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下半場:聚合支付?

歷史上儘管金融支付的方式不斷更新變化,但它創新的目標始終沒變,就是促進人類的商品交換。”1月20日,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範文仲在“新技術對金融的影響與變革”2019新春論壇上表示,移動支付會慢慢演進成聚合支付,再會演進成無感支付,電子貨幣向數字貨幣轉變是大趨勢,隨着經濟全球化的演進,貨幣統一的趨勢是大勢所趨。這一輪金融支付創新,中國金融業一定不能只在技術上單兵突破,一定要在管理制度、整個法律環境上配套發展,這樣才能夠行穩致遠。

聚合支付的規模正在快速增長。派盟諮詢發佈的《中國聚合支付行業發展報告2018》預計2018年聚合支付機構處理交易總金額預計達到21.1萬億元,處理交易總筆數預計達到540.0億筆;2019年處理交易總金額預計達到40.7萬億元,處理交易總筆數預計達到1331.0億筆;2020年處理交易總金額預計達到94.0萬億元,處理交易總筆數預計達到3936.5億筆

第三方支付下半場

1月14日,絕大部分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已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下發的《關於支付機構撤銷人民幣客戶備付金賬戶有關工作的通知》,完成“斷直連”。

1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溫信祥介紹,備付金存管和“斷直聯”直接相關。“斷直聯”指的是切斷支付機構和銀行的直連,由於“直連”缺乏風險屏障,且資金信息高度不透明,成爲監管整治的重點。

當支付寶、微信支付的移動支付市場佔有率之和長期維持在90%以上,其他第三方支付機構將如何生存?

Analysys易觀發佈的《中國第三方支付移動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2018年第3季度》顯示,支付寶、微信在第三季度繼續佔據市場絕對份額,兩家的市場份額達到92.53%,較上一個季度上升了0.73%。其中,支付寶市場份額從上季度的53.62%上升到53.71%,微信支付市場份額爲38.82%,位列市場第二位。

“第三方支付步入下半場。”匯付天下總裁穆海潔表示,考驗的是支付機構的科技應用、資本助力和資源整合的能力,支付下半場的競爭也將從“廣度”走向“深度”。這樣的“深度”,單靠產業鏈任何一環都無法觸達,一個更加開放、合作共贏的新生態呼之欲出——只有當髮卡行、清算組織、第三方支付機構和服務商,如專注於垂直行業和小微商戶服務的SaaS服務商等四方分工有序、積極協同,才能促進產業發展,共同推動支付鏈條“下沉”,深挖商戶需求,不斷提升用戶體驗,打造良性發展的新生態。因此,匯付天下將以支付爲入口,通過場景滲透、數據沉澱、流量變現,爲廣大商戶提供一站式的支付、金融、營銷、管理等解決方案,並與產業鏈各方攜手共建一個合作共贏的新生態。

聚合支付生態

隨着金融數字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基於數字化營銷的新零售處於高速增長的通道中,而在此基礎之上,聚合業務的發展也將成爲未來幾年支付行業發展的關鍵詞。

2018年,商業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陸續開始發力聚合支付。目前除了幾家已經上線自己的二維碼支付產品的幾家國有銀行,比如工商銀行(5.520,0.06, 1.10%)、建設銀行(6.810, 0.13, 1.95%)等,包括興業、浦發、中信、平安、恆豐等多家股份制銀行都已經加入研發和推廣聚合支付的隊伍中,此外,美團、翼支付、京東支付等第三方支付也夠開始佈局聚合支付業務。

工商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隨着支付手段和消費場景日新月異,人們的消費支付習慣也日益多元化。爲最大程度地便利商戶與客戶兩端的應用,工行在已有的開放式收單支付平臺上增添並完善了聚合功能,能同時受理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並支持各家銀行APP等銀聯標準二維碼,不僅方便個人客戶根據自身偏好選擇支付方式,而且統一了商戶對賬出口,大大簡化了商戶端的日常操作環節。

商業銀行的聚合支付是商業銀行將支付寶、微信支付、銀聯和本行二維碼支付等整合爲統一的二維碼電子支付,交易資金在B端統一回流到商戶在商業銀行開設的存款賬戶,從而實現C端開放而B端聚合的新支付體系。

《中國聚合支付行業發展報告2018》顯示,目前,移動支付頭部機構已經推出開放平臺,不僅面向聚合支付服務商提供基礎支付渠道、展業物料等方面支持,還爲商戶註冊、訂單交易流程、用戶 信息管理提供技術和系統支持,對商戶收單速度與效率的提升形成極大的促進作用,這也對兩大巨頭進一步擴大線下商戶覆蓋奠定了基礎

圖片引自《中國聚合支付行業發展報告2018》

警惕風險

2018年8月,全國金融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發布《聚合支付安全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文章提到重慶候維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威付寶以聚合支付行業新興發展該規範提出了聚合技術平臺的基本框架,規定了聚合支付系統實現、安全技術、安全管理、風險控制等要求。其中,對聚合支付服務商的數據安全提出了要求,明確用戶交易數據的留存標準,同時還提出聚合技術服務商應建立應對套現、欺詐、洗錢等方向的風險監控模型及系統。

“該規定一方面表明聚合支付的價值正在得到監管層的肯定,同時整個行業的監管政策正在逐步走向健全。另一方面,未來聚合支付安全技術規範頒佈以後,將對行業門檻提出了比過往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將提升行業壁壘,加劇聚合支付服務商的優勝劣汰,市場格局將繼續向兩極化發展。”派盟方面稱,聚合支付行業在持續創新的同時,也必須將合規和安全作爲企業生命線和基石,提升安全管理和風險控制能力,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技術實力。

“融科技本質上是金融,支付科技本質也是支付。”1月20日,溫信祥在在“新技術對金融的影響與變革”2019新春論壇上表示,支付科技的未來仍將以需求和科技雙輪驅動模型演進,未來新支付應用場景將會更加豐富。監管部門將會更加關注創新前沿動態,堅持穿透式監管和同質監管,以科技管理科技,提升監管科技水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