統

計算機科學中的遞歸原理

將大事分解、從小事做起,步步乾淨利落、自頂向下設計,再自下而上回歸。

微觀層面——涉及到具體技能,但不是簡單的編程等技能

設計出計算機內部整理和查找信息的技能。 / 生活中等同於我們處理各種事情的條理性。

緩存。凡事要留有餘量,預先準備好數據和程序。

宏觀:找到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對應;

中觀: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下做到全局最優;

微觀:合理組織和利用資源,凡事留有餘地。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第009封信|上帝喜歡笨人(上)

 “上帝喜歡笨人”

吳軍的幾個笨行爲

投資:手工管理。

計算機整理出來的報表懶得看。

手工整理的過程因爲速度慢,來得及思考,得到藝術的訓練。

手工處理,不可能研究很多股票,不會頻繁地作投資決定,使得關注長期回報。

不會順便做事,比如上班帶信,下班寄信。但他會專門爲此跑腿送一趟。

“聰明人”時經常錯過最後期限,而“笨人”時卻不再發生。

今天做不完的事,想不明白的事,一定要放到明天,如果別人要告訴他,也一定說明天再講。

省錢的方式,基本不用。免費的東西,很少去拿。

美國銀行爲了鼓勵開戶,給幾十或幾百美元的現金鼓勵。壞處是錢分散,來回倒騰,這就是邊際成本。

“黑色星期五”只搶購過一次。人在促銷的時候永遠會買來一堆沒有用的東西。

出門前過多地留夠時間,活動安排要提前好幾個月開始計劃。

不善於臨時應付各種複雜局面。

談生意懶得討價還價,差不多就行了。

 

我一生感悟最深的一句話:上帝喜歡笨人。既然自己能力有限,就按照有限的能力盡力而爲就好,不要以爲有了什麼高科技的時間管理工具就能做更多事情。人有多大本事,做多大事情。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第010封信|上帝喜歡笨人(下)

世界上聰明人很多

笨人騙聰明人,而聰明人卻騙不了笨人

中關村 甘肅土老帽 專門爲回扣而來

中關村出了劉強東,其他也沒什麼人(柳傳志的聯想主要在深圳)

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聰明的人,只缺少傻子。

我們會眷顧笨人

我們喜歡喝傻子做生意

做生意時,不論這筆生意對方掙到多少錢,我們只掙自己的那一份。這樣,生意就能持久。

我們喜歡和傻子交朋友

裝傻可不可以?

狗在人前耍小聰明,人一眼就看穿了,但是狗自己不會察覺。

魯迅先生在評論新文化運動早起的猛將劉半農時,批評過他的“淺”。

“不錯,半農確是淺。但他的淺,卻如一條清溪澄澈見底,縱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體的清。倘使裝的是爛泥,一時就看不出它的深淺來了;如果是爛泥的深淵,那就不如淺一點的好。”

無論人還是計算機做事情,都不在於開了多少個頭,而在於結了多少次尾。

 

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聰明的人,只缺少傻子。作爲一個傻子,不會像聰明人那樣天天門庭若市,後面跟着一大堆追隨者,但是能夠得到自己應得的生意夥伴、合作者和朋友。

 

不僅做人可以傻一點,做事情其實也不妨傻一點。我們接收信息的帶寬其實很窄,因此很難並行做好幾件事情。因此,一件事一件事地做,不要並行處理,或許是效率最高的工作方式。做事情,不在於開了多少個頭,而在於結了多少次尾。

 

能否分享一下你對魯迅這段話的看法?

​心智比較簡單的人,做事踏實,看事情簡單,目光清澈,反倒容易直奔目標,剔除不必要的枝節。反而容易直奔目標,剔除不必要的枝節,容易繞路,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看着你。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第011封信|笨人威靈頓VS天才拿破崙

英國的威靈頓將軍——傻子

英國的陸軍元帥,被封爲公爵;打破了拿破崙,被譽爲鐵公爵;英國首相

安葬在倫敦的聖保羅教堂的地。下室裏。這裏只埋葬了兩個人。

滑鐵盧戰役的勝利者 威靈頓-->拿破崙

善於學習和總結經驗

荷蘭失敗:許多戰役之所以失敗是因爲戰前組織混亂

在印度,幾次在不部隊被打亂的關鍵時刻,能重組部隊堅持到底

半島戰役中,練就了頗爲保守的防禦戰術。

絕招:以橫制縱——層層設防,化解對方長驅直入的兵鋒

威靈頓知道自己沒有拿破崙的天賦和感召力,他從來不指望自己的部隊能有什麼士氣,因此他每次在戰前都是事無鉅細地安排好每一件事情,也正因爲這樣,在他軍旅生涯的後一半時間,沒有因爲自己事先考慮不周而出什麼差錯。

曾國藩:結硬寨打呆仗

拿破崙

60多場戰役,一生鮮有敗績

時間觀念極強,博覽羣書,知識淵博,對事情的輕重緩急的判斷非常準確。

善於演講,做戰爭動員。把軍隊的士氣推到高點。

庫旦普

吳軍的論文導師

一個極爲善於演講的人

對於一個15min的報告,在準備時不僅會把要講的內容準備好,還會把每一張PPT中,任何聽衆可能會提出的問題列出來,並且有一一的解答或者應對方式。

辛格

吳軍的Google老闆

曾是Google負責整個搜索業務和人工智能研究的高級副總裁,美國工程院院士。

英語水平一般,口音也很重,但是作報告、講事情很清楚,和人交流也很順暢。

實際上,他要和別人講話前,都把講的內容先寫在紙上,整理一遍後纔去和別人講。別人只以爲他是即興談話。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週末放送|Google的個人英雄主義和羣衆路線

以一當百的工程師

早期 Google 一共沒有幾個人

一個頭等軟件工程師能幹10個二等工程師的活,一個二等工程師能幹10個三等工程師的活。如果是三等工程師, Google 根本就不要。

來自中國的工程師朱會燦,進入 Google 半年,一個人就推出了 Google 的圖片搜索。這不光包括研究算法,寫程序,而且還包括架設和管理服務器等雜活。

Google 今天雲計算基礎的 GFS 和 MapReduce 技術,從設計到實現一共就三四個人,幹了兩年。而同樣的事情,微軟公司投入了上百人做了五年左右的時間。

吳軍到 Google 的第一天,當時唯一一個主管工程的副總裁韋恩·羅森打了個比方,介紹 Google 是如何“培訓”新員工的:“我們教你游泳的方法是,第一天就把你扔進游泳池,說,去遊吧,你就會遊了。”這就要求每個人都得是游泳的天才。

Google 的創始人和執行官們並不同意“三個臭皮匠能湊成一個諸葛亮”的說法,在他們看來,再多的臭皮匠也起不了諸葛亮的作用。Google 前工程副總裁羅森毫不諱言地宣稱,我們只需要天才,從而能夠找到各個部門這麼多的天才。

強將如雲

2000年, Google 沒有急着上市,避免了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大起大落並且最終關門的厄運,同時最早期的優秀人纔沒有拿了錢就走掉,因此 Google 的骨幹完好無損。

自下而上的羣衆路線

Google 和大多數公司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截然不同,它將日常運作改成自下而上的。它鼓勵每一個員工開動腦筋,提出自己能夠發展公司的想法。

Google 的這種管理模式要求每一個人都有很高的水平、很高的自覺性和很高的熱情。

Google 鼓勵每一個人成爲英雄,它希望每一個人都做出對公司有很大正面影響的貢獻,而不只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地工作,並且它會給予成爲英雄的人很高的獎賞。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週末互動|如何避免成爲耍小聰明的人

關於避免耍小聰明、簡單踏實做笨人的思考

做事要想着“重複博弈”

做事要想着“重複博弈”,每做一件事都是在累積信譽,因此即便知道耍小聰明能多掙幾個錢,也不要抄小路,因爲這次的博弈,會導致下次博弈別人不願跟你合作。

做人要給“冗餘信息”

信息傳播中有噪聲,而克服噪聲的辦法是“增加冗餘度”。

從信息論來看做人態度:想要讓別人充分理解你的想法,不是對他大聲說,而是多說幾遍;想讓別人信任你,不是對他耍小聰明,而是多用笨方法。

 

清朝有個賣大米的小鋪,家裏掌櫃的爲了掙更多的錢,特意把秤往低調了一下,一斤米現在只需要賣出去0.95斤。

這件事碰巧被兒媳婦看見了。兒媳婦就悄悄地瞞着公公把秤改成了1.08斤。這樣米鋪每賣一斤米就虧0.08斤。

奇怪的是,從此以後,這家米鋪生意越來越好。20年後這家米鋪已經成了全省最大的米鋪,過年的時候老太爺問大家知不知道爲什麼米鋪越來越好,大家說不出一個一二三來。老太爺得意地把當年的事說了出來。

這時,兒媳婦卻告訴了大家事情的真相。從小父母就教育自己吃虧是福,生活和工作中自己經常吃虧,反而自己過得非常輕鬆。

農村還有一句話,叫做你騙“地皮”,“地皮”騙你肚皮。

自作聰明,掩耳盜鈴的人也許就是我們每個人吧!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答讀者問03|敢於承認傻,纔是自信的表現

人成長的過程當然會變複雜,但是變複雜並不等於變聰明,就像一個機器做得複雜以後,性能未必會提高,可能還會下降,人也是如此。

對於“上帝”的敬畏,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它體現在我們應該如何定位自己,認識自己,把自己放到周圍人中,以及在社會上處於一個什麼位置。 還體現在我們是否承認,我們的認識永遠有不足,永遠有一種超越我們自身的力量必須敬畏,我們對道德原則和法律必須遵守。

我們不僅要會看地圖,還要會使用指南針。很多人誤解爲使用指南針就是不作準備。不作準備的人是連指南針都忘記帶了,指望自己憑着陽光、影子辨別方向,結果發現是陰天。

人的自信應該來自對自己的瞭解,而非虛張聲勢,那叫做自大,不是自信,甚至可以說是自卑。年紀大的人,怕被人說自己老;數學做不出來的人,怕別人說自己笨;鋼琴彈不好的人,怕別人說自己沒有音樂細胞。這些不是自信,恰恰是自卑的表現。敢於承認傻,纔是自信的表現。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第013封信|超越免費(上)

到了互聯網時代,雅虎的楊致遠和費羅首創了免費的互聯網服務,並且找到了廣告這種商業模式,這才讓互聯網成爲一個開放、免費的工具。

提供有用的信息是根本,重點落在“有用”二字上,而不是信息上。

法國人講,第一個把女人比作鮮花的是天才,第二個是庸才,第三個就是蠢才了。

免費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爲過去一些東西有稀缺性。

Google免費的零食和飲料

香蕉

iPhone X

製造稀缺性這一點其實在個人成長和工作中比銷售產品用處更大。

雅虎的楊致遠和費羅首創了免費的互聯網服務,讓互聯網成爲了一個開放、免費的工具;

免費帶來的一個結果是迅速形成壟斷,也讓商家的收入大幅減少,甚至讓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陷入緩慢發展的階段;

免費能夠成功,是因爲過去一些東西有稀缺性,當那些東西不再有稀缺性時,再免費就沒有意義了;

超越免費的第一條是製造一種稀缺性,而這需要產品、服務本身具有一種難以複製的特性。

在我講述的如何增加自己的稀缺性方面,你有什麼思考和體會?

​    稀缺,過去我們從經濟學中,看供給需求;今天套用到個人成長及工作,看人才過剩。

從踏入職場的實習階段,即是勞動市場中“自己能力”和“工作需求”的較量。當市場上人浮於事,同樣崗位對學歷要求變高、針對其他領域(才藝、關係)進行篩選就更強;當市場處於上升期、急缺人才,則勞動一方有議價權。除此外在環境之外,能在勞動市場拿回議價權的方法,就是增加稀缺性。

查理芒格說,想要得到一件東西,首先要讓自己配得上。與其追求高工資,不如先讓自己有價值。超越免費,也就是理解量級思維:不在芝麻中爭大小,而是想辦法成爲西瓜。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第014封信|超越免費(中)

在未來,超越免費不僅是我們做生意的原則,也是我們做人,自我成長所必須注意的地方。

通過實效性來超越免費

體育比賽直播VS重播——我們算賬不僅要算看得見的金錢賬,還要算潛在的經濟得失。實效性:不可複製

排隊看首映

頭幾天排隊買iphone

新書上架次序:精裝本、平價書、電子書

邏輯思維賣書成功:貴,但在實效上賺了便宜

操作系統具有實效性,應用軟件實效性較差

一流的公司在微軟開發 Windows 時,就已經合作了,他們所有的開發都建立在 Windows 系統之上;二流的公司在微軟一推出 Windows 時,趕緊買它,將所有的開發轉到 Windows 上;三流的公司纔等着盜版系統出來,等開發完產品,市場早就沒有了。

終生學習

通過個性化來超越免費

襯衫廠家印上個人名字,圖書上印上名字,意義不大

個性化醫療

癌症患者

靶向治療

測患者基因、腫瘤基因

未來不同人用不同的感冒藥,與自己的基因有關

邏輯思維:出版社和網店都不知道誰想讀什麼書,但邏輯思維知道。

特斯拉:每一輛車都是自己配置的

謳歌:定製跑車

人的個性化

要做一個有趣的人——個性化

每一個人只有成爲了有趣的人,有大家所喜歡的個性的人,大家才能喜歡你

 

在未來,超越免費不僅是我們做生意的原則,也是我們做人,自我成長所必須注意的地方;

 

超越免費的第二個辦法是時效性。瞭解了時效性,你會體會到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因爲這樣總是可以領先同輩人一步,讓自己成爲具有時效性的人才,而不是廉價的人;

 

超越免費的第三個辦法是個性化。不論是做產品還是做人,都要追求無法複製的個性化。

 

我們教育的一點不足之處是,培養的人都是從一個模子中刻出來的。能否分享一下如何把自己變成一個個性化的人?

​不要用專業限制自己,讓自己多元化。

讓自己變得有趣

有長期目標感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第015封信|超越免費(下)

超越免費的第四個絕招是提供可用性(易理解性)的產品和服務。

羅胖:西方經典名著免費,但是讀不懂;如果有人能給你講懂,你就會願意掏錢。

有些學者的論文讀不懂,但有價值;有讀者複述重寫,有價值。

Linux操作系統開源,免費;提供Linux操作系統服務的Red Hat公司出的手冊和教程要1w美元。

電視節目免費;編寫電視收視指南的小冊子,更值錢。

在任何時代能夠把事情解釋清楚不僅是一個有用的本領,而且是一個很賺錢的生意。

超越免費的第五個絕招是提供可靠而易用的服務。

20多年前,美國畢業生免費送車。未必會要,因爲一個三天兩頭壞的車帶來的麻煩比解決的問題多得多。

免費送電視

政府免費教育、醫療,但私營服務依然有市場。付費服務有保障。

長期來看,可靠而易用的收費服務遠比免費但質量無保障的服務更能鎖定顧客。

這主要是由人的生理特點決定的,人通常能忍受短期的痛苦,但難以長時間接受哪怕輕微的痛苦

100m VS 3000m

服務提供商的優惠政策。邊際成本和切換成本差不多。

超越免費的第六個絕招是具有數據黏性的服務,這也是大數據時代的一個特點。

過去固定電話服務商更換:成本很低;現在手機更換,需要三思。

得到的商業模式:數據黏性。節目有限,聽衆有依賴性

事實證明,越是善用數據黏性的公司,後來的發展越順利。而開始靠免費拉用戶,甚至花錢買用戶的公司,常常後勁不足。如果你要創業,我建議你從一開始就注意數據的黏性。

 

超越免費的第四個絕招是提供可用性(易理解性)的產品和服務。任何時代能夠把事情解釋清楚不僅是一個有用的本領,而且是一個很賺錢的生意;

 

超越免費的第五個絕招是提供可靠而易用的服務;

 

超越免費的第六個絕招是具有數據黏性的服務。越是善用數據黏性的公司,後來的發展越順利。而開始靠免費拉用戶,甚至花錢買用戶的公司,常常後勁不足。

 

生活中還有哪些產品和服務的可用性有待提高?

​所謂的培訓,就是提供解釋服務,幫助用戶節省時間和腦力。互聯網讓知識的獲得幾乎變得免費,但是學習不會免費,相當於你要打開一扇門,有一萬把鑰匙,一把一把試,也總有打開的時候,但是有高手指點,一下子就打開了。

吳軍的谷歌方法論|第016封信|他人的關注可能很不值錢

目光聚焦的地方,金錢必將追隨?

關注可能很不值錢!

把精力花在那些根本不值得關注的事情上,也是一件收益極低的事情。

關注有多麼不值錢?

小公司投放在騰訊的廣告

廣告平臺可能會說:到我們這 做廣告會獲得很多關注,但下半句話是:這些關注可能很不值錢

美國觀衆每看一小時電視,產生的價值只有20美分。

高質量的嚴肅雜誌,價值最高。

優質的、有自己觀點的內容很重要

目光聚焦的地方,金錢未必能來。

對於讀者和觀衆來講,閱讀免費低質量的內容,遠沒有付費高質量的內容有意義。

當下可能是一個娛樂至死的時代

對於商家來講,重要的是所謂的ARPU值:Average Revenue Per User 每用戶平均收入

蘋果:ARPU300美元

Google:ARPU30美元

BAT:ARPU20美元

中國三大運營商:ARPU4-8美元

將會到個人的發展

找一些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朋友,爲他們提供一些價值,這些人對我們來講,就是高ARPU值的羣體。

不要花太多功夫讀那些免費或者廉價,但卻是低質量的內容。

 

他人的關注可能很不值錢,把精力花在那些根本不值得關注的事情上,是一件收益極低的事情;

 

不同人的關注是不平等的,同一個人不同狀態下的關注也是不平等的;

 

閱讀免費低質量的內容,遠沒有付費高質量的內容有意義;

 

對於商家來講,重要的是ARPU值(每用戶平均收入),關注能給核心客戶帶去什麼價值;

 

找一些真正能夠幫助我們的朋友(高ARPU值羣體),爲他們提供一些價值。

 

能否舉幾個ARPU值高的公司,分析下它們有什麼特點?

​小米

亞馬遜

京東

 

探討ARPU值,是每用戶平均收入=總收入/用戶數,更精確來看,像蘋果公司那樣能明確指出誰是用戶(那些買了手機的人),而像谷歌和騰訊不太能區分“用幾次”的人算得上用戶,則看使用的活躍度,因此ARPU=月收入/月活躍用戶數,平攤到所有用戶(包括付費及未付費的),那麼ARPU的量級就次於蘋果公司。

概括來看,ARPU值高的公司,產品價格/替換週期通常較高,通常價格高、產品週期短的公司佔優勢。從原本公式來看,總收入固定之下,若是用戶數相對較小,ARPU也會比較高。這有點反直覺,然而擁有10個瞭解你的用戶,比找到100個用戶還好,這樣解釋或許能容易理解。

回到個人身上,能有真正互益的朋友,勝過認識一羣泛泛之交。真正的朋友不多、而你們之間的互助價值高,以及交流頻次高,都能讓互相成爲高ARPU的對象。一個人的見識是周圍五個朋友的平均,此言不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