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適區,正在毀掉大學生

1

上一屆的師兄跟我講過一個故事。

他家境不是很好,剛入學沒多久,就急忙想找一份兼職,花了一些功夫,終於在勤工辦裏找到一份給寢室同學送飯菜的兼職。

有些人不想到食堂吃飯,懶得動,但肚子還是咕咕叫,所以在手機上點餐,食堂弄好派人送過來。

師兄每天中午都騎個借來的小電瓶車,車上放着一些人點的飯菜或者麪粉之類的,在各個寢室大樓流動。有時候,甚至逃了課也去送餐。

每個月下來,有了2000塊錢,對於大學生來說算是很不錯的收入了。


大二,勤工辦的人把這份兼職給了別人。他頓時有點懵逼,甚至有點憤怒,他覺得自己非常需要這份兼職。

於是,他去找相關的人理論。

負責的人是位大三學長。他這麼說,“你已經做這份兼職一年了。第一,需要把這份兼職留給另外一些需要的人做;第二,你已經對校園內外非常熟悉了,你不應該還打算依靠這份送餐的工作,你應該做點更有價值的兼職,你要自己到外面去找,而不是看上這一個月2000的工資,否則,跟外面那些送外賣的有什麼區別。”

當場他就驚醒了。


後來,他跟我說,“的確是這樣的,我當時太依賴這份兼職了,甚至想做到大四。我已經習慣了,感覺還不錯,從來沒有考慮去做一些更有意義的工作。當時那個人說的話現在都時常提醒着我。

2

爲什麼要說這件事呢?

因爲,現在的大學生很多習慣了自己舒適的區域,沒有去嘗試做一些舒適區以外的事,就比如之前說到的學長,他習慣了送餐的兼職,這是他自己的舒適區,而卻從沒考慮做舒適區以外的事,比如做家教,或者學習一門有用的技能。

人是有惰性的,如果最後結果是一樣,每個人都會選擇舒適的方法,絕對不會選擇那些坎坷艱難的路。但結果從來跟我們選擇的路有關,越艱難,風光會越好,有更多的驚喜。


大學裏沒有像高中那麼嚴,有很多時間,可以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去做一些有用而且看上去有點難的事。

但實際上,沒有輔導員逼着我們趕路,沒有班主任逼着我們前進,更多數的我們選擇停步,在寢室裏吃雞榮耀抖音刷劇,晚睡晚起,常常沒有吃早飯,週六週日一起牀就是到了飯點的時間,你笑笑,“直接吃午飯吧。”


以前有本書,叫做《被窩,是青春的墳墓》。這標題,真是有道理。

有些人喜歡躺在牀上,宅,不願起牀,尤其在冬天,那被窩暖乎乎的,根本難以起牀。於是,磨磨蹭蹭,早上的大好時光就浪費了。

被窩,就是舒適區,停在自己愜意的區域,但實際上毫無發展進步,就像給自己畫了一個圓,自己的能力就在這個圓裏面。這個圓裏面非常舒適,我們已經習慣到了一種依賴的地步,然後被侷限,被定式。

3

我有位大學同學跟我說,“寢室,是邪惡的地方。”

我大驚,“爲什麼?”

“因爲,注意力無法集中,學習不了。”

額,其實寢室只是一個地方,只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它是一個舒適區,我們可以盡情打遊戲,看電視劇,刷微信微博QQ,難以專注攻克難題。

我選修課有位老師,在最後一節課沒有講課,他跟我們談寢室,跟我們說少呆寢室,多去教室,圖書館自習室。

因爲,呆在寢室,不自覺就進入了舒適區,大部分的人沒有強大的自制力,只能隨波逐流,看到別人玩也跟着玩。


我認識一位學姐。她每天五點半起牀,無論夏天還是冬天,食堂每天第一個來的就是她,阿姨都認識她了,知道她早上一般會點什麼。

在食堂吃完飯,就直接去圖書館自習室,跟保安說聲“早啊”,一個人揹着包,拎個小水杯,把自習室的燈開起來,坐在雷打不動的位置上。

如果困了,在桌子上趴着睡一會。到了上課前20分鐘,就去相應教室上課。她每天打開微信QQ四次,每天在睡前看五十分鐘小說,每天11點半準時入睡,每天午睡半個小時……

她的GPA專業第一。


你知道爲什麼她這麼厲害嗎?

因爲她走出了大部分人停留的舒適區。


如一開始所說的,很多人喜歡點餐送到寢室來,連吃個飯都不願去食堂的人,你說他們到底有多依賴於舒適區?我不排除有些人是真的忙,沒空去食堂吃飯,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不是這樣忙的,他們所謂的忙只是忙於打遊戲,忙於刷劇,忙於表面。


有些人掛科,甚至不能畢業,拿不到學位證和畢業證,或者本轉專,他們是一批被舒適區毀掉的大學生。

而如今,舒適區接着毀掉那些不願走出去的大學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