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偶然性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我們很想尋求身邊事物的關係、解釋及其背後的意義。

這是人類智力的典型特徵,而且能夠解釋人類的信息加工和知識獲得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令人驚歎的諸多能力。

而其中,偶然性和隨機性的規律支配着生物進化和基因重組的機制,自然界發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系統性以及可解釋的因素與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當一件事取決於偶然性時,並不一定表示它是不確定的,只是說目前是無法確定的。

幾年前網上盛行的電話詐騙,現在還有。

你在某一天收到了一個短信,預測了今年世界盃哪一國的球隊會贏。

雖然你不在意這個電話號碼,但正好你是一個世界盃迷,所以在幾天後,你看世界盃的時候,正好想起了這條短信,這一國的球隊真的贏了。

你不相信,但是你有意識地記下了這條短信。

到下一次世界盃,又來一條短信,說這次世界盃哪一國球隊會贏。

你在看世界盃時,就意識到要驗證短信說的是否是真的了。然後,這一國的球隊真的贏了。

你開始贏了,正好這時來了一條短信,不管是世界盃還是彩票,我們都能壓中,只要你來。

正好你又是個資深彩民。

然後,你給短信的號碼打了電話,電話那頭一個甜美的聲音讓你忽悠地交了錢。

這種騙局其實就是騙子同時把兩條短信的分別隨機發給了成千上萬的受害者。一條就是你接受的,另一條則是與你接受的短信不同的就是預測另一國的球隊會贏。

當然你可以說,我對足球感興趣,但是我對彩票不感興趣,但是人家卻是羣發了10萬條短信。你是4萬個之中對足球感興趣的,之後,又有1萬個對足球,同時也對彩票感興趣的。

而你正好同時是世界盃球迷,又是資深彩民而已。

每次都有將近50%的機率,能夠俘獲一半的人來主動打電話諮詢。

這就是偶然性在現實生活中的例子。

人們有解釋偶然性事件的傾向,這一現象在心理學的研究中稱爲錯覺相關。因爲人們傾向於看到我們所期望的聯繫。

我們運用自己原有的知識和期望以獲得對世界萬物的理解。在大多數的一般情境中,這種對於知識背景和記憶的運用讓我們能夠正確地闡釋一些主張。

試圖去解釋偶然事件的傾向可能源於我們深切地渴望相信自己可以控制這些事情。這就是心理學家埃倫•蘭格研究的控制錯覺。

這個現象在生活中的買彩票事件中也有應用。

自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新澤西州發明了一種新的彩票售賣方式——就是我們現在普遍流行的讓購買者可以自行刮獎或自行挑選號碼。而這類參與性抽獎正是利用了當時心理學家埃倫•蘭格的控制錯覺現象

人們錯誤地相信我們的參與行爲能夠決定隨機事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