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發紅包,過年還有哪些傳統習俗已經數字化了?

摘要

作爲中國傳統節日的春節,在承載歷史的過程中也漸漸成爲科技展示舞臺。

每當到過年這個時候,人們又開始忙着集五福、搶紅包、家家戶戶走親訪友起來,即便回家路途千里迢迢,可春節的傳統依然讓人們聯繫在一起,這也是不少家庭一年一度團聚的日子。

而說到春節習俗,或許你沒有注意到,很多我們過去曾經習慣的傳統習俗,如今正在漸漸被更加數字化的方式所取代,而在這當中,春節也一步一步在發生新的變化。

數字紅包

藉着社交網絡的東風,微信紅包在 2014 年成爲微信的殺手鐗,甚至不小心搶了春晚的風頭,這一年,「紅包」這個春節的保留環節也開始真正從現實世界走進比特世界中,連 CNN 也對紅包數字化進行過報道。而從那一年春節直到現在,騰訊、阿里、百度等互聯網巨頭開始紛紛加入,各種或有趣或獨特或喧囂的紅包玩法不斷涌現。

另一方面,隨着社交網絡、移動支付以及最基礎的智能手機的大範圍普及,傳統中國人的拜年方式也逐漸線上化,使用數字紅包既可以在忙碌的春節假期中節省時間,也更加安全,這也是人們越來越習慣數字紅包的原因。

春節集福

春節貼福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支付寶「集五福」活動從中得到啓發,發起了集齊「富強福」、「和諧福」、「友善福」、「愛國福」和「敬業福」五福,便可在除夕獲得支付寶發放的紅包活動,這一活動在 2015 年春節隨着春晚成爲新的新年社交方式。

圖自支付寶

與微信在數字紅包上的探索不同,支付寶的「集五福」活動雖來自於生活,但在數字化玩法上進行了更多嘗試。這種嘗試既有在支付寶在社交玩法上的摸索,也有對傳統習俗的改變,這些都曾在最初引發了人們的不少討論,但如今已經成爲大家過年娛樂的一部分。

p.p1 {margin: 0.0px 0.0px 0.0px 0.0px; line-height: 19.0px; font: 13.0px 'Helvetica Neue'; color: #000000}

電子賀卡

雖然說起數字賀卡這四個字,也許九零甚至零零後會覺得有些陌生,但要把時間倒退十年,當智能手機還沒有開始普及,人們上網主要靠電腦,聊天主要靠 QQ 的年代,過年給朋友發送一封電子賀卡絕對算是一件時髦的事情。

圖自 QQ 郵箱

環保、美觀、方便快捷、能插入多媒體內容這些都成爲電子賀卡曾被推崇的原因,但也因爲如此,數字賀卡缺少手寫過程所帶來的人情味,更像是節日期間感情氾濫的工具,不過它倒並沒有完全消失,畢竟在有心人的手中,真情實意的語言依舊能通過電子賀卡傳遞給對方,也依然能讓人覺得溫暖。

虛擬煙火

很多人說,如今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因爲過去傳統的家家戶戶放鞭炮,夜晚舉辦的煙火表演都消失不見了,雖然是出於安全、環保等方面的考慮,但正因如此也少了春節熱鬧的氛圍,似乎成了不少人尤其是孩子們的遺憾。

圖自 NOWnew

不過伴隨 AR 技術的運用,越來越多的手機可以實現虛擬煙火表演,通過簡單的設定能在攝像頭中看到煙火飛起,雖然目前的技術下,效果還比不上真實煙火,但或許在春節期間也能體現更多的「年味」。

最後我們還是要說,不論技術如何進步變化,每到過年時候,中華文化中的「禮」和「俗」其實依然是節日的核心。前者象徵着一種儀式感,後者則是傳統文化習俗的繼承,無論傳統的發紅包、貼春聯,還是如今的數字紅包、集五福,只要能體現出這種節日傳統中的「禮」和「俗」,春節就會令人們感覺快樂和幸福。

頭圖來自視覺中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