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大學要學一堆紙上談兵的課程?


時代在進步,大環境在改變,90後的大學生,對於互聯網更加的熟悉,相對來講更有自己的思考,並且敢於把自己的想法實踐出來,特別是藉助互聯網,使用新思維。不可否認,將來的社會需要更多更強的生存技能。

但是大學,學什麼?爲什麼要在“學”前面加個“大”字,是因爲在這個環境中我們所做的不是自我放縱,而是要比之前學得更多更深,也就意味着要學的更深入,很多人覺得學習的課本知識沒有什麼太大的用處,或者說一些課程和未來的職業沒有什麼太大的聯繫,那麼學習這些是否有用呢?

有用與否其實還是要看怎樣想。如果這個“用”字只代表找一份好工作,掙很多很多錢,讓你看到非常實際又非常快速的一些回報的話,那麼可以很明確的說,沒啥用,教育學就是古老的紙上談兵,加上學科地位不高,在國內受重視程度不夠,直接面向的好的工作崗位與機會非常少,這也是人文理論類學科通病。但是它帶給你的一些回報是非常難以捉摸,抓不緊握不住的東西,是直接賦予在你的思想層面在通過你的言行舉止你的生活狀態表現出來的,這些東西的價值不好衡量,也不好嚴格意義上去說他到底有沒有給你的生活以用武之地。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6264665d1b5eb2a845bd298db0129aa5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11" data-rawheight="210"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v2-06e504dda25eb00bdb875758aa5cdb80_b.jpg"

所謂的“有用”並不是說未來能夠用教育學的這些課程來做什麼,使這些課程爲你帶來可以摸得到的價值,而是這些思想已經潛移默化的內化成進了你的腦子裏,在你的思想中有了這些課程傳遞的思想,這些思想的作用會體現在你的行爲和語言裏,使你做事情和說話的時候有這些思想裏面的特徵。

先不提大學學習的課程內容,我認爲根本是在於,我們覺得學理論知識實在是太沒有作用太無聊了,但其實理論這類東西還算是蠻重要的,只是我們的確是沉不下心來學,我個人認爲,是有用的。

1、 大部分在大學裏面學的知識都是從理論層面逐漸上升到實踐層面的,更有很多學科是基本都是學理論。而真正的實踐,不應該是在學校,而是在走出社會中才能真正接觸到。

在學校,主要是把基礎給打實,看似是沒有用,但是理論的內容,其實是潤物細無聲的。在小學的時候,你也不知道爲什麼要背那麼多的故事,要學習那麼多的成語和詞語,但是在你越來越長大之後,你纔會發現,處處都需要你用上這些成語詞語,這些基礎內容,能夠帶給你很多好處。

而在社會中,並不是在學習實踐內容,而是把理論上升到實踐。有理論知識,你會更加得心應手。

2、你不覺得了理論數學 內容有用,其實是因爲它起作用的耗時實在是太長了,或者你根本沒有感覺到他的作用,但是其實它已經是無聲地對你起了作用。

所以,儘管說可能比較難學,學了也感覺沒用,但是我認爲,一定程度上,還是有用處的,只要你不心急,總會給你很多用處。

對於大學的數學來說,不管未來的工作還是生活中,都會潛移默化的給我們很大的用處,書,不會白讀,學習的技能越多,遲早會發揮他的用武之地,互聯網的時代給我們帶來了太多的驚喜,也讓我們接觸的範圍更廣闊,拿到的高薪前景就業機會更多,但是,大學中學到的知識,是不可忽略的。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段話,來自著名詩人路也《一生眼看過去》:我覺得我是懷揣了一顆英勇的心、一顆有韻律的心、一顆×××包般轟轟烈烈的心在過着有板有眼的庸常的日子,這樣一顆心本來是應該用來投身革命或者獻身愛情的,可是既生不逢時又運氣不佳,我只能把這激情一點一點地慢慢地寫到紙上,於是生活就成了紙上談兵。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