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前一定要明白的幾個道理

大學,是個小社會,有很多要處理的關係,同學關係、室友關係、師生關係、男女關係、幹羣關係等,處理好這些關係,是需要動腦筋的,也是需要能力的。

同時,在大學時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有些會讓你沮喪,有些會讓你崩潰。

我們上大學會有諸多的不適應,畢竟高中和大學真的有很大的跳躍感。高中只是死死地盯着分數和高考而已,而大學則不僅僅是成績這回事,還有其他紛紛雜雜的事情要處理。

所以,在上大學前要明白幾個重要的道理。這些道理也許因人而異,也許只是一種暗示,但它們或多或少會讓我們在大學裏走得更平靜些。


1

很多事情在之後看來都會是小事。

我們在上大學會碰到很多不順心的事,這時候我們需要告訴自己:這些不順心的事都會過去,在之後的自己看來這些事小得微乎其微,會慢慢淡出自己的記憶裏。所以,何必去苦惱呢?

也許是掉了一百塊錢;

也許是把校園卡弄掉了;

也許是出校門打算去玩卻把公交卡落在寢室了;


也許是更困難的,比如成績考差,不小心把腿弄傷了,很多意外的事情也會莫名其妙地出現,我們需要平靜地去對待,因爲心情太亂會導致事情朝着更惡化的方向發展。

比如,掉了校園卡,心慌起來,亂找一番,又會不小心把其他東西弄丟了。

當然,我說的是一種調節心態的道理,並不是說我們要無所謂。相反,我們要弄清自己所發生的事,好好反省,掉了東西下次一定要小心點,不要把東西亂放。

2

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


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人對我們不滿意,我們無法讓所有人都覺得自己做得很好。比如你做一件事,總會有人不是太滿意你所做的,甚至還會故意找毛病。所以,有些人的眼光,我們不要太在意,否則就會自尋煩惱。

我認識一個人,他做某件事時總是要考慮所有人,結果發現其實每次都不會使所有人滿意,所以,他很煩惱。他害怕有人說他做得不好,害怕有人笑他,所以整天有些不開心。其實,這真的是不對的,每個人性格都或多或少有些不一樣,喜好也不盡相同,我們無論怎麼改變自己,怎麼想方設法去做得更好,也絕對做不到讓所有人滿意的結果。


當然我不是說不聽別人的意見,對別人的提醒不待見,相反,我們需要別人的意見,只是不要在意個別人的批評,不要在意有些人奇怪的眼光。

所以,當你上臺時,不要在意個別人異樣的眼光,不要在意會有人笑話你,因爲做得再好也是會這樣的。於其擔心,不如放開,自由地去揮灑,不要活在別人的世界,而是現出自己的風采。

3

不要追求完美。


高中認識一個同學,他把數學目標定爲滿分150分,結果從來沒有考過,甚至140分也考得不多。相反,有一個跟他實力差不多的同學,考過好幾次滿分,大多時候分數在140分以上。

爲什麼呢?

那個把目標定在150分的同學必須要求自己每一步都不能錯,否則沒有150了,所以,他患得患失,總是擔心這一步會不會計算出錯,那一步會不會被扣步驟分,經常一道題驗證多遍才放心。

相反,那個考過考幾次滿分的同學他把目標定在135分,不追求完美,每一步都很自信地完成,不糾結難題,不畏懼簡單題做錯的恐懼,考試一路安然地做題,結果每每超過自己的預期,滿分都有幾次。


所以,即使完美是個好東西,但我們真的不應該追求,因爲它會把我們往更差的方向帶走。壓力,猶豫,害怕,擔憂,都是它的副產物,而我們的自信果斷也會日趨消散。

我不是說不要高目標,得過且過,而是把自己的目標不要定得太完美,完美得不切實際。踏實一點,把目標定在比自己能力高一點點的範圍內,這樣,我們會更自信地去完成很多事,事實上,結果也會往往更好,超出自己的目標。

4

不要責怪自己。


我們會在很多方面失敗,會在很多的方面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總是會覺得自己有點沒用,有點失敗,所以一個勁地責怪自己。

其實這是很大的錯誤,這樣會導致惡循環,甚至會出現抑鬱症。

遇到一些事覺得自己處理不好,所以責怪自己。大錯誤!

遇到一些人反對自己,批評自己,所以責怪自己。大大錯誤!

沒按照計劃執行覺得自己又浪費了一天,所以責怪自己。大大大大錯誤!

我們總是找到很多例子來批評自己,覺得自己太弱了,智商不如人,情商不如人,連奮鬥的勇氣也不如人。這樣做的結果是自卑,何必要這樣呢?


以前看到一句話,“世事無常,我們可以盡情傷心,但卻永遠不必責怪自己。”

誠如所言,我們選擇傷心也不要去選擇自責懊悔。

當然,我不是說不要反思自己,相反需要反思,只是不苛求自己,活得不要太拘束,不要太自責。日子雖然有點苦,但還有好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們,何必活在自責中呢?


暫時就想到這些。

可以說,這些我本人深有感觸,都是血的教訓。希望你們可以明白,把日子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