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央行聚合支付的政策走向?

要了解聚合支付市場的政策走向,我們必須要先了解聚合支付發展的背景和價值、產業鏈位置、以及央行的監管政策初衷,脫離這些關鍵問題都難以客觀準確地分析出央行的政策。

因此,本文將以行業專業角度來做深度剖析,來解讀央行鍼對聚合支付的政策走向。

 

聚合支付的發展背景

聚合支付是相對第三方支付而言的,作爲對第三方支付平臺服務的拓展。第三方支付介於銀行和商戶之間,而聚合支付是介於第三方支付和商戶之間,通過聚合各種第三方支付平臺包括銀聯體系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刷卡和芯片卡方式、微信和支付寶的二維碼支付方式以及其他類似的翼支付、百度錢包和京東錢包等支付方式,通過統一的軟硬件平臺來承載。

聚合支付不進行資金清算,因此無需支付牌照,其只是完成支付環節的信息流轉和商戶操作的承載,其在集合包括銀聯、支付寶、微信等主流支付方式的基礎上,幫助商戶降低接入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具有中立性、靈活性、便捷性等特點。

據CNNIC發佈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表明,截止到2016年6月,我國使用手機支付的用戶規模增長迅速,達到4.24億,半年增長率爲18.7%,移動支付市場空間很大,已成爲大勢所趨。

當前正是移動支付行業的迅猛發展時期,第三方支付已經難以滿足多種支付場景同時使用的需要,無法一一提供高效的精細化服務。此時,爲商戶提供聚合支付業務的公司應運而生,這是商戶經營的迫切需求,也是技術創新驅動下時代發展的必然進程。

 

支付產業鏈詳解

支付行業涉及的業務環節數量多且繁複,因此不少人會混淆其中的一些概念和業務。在此,我們對整個支付行業產業鏈進行一個結構大梳理,幫助大家理解市面上涉及支付業務的這些公司,哪些在做資金清算、哪些需要支付牌照、哪些又涉嫌違規操作。

https://pic2.zhimg.com/80/v2-1b41329c5ddaf3c1f2b2d76c898a5585_hd.png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支付產業鏈包括:商戶、聚合支付服務商、第三方支付、官方清算中心(銀聯和未來的網聯)、消費者五大環節。央行要查處整頓的,並不是市面上的聚合支付企業,而是在做聚合支付的同時,又插足支付  清算,卻不具備合法支付牌照的公司(即行業所說的“二清”企業)。

從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出,目前主要是通過微信和支付寶連接手機端的消費者,因此原本屬於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微信和支付寶(財付通與支付寶均持有央行支付牌照),具備了銀聯的清算能力,而央行即將成立的網聯(線上支付統一清算平臺)統一規範化線上清算,將支付業務和清算業務分開。可見,未來的網聯與銀聯將雙分天下。

支付市場的現狀分析

根據產業鏈分析,我們再來看看支付行業主要的企業目前涉及的業務情況及支付牌照情況。

https://pic2.zhimg.com/80/v2-0816d39ea0a7e91e5036d4eae409a891_hd.png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樂刷、Paymax、拉卡拉等企業有央行牌照,屬於合法的資金清算;百付天下、樂信付、掌貝、beecloud等不涉及資金清算,也無需支付牌照;另外表中紅色部分無牌照並做資金清算,是央行重點監管和整治對象。

另外,我們也可以看到,如之前億歐網調研所分析的那樣,部分提供聚合支付的服務商,已經在此基礎上衍生出其它的服務,包括消費金融、現金貸,以及廣告、SaaS軟件、大數據分析、營銷等企業服務。

 

聚合支付市場的未來走向

對於國家和央行在政策上的走向,可以確定的是:首先,打着聚合支付旗號從事“二清”業務的公司必然會成爲整頓對象。“二清”公司未獲得央行支付業務許可,卻從事支付清算業務。這種行業亂象不但蘊涵着鉅額套現的金融風險,且清算環節難受監管,容易導致商戶和消費者利益受損。打擊“二清”違規行爲是央行一直以來的政策,聚合支付領域裏的“二清”公司也難逃此命運。

其次,政府將會加大支持合法合規的聚合支付公司,剔除掉違規的、鑽漏洞的企業,鼓勵更多優秀的企業做強做大。考慮到聚合支付技術在商戶端發揮的實際價值和整個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合法合規的聚合支付企業必定會受到政策更多的支持和鼓勵。

當下,中國正處在實體經濟全面復甦的產業轉型過程中,聚合支付技術在大勢中應運而生,幫助轉型中的線下實體店更好地提升生產效率,幫助消費者更好地提升服務體驗。在此基礎上,國家鼓勵並支持基於聚合支付業務的企業向商戶服務,包括消費大數據服務商發展轉型,緊密配合國家發展實體經濟的戰略,爲線下消費市場提供更多革新的技術及優質的服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