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公司的“四不五缺”!

對創業公司的發展有時也在思考和總結,成績雖然有,但發展到今天沒有更快速的成長,你是否也想過也許還有很多做的不足的地方需要改進。是否也犯過這樣那樣的錯誤?是否想過“四不五缺”? 
不務實:目標過大,動不動就是搞個概念要去拿風投,要上市,預想自己的開盤目標就能掙個上千萬。作爲一個剛起步的互聯網公司,不知道在做一些決策和目標的時候有沒有充分的市場依據,有沒有必要的市場調研和數據分析。不要總說我們的產品市場前景足夠大,有幾億幾億的市場,我們只要做到10%,就可以達到多少多少了。關鍵的問題是自己能做到多大?如何才能做到那麼大?什麼時間能做那麼大?在這個時間段內市場是否已經發生了變化?太虛幻的目標只能會讓我們好高騖遠,追大求全。從而忽視了身邊的各種小的商機。
 不精簡:一開始團隊就按着黃金團隊的模式在打造,一個蘿蔔一個坑,各就其位。關鍵是前期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有那個坑,那個坑是不是有必要有個蘿蔔。如果不是每個人都能發揮百分之百的效能那就是浪費資源。創業團隊其實應該輕和精。中國人做事其實有時候不是人越多越好。正所謂: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擡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不專業:一種情況是做的業務不是自己最擅長的業務和領域。二是創業期間,在團隊用人上多以感情做基礎委以重任,而非“因崗設人,能力對口”“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存在着很大的不專業性,這一切往往爲以後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不聚焦:有些創業公司業務規劃不清晰,總是走走看,走不通了換方向。多個產品線並行,外帶飛單項目開發。可以想象如此分散精力,怎能挖透那口井。現在競爭激烈的市場需要差異化細分和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需要選準一個點,做專做精纔有出頭,否則,根本輪不到你出頭。如果爲了現金流做一些副業供養生計,但做副業是爲了養主業,做副業的同時主業也應該有進展和進步纔可以。否則,整個精力都在做副業,主業會荒廢了,當優勢不再是優勢我們就已經落伍了。因爲社會在發展不進步就是後退。如果實在因爲資金壓力做不下去,我們就需要考慮學會放棄一部分,繼續細分只做其中一個點或一個環節。
 
 缺成本控制很多企業剛開始也許是拿到了一部分資金,然後就開始膨脹,最後揭不開鍋了。如果前期成本控制的好一些,後期不至於很被動,甚至因爲資金鍊斷裂而完蛋。而現實中這樣的例子還在不斷的重演,不斷的發生,然而總是有人還是在不斷的犯錯。
缺信任:缺信任往往體現在對公司的發展思路上,而原因往往是在利益分配上。有時候會在思路上發生很多爭執,而最關鍵的是爭執之後留在每個人心裏的那個結。從而形成各自的小算盤。創業團隊如果不能做到"萬衆一心",擁有共同的價值觀,成功起來是很難的。創業公司的文化中不應該帶有太多心結,辦公室政治不應該屬於創業團隊。
 缺信心創業的艱難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創業到了後期遇到困難和資金緊張,大家就開始缺乏信心,因爲各種徵兆表明現實不容樂觀,是否要做?有多大價值?作爲領導人如果沒有信心走出困境,不能給大家以前進的動力和信心,失敗就已經開始了。
 缺願景其實,願景並不是就是上市。金錢只是一種表現形式。因爲上了市的公司仍然需要有他的願景。對共 產 黨而言,也許共產主義就是一種願景。我們的願景是什麼呢?有什麼東西能讓我們齊心協力,萬衆一心的往前走呢?很多時候,我們缺少對大家未來目標和期望值的一種構思和夢想。
 缺堅持很多公司的失敗往往並不是因爲業務不好,而是沒有堅持下來。在黎明前的頭一天晚上倒下了。創業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沒有堅持,很難成功!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你是否遇到了這些問題呢?
(本文轉載自李天平博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