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5日 正式實施的《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可能對幣圈/鏈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

2019年1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出臺《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將於2月15日起實施。《規定》旨在明確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責任,規範和促進區塊鏈技術及相關服務健康發展,規避區塊鏈信息服務安全風險,爲區塊鏈信息服務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據。

細讀全文,對幣圈和鏈圈的管理非常細緻,周到。管理意味着運營成本的上升,如果嚴格執法,將給個人和小微企業的創新資格,帶來嚴重影響。這不,這段時間,以比特幣爲首的加密貨幣價格有較大回撤和波動,正式實施和開始執法時,估計還會有波動。

當前的幣圈,錢包,交易所,挖礦等產業比較紅火,能落地的殺手級應用還不明朗,以博彩爲主題的Dapp已火了一陣,是否還能延續發展,有待觀察,不過,《規定》的實施給這些應用潑了些冷水。

可以說沒有幣圈,就不會有鏈圈,之前是這樣,以後也後這樣,沒有幣圈的鏈圈,將會走向集中,管制。以加密貨幣誕生的初衷衡量,to B 在很多情況下是一個僞命題,to C才更有發展前景。

主要的技術進步往往從幣圈或者公共鏈開始,從比特幣的出世,所謂的加密貨幣2.0--以太幣的出現,幣圈的創新一直是幣圈和鏈圈的發展推動力。

區塊鏈是新事物,其自身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在鏈圈和幣圈還沒有落地有價值的重要的應用,當前的鏈圈和幣圈的用戶參與程度也是剛剛起步,《規定》的實施有些操之過急。

原國內的三大交易所,OKEX,Huobi,Binance,雖然大部分客戶和人員在國內,但是名義上也已被趕走,成爲了地道的“地下工作者”。一些幣圈的項目團隊或企業,也改頭換面,潛伏下來,有的網站居然有多種文字,就是沒有中文。從政府的去加密貨幣到幣圈的去中文化,這個過程在很有意思的發展中... ...

以當前的技術,完全有能力採取事後監督的方式,對於幣圈/鏈圈可能出現的問題也是可能力控制的。前置管理總有些懶政的嫌疑。

《規定》的推出將更快促進幣圈/鏈圈的去中心化進程,未來的,幣圈和鏈圈可能更多轉入地下,更多的創新在將國外出現。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