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企業業務的快與慢

作者 | 張戈 (公衆號ID:TechECR)

“快”與 “慢”,這個看似矛盾的兩個詞,其實都是華爲企業業務的一面。進入企業市場9年來,華爲銷售業績年均增長仍保持30%以上;在同時支撐6000餘家生態夥伴時,華爲仍能保持快速高效的體系運轉;在生態合作模式變化的節點上,華爲也均能保持快速敏銳的判斷。這是我們熟悉的“快”華爲。

當然,華爲也有“慢”的一面,投資“慢回報”的ICT人才生態;不追求夥伴數量上的膨脹增長;不追逐風口上的光鮮。慢工出細活也體現了華爲這家企業的特質,也才體現了華爲對產業的承諾。

三個“快”華爲

華爲是家怎樣的企業?三個“快”華爲,是其在政企市場中樹立的基本形象:高基數情況下,市場份額仍持續快速提升;對生態合作模式,保持快速敏銳的判斷;對生態體系運轉,進行快速高效的支撐。


華爲企業業務的快與慢


年均30%快速增長

從2011年算起,華爲進入企業市場已是第9年。2011年,華爲企業業務中國區銷售收入爲30餘億元,到2014年時首次突破100億元大關。而此後在高業務基數的情況下,仍能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長。

或許認爲,2015年之後的華爲快速增長,得益於智慧城市、安平市場、公有云等數個產業熱點的出現。其實不然,芯片級的研發能力,平臺級的賦能輸出能力,以及有邊界的生態合作態度,才使華爲始終能把握市場方向,才使華爲在逐個新興領域,始終能得到生態夥伴的支持。

對生態模式的快速敏銳判斷

另一維度,在市場供需變化、生態合作模式變化的關鍵節點上,華爲也均能做出快速敏銳的判斷。“被集成”、“聯合解決方案”、“平臺+生態”、“邊界”、“賦能”等ICT生態基本法則,均爲華爲首先提出,其踐行上述理念也均領先業內一年以上。

逐一說明,在渠道價值被低估時,華爲提出了“被集成”;在需要面向應用場景,提升生態解決方案效率時,華爲提出了“聯合解決方案”模式;在需要建立新型生態合作關係時,華爲提出“平臺+生態”雙輪驅動;在生態規則還不清晰時,華爲明確了“邊界”;在需要對生態進行端到端賦能時,華爲建立了生態大學。上述變化均在不同時期引領了產業思維,也體系了華爲對生態模式變化的快速敏銳判斷。

快速高效支撐生態體系運轉

不僅如此,“快”華爲還體現在,快速地高效支撐生態系統運轉。華爲是中國最大的ICT企業,僅中國區生態夥伴就超過6000家,每年參與投標和服務的項目也多達數萬個。

但此前華爲與夥伴交互的商務流程中,仍存在不夠順滑的節點,仍需要“人拉肩扛”地進行支撐。也就是說,即使發揮主觀能動性,也難免在激勵覈算、註冊認證等流程中出現“等待延時”,在政策傳遞、方案下發中出現“信號衰減”。

1月1日,華爲EBG中國區已經官宣發佈2019年生態夥伴政策,此後合作體驗將更爲簡捷。註冊和認證、報備和授權、返點和激勵,以及業績查詢、政策傳遞、案例和方案信息推送等,幾乎所有與夥伴有交互的商務環節,都將最大程度地依靠數字化手段進行優化。此前以“天”和“月”爲單位的審覈週期,將改變爲以“秒”爲單位;此前重度依賴“計算器”的激勵覈算方式,也將因爲可視化的圖表展現,變得一目瞭然;銷售獎勵和返點,也將從40天左右,縮短爲“極速60秒”到賬。

三個“慢”華爲

上述即是三個“快”華爲,而再次回到核心問題:華爲是家怎樣的企業?其實他並不是沒有“慢生活”。通常所說“慢生活”,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對人生的樂活自信。而華爲的“慢生活”還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技術理念上的徐徐道來,增加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關注長遠生態投資,而上述“慢生活”,將最終提升用戶和生態夥伴的幸福感。

慢節奏的賬面數字

其實自2016年之後,華爲企業業務中國區就不再追求,生態夥伴數量的爆發式增長,但這不能證明華爲降低了生態建設速度。同樣是在此階段,華爲生態夥伴角色日趨多元化。以細分應用場景爲維度,ISV合作伙伴數量逐年增加;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服務商,成爲生態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投融資服務商、頂層設計諮詢服務商也同時獲得了正式的生態“身份”。

還是在此階段,華爲企業業務銷售收入,仍在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長。也就是說,在數量保持不變的前提下,每家生態夥伴也至少能與華爲,保持同比例增長。華爲是在依靠生態夥伴能力的提升,擴大市場影響力,而非數量上的不節制擴張。

慢回報的生態投資

當然,生態體系能力提升的背後,是華爲逐漸成熟的賦能培訓體系,這也是華爲的另一類“慢生活”。2016年,華爲中國合作伙伴大學成立,在此基礎上,2018年又升級成立華爲生態夥伴大學。該大學定位爲中國數字化轉型的人才引擎,而不僅是華爲ICT生態的引擎。從投資的角度看,這肯定歸屬於“慢回報”的一類。

當然,以如今華爲的體量和格局,就必須有符合其身份的判斷和視野。當華爲提出只期望獲得數字化轉型大蛋糕中的“1%”時,當華爲開始端到端地,審視ICT產業鏈中的所有錯位時,其就已經不是一家只會算小賬的企業,已經跳出了“小生態”的概念,只有中國的ICT生態體系更爲健全,華爲才能成爲最大的受益者。

慢性子的隻字不提

“慢節奏”與“慢投資”均是華爲在生態建設方面的特質表現,但華爲總歸是家技術公司,技術能力纔是其吸引生態夥伴,服務客戶的最好註解。但即使在技術方向,華爲好像也總趕不上風口,或者說華爲根本不去追風,而是更願意造風;根本不願意跟着去浮躁,而更願意展現戰略耐性,因爲任何泡沫的破滅,都是對用戶的不負責任。

2016年,華爲發佈“智慧城市生態圈行動計劃”,從“一雲、二網、三平臺”,到“城市神經系統”,再到“城市智能體”,一步一個腳印,每年都對智慧城市提出全新認知。截止2018年底,華爲已參與建設了160餘座智慧城市,絕對的市場份額第一。


華爲企業業務的快與慢


智慧城市體現了華爲的戰略耐性,同樣思路也在華爲對人工智能的態度。HC2018期間,華爲發佈兩顆昇騰(Ascend)系列人工智能芯片,以及全棧全場景人工智能解決方案,而Alphago戰勝李世石已是在兩年前。

但以產業常識可知,沒有5年以上的技術沉澱,根本不可能研發推出芯片,而華爲此前對此守口如瓶。正因爲有了厚積薄發的芯片,華爲才成爲唯一一個在人工智能生態中有抓手的中國ICT企業。

三個“快”華爲和三個“慢”華爲

由此可見,對於長遠投資,對於戰略業務方向,華爲表現出了足夠的耐性,端到端地進行梳理,逐一補足產業鏈中的短板。而對於戰略判斷後的具體落地工作,華爲則隨時聽取生態夥伴意見,快速進行優化調整。

上述即是我們熟悉或不熟悉的,三個“快”華爲和三個“慢”華爲,而華爲就是這樣一家集中六種特質於一身的企業,在“快節奏”的市場競爭中,不忘進行“慢投資”,在“慢生活”的健康心態下,“快步伐”地實現業務增長。


【TechECR】關注科技企業生態體系建設,這裏有思考、有觀點;有點頭咂嘴,也有會心一笑。創始人:張戈,曾任《商業夥伴》、《電腦商報》副總編,不碼字,不寫稿子、只輸出有質感的文章。以生態合作爲視角,研究IT產業18年,常年保持對ICT企業、IT方案商、IT渠道商保持高頻度採訪。同名專欄現已入駐各大主流媒體平臺。合作聯繫:[email protected]

目前已同步入駐:百家號、頭條號、一點號、搜狐號、企鵝號等自媒體平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