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領風者》中的哲學——青年馬克思的哲學之路

《領風者》是一部講述卡爾·馬克思故事的動畫,於2019年1月28日正式播出。

在觀看《領風者》前兩集的時候,我注意到動畫中出現了一些哲學概念。限於動漫的時長和小衆的哲學,一些觀看的朋友對這些內容不太理解。

因此我想簡單介紹一下動漫中出現的哲學概念,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領風者》這部動漫,更好地理解青年馬克思的哲學之路。


視頻:

談談《領風者》中的哲學——青年馬克思的哲學之路


視頻內容(文字版):

一、《領風者》

不愧於天,不怍於義,我是天義。非常幸運,我能在有生之年看見一部以馬克思爲主角的動漫《領風者》。毋庸置疑,在關於馬克思的作品、傳記和相關文獻中,我們能看到一位非常有魅力的哲人,當然還有他的愛妻燕妮和摯友恩格斯。

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愛閱讀書籍。從電影的誕生開始,再到空間和微博,現在則是各種各樣的短視頻,純粹的文字愈發不受人待見,人們更喜愛簡潔易懂的東西。如今能有一部動漫來介紹馬克思,的確是很有意義的做法,如果通過這部動漫,能有更多的人瞭解馬克思,甚至對哲學產生興趣,那就是再好不過了。


二、緣由

言歸正傳,我在看《領風者》前兩集的時候,注意到動漫中出現了一些哲學概念,而限於動漫時長和小衆的哲學,一些觀看的朋友對這些內容不甚理解。因此我想製作一個視頻,希望能簡單介紹一下動漫中出現的哲學理論,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這部動漫。

讓我們從馬克思在波恩大學的酒館中所遇到的問題出發吧——一位貴族子弟問馬克思的舍友“關於獨斷論和懷疑論的爭論有何看法”,這裏涉及的是馬克思當時在學的康德哲學的內容。康德是德國哲學家,他有一本相當難讀的哲學作品,名爲《純粹理性批判》,動漫的這一部分所涉及的內容就是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中的一些哲學概念。

爲什麼我想從對獨斷論、懷疑論的介紹說起呢?

這是因爲,如果能夠理解何爲獨斷論和懷疑論,那麼也就能夠理解康德哲學到底有什麼意義。而如果能夠理解康德哲學,那麼黑格爾對康德哲學的批判也就不難理解了。最後,如果完全清楚這一路走來的哲學發展,那麼馬克思哲學就可以說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當把這些東西全都理清楚之後,我們不僅會更加理解青年馬克思的思想變化,而且也會更加理解馬克思的選擇、志向和偉大之處。

當然,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讓我們一步一步來看。


三、獨斷論和懷疑論

首先應該瞭解的是獨斷論和懷疑論。康德認爲,人類藉助理性認識世界,但人類的理性會促使人類追問一些理性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上帝是否存在?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這些問題是理性提出的,但是理性卻無法做出像1+1等於2那樣肯定的回答。因此,人們就求助於那些理性能力範圍之外的哲學理論。這些哲學理論都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因爲它們都在理性能力範圍之外,所以正確與否無法判斷。

這些提出各種哲學理論,並且互相爭吵的哲學家,在康德看來就是獨斷論者和懷疑論者。準確的說,獨斷論者是理性主義者和溫和的經驗主義者,懷疑論者是激進的經驗主義者。

爲了把獨斷論和懷疑論說清楚,我們必須先說清楚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誒,哲學就這點有些麻煩,但是希望大家能堅持下去,因爲看到最後一定會有恍然大悟的愉快。

理性主義又稱唯理論,經驗主義又稱經驗論,這兩者本身就是對立的。

理性主義者強調理性知識的可靠性,代表人物有笛卡爾、斯賓諾莎以及動漫中提到的沃爾弗。有些理性主義者認爲靈魂中的概念最爲可靠,有些則認爲客觀的世界規律最爲可靠,但總歸都認爲理性比日常經驗要可靠。

與之相對,經驗主義者認爲感性經驗纔是最可靠的,代表人物有培根、洛克、以及動漫中提到的休謨。經驗主義者內部又分爲溫和的和激進的。其中,溫和的經驗主義者雖然認爲感性經驗更爲可靠,人類的知識是從感性認識發展爲理性認識的,但是他們也不否認理性知識的可靠性。

然而,像休謨這樣激進的經驗主義者宣揚徹底的經驗論,否認一切客觀規律和理性知識的存在。舉個例子,休謨否認因果關係的存在,他認爲我們不能說一件事物是另一件事物的原因,只能說一件事物跟另一件事物可能有關,但這種關係究竟是什麼我們無從得知,所謂的因果關係只是一種經驗,而不是什麼規律。


四、康德哲學

理解了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現在我們回到康德哲學。康德認爲,理性主義者和溫和的經驗主義者雖然是對立的,但在面對激進的經驗主義者比如休謨時,還是會站在一個統一戰線上,這個統一戰線就是獨斷論。

獨斷論者雖然內部也有爭鬥,但他們畢竟還承認世界是可知的,人能夠認識世界,也就是屬於可知論。而休謨認爲世界是不可知的,人根本無法認識世界,所以像休謨這種不可知論的人就被稱爲懷疑論者。這就是動漫中馬克思所說的,獨斷論者和懷疑論者的差別,無非就是人的認知能力到底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現在我們又進一步搞清楚了獨斷論和懷疑論,那麼康德哲學到底想做什麼呢?其實,康德哲學簡單地說就是在做“純粹理性批判”。何爲純粹理性批判?

一方面,康德要設立一個理性的法庭,對理性本身進行批判,禁止理性在超出它的能力範圍之外的情況下使用,也就是要制止獨斷論者內部的爭鬥,因爲理性主義者和溫和的經驗主義者都在濫用理性,所以他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後什麼真理都得不出。

另一方面,康德還要通過對理性的批判,恢復和保證理性的正常使用,而不是像懷疑論者那樣直接拋棄理性。懷疑論者完全無視人類的理性,否認理性知識的可靠性,讓哲學的戰場變得更加混亂不堪,這是康德無法接受的。

用個比喻的說法,康德哲學就是兩個拳頭打人,一拳打的是濫用理性的獨斷論者,一拳打的是不用理性的懷疑論者,康德哲學試圖調和哲學領域中的矛盾,爲哲學未來的發展掃除障礙。

現在,大家對康德哲學應該有所理解了,感覺如何呢?我記得我第一次看康德哲學的時候覺得康德是很厲害的,動漫中也說到,馬克思早年也非常推崇康德哲學。


五、黑格爾哲學

那麼,黑格爾爲什麼要批判康德哲學呢?馬克思又爲何從會康德哲學轉向黑格爾哲學呢?再進一步的問,爲何馬克思最終要脫離青年黑格爾派,反過來去批判黑格爾哲學呢?這條哲學之路要說的話其實還需要很長時間,所以我就簡單的聊一聊吧。

黑格爾之所以要批判康德哲學,是因爲康德在很多問題上與他並不一致。比如康德是一個基督徒,他認爲上帝存在與否的問題超越了理性能夠回答的範圍,換句話說就是沒有人能夠論證上帝到底存不存在,所以你想信就信,不想信就不信。而黑格爾相信的不是上帝,而是絕對精神,絕對精神就是個人意識、社會意識、世界歷史、藝術宗教的統一,是遠遠高於上帝的神,這就與康德完全不同。

此外,黑格爾認爲康德在批判理性時是站在一個靜止的層面上批判的,他沒有意識到批判理性的過程本身也需要被批判,而且康德設立的“自在之物”會導致思維和存在的對立。所以黑格爾說,我們必須要在認識的過程中批判認識的能力,還要講究事物同其自身的一致,也就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這些對康德哲學的改進被黑格爾稱爲“辯證法”。

總之,黑格爾哲學在很多地方吸收、批判和改進了康德哲學,可以說是現代哲學的集大成者,因此讀起來比康德哲學還要有深度。馬克思在讀過康德哲學後,又去柏林大學看到了黑格爾對康德的批判,自然也就發現黑格爾哲學的體系更加完善,最後就轉向了黑格爾哲學。

至於馬克思最終決定跳出黑格爾哲學,同樣涉及很多原因。最容易想到的就有兩個,第一個與哲學本身的發展規律有關,即對哲學是對過往哲學的繼承、批判與創新,比如馬克思就把黑格爾最看重的絕對精神視爲唯心主義的產物,直接將其一刀斬斷。第二個也與馬克思自己的所見所聞有關,即他所看見的腐朽的普魯士帝國、悲慘的底層人民生活與黑格爾哲學內容的格格不入和激烈衝突,這使得關心人民的馬克思最終不去選擇青年黑格爾派的生活方式。

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在那樣社會矛盾如此尖銳的時代,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馬克思,他絕不願意做象牙塔裏的研究理論的哲學家,他要做的是成爲對抗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偉大哲人!這是馬克思哲學的初衷,也是馬克思一生的寫照。


六、後記

好了,從理性主義、經驗主義到獨斷論、懷疑論、再到康德哲學、黑格爾哲學以及馬克思哲學,關於哲學的敘說就到這裏吧。希望通過上述內容,大家能夠對《領風者》這部動漫中所涉及的哲學有所理解。

因爲我比較感興趣的是西方古典哲學,並沒有專門研究過馬克思哲學,關於康德、黑格爾的哲學也只能說是略有了解,因此上面的內容自然也不盡準確。如果有對康德哲學、黑格爾哲學和馬克思哲學比較瞭解的朋友,非常歡迎大家幫我查缺補漏,勘正錯誤。

哲學可以是有趣的思考,也可以是改變世界的力量。如果對西方哲學有些興趣,可以看看我不定期更新的《西方哲學淺說》視頻或者《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哲學家雖然有深邃而偉大的思想,但依然不是完美無缺的人。如果想要了解馬克思的思想和生活,可以看看我的公衆號天義雲天中的《“馬哲”與生活》或者馬克思的相關傳記作品,另外,前兩年上映的《青年馬克思》這部電影也可以看一看。

感謝大家的觀看,感謝這些哲學家的思考,感謝《領風者》的製作和宣傳團隊,祝大家新年萬事如意。



重慶大學丨19年1月

天義雲天丨tyyt1998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