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定向、文件權限管理、grep以及VIM編輯器

1、將當前系統登錄用戶的信息轉換爲大寫後保存至/tmp/who.out文件中。


2、計算1+2+3+..+99+100的總和


3、常用的用戶以及文件管理命令有哪些,並演示命令以及用法。


4、創建用戶gentoo,附加組爲bin和root,默認shell爲/bin/csh,註釋信息爲“Gentoo Distribution"


5、在/testdir/dir裏創建的新文件自動屬於webs組,組apps的成員如:tomcat能對這些新文件有讀寫權限,組dbs的成員如:musql只能對新文件又讀權限,其他用戶(不屬於webs,apps,dbs)不能訪問這個文件夾


6、找出ifconfig中的ip地址。要求結果只顯示本機的IPv4地址


7、查出用戶UID最大值的用戶名、UID及shell類型


8、複製/etc/rc.d/init.d/functions文件至/tmp目錄,替換/tmp/functions文件中的/etc/sysconfig/init爲/var/log




1、將當前系統登錄用戶的信息轉換爲大寫後保存至/tmp/who.out文件中


who | tr 'a-z' 'A-Z' > /tmp/who.out

image.png



2、計算1+2+3+..+99+100的總和

echo {1..100} | tr '  ' '+' |bc

image.png

3、常用的用戶以及文件管理命令有哪些,並演示命令以及用法。

   文件管理:

   (1)ls命令(顯示)

        -a:列出所有文件包括隱藏文件

        -l:以長格式輸出

        -d:只列出目錄本身而不列出目錄內部的文件

        -R:連同子目錄一同顯示出來,遞歸顯示

        -h:以字節大小顯示,需配合-l一起使用

        -t:按mtime排序

  (2cp命令(複製)

        -i:提示用戶是否覆蓋

        -f:刪除舊的新建

        -r:連同子目錄一起復制,包括子目錄裏子目錄

        -v:顯示過程

        -d:複製的是鏈接文件

        -u:只複製源比目標新或者目標沒有的文件

        -p:連同檔案的屬性一起復制過去,而非使用預設屬性

  (3mv命令(移動、改名)

        -i:交互

        -f:強制複製

        -r:連同子目錄一起復制,包括子目錄裏子目錄

        -v:顯示過程

 (4rm命令(刪除)

        -r:連同子目錄一起刪除

        -f:強制刪除

        -v:顯示過程

        -i:提示用戶

  (5)touch 創建空文件,修改時間戳

用戶管理:

        groupadd命令: 添加組

        groupadd [選項] group_name

            -g GID:指定GID:默認是上一個組的GID+1;

            -r:創建系統組;

        groupmod命令:修改組屬性

        groupmod [選項] GROUP

            -g GID:修改GID;

            -n new_name:修改組名

        groupdel命令:刪除組

        useradd命令:創建用戶

            useradd [選項] 登錄名

            -u,--uid UID:指定UID

            -g,--gid GROUP:指定基本組ID,此組要事先存在

            -G,--groups GROUP1[,GROUP2..]:指明用戶所屬的附加組,多個組之間用逗號隔開

            -c,--comment COMMENT :指明註釋信息

            -d:指定路徑爲用戶家目錄,通過複製/etc/skel此目錄並重命名實現,指定的家目錄路徑如果事先存在,則不會爲用戶複製環境配置文件;

            -s:指定用戶的默認shell,可用的shell列表存儲在/etc/shells文件中

            -r:創建系統用戶

        usermod命令:修改用戶屬性

        usermod [選項] 用戶名

            -u,--uid UID:修改用戶的ID此處指定爲新的UID;

            -g:修改用戶所屬的基本組,此組事先要存在

            -G:修改用戶的附加組,覆蓋原有的附加組

            -G -a :爲用戶追加新的附加組

            -c:修改註釋信息

            -d:修改用戶家目錄,用戶原有的文件不會被轉移至新位置

            -d -m:用於將原來的家目錄移動爲新的家目錄,原有文件予以保留

            -l:修改用戶名

            -s:修改用戶的默認shell

            -L,--lock:鎖定用戶密碼,禁止用戶登陸,即在用戶原來的密碼字符串之前添加一個!

            -U:解鎖用戶密碼

        userdel命令:刪除用戶

        默認不刪除用戶家目錄

            -r:刪除用戶時一併刪除其家目錄

        passwd命令

        (1)passwd:修改用戶自己的密碼;

        (2)passwd USERNAME:修改指定用戶的密碼,但僅root有次權限

            -l,-u:鎖定和解鎖用戶

            -d:清除用戶密碼;

            -e DATE: 過期期限,日期

            -i DAYS:非活動期限;

            -n DAYS:密碼的最短使用期限

            -x DAYS:密碼的最長使用期限

            -w DAYS:警告期限

        gpasswd命令:

            組密碼文件爲:/etc/gshadow

            gpasswd [選項] group

            -a USERNAME:向組中添加用戶

            -d USERNAME:從組中移除用戶

        newgrp命令:臨時切換基本組爲指定組

        newgrp [-] [group]

            -:會模擬用戶重新登陸以實現重新初始化其工作環境;



4、創建用戶gentoo,附加組爲bin和root,默認shell爲/bin/csh,註釋信息爲“Gentoo Distribution"

image.png



5、在/testdir/dir裏創建的新文件自動屬於webs組,組apps的成員如:tomcat能對這些新文件有讀寫權限,組dbs的成員如:musql只能對新文件又讀權限,其他用戶(不屬於webs,apps,dbs)不能訪問這個文件夾

在/testdir/dir裏創建的新文件自動屬於webs組:

image.png

組apps的成員如:tomcat能對這些新文件有讀寫權限,組dbs的成員如:musql只能對新文件又讀權限

image.png



6、找出ifconfig中的ip地址。要求結果只顯示本機的IPv4地址

ifconfig eno16777736 |grep -w "inet" |egrep -o "[0-9]{1,3}\.[0-9]{1,3}\.[0-9]{1,3}\.[0-9]{1,3}"| head -n1

image.png


7、查出用戶UID最大值的用戶名、UID及shell類型

image.png


8、複製/etc/rc.d/init.d/functions文件至/tmp目錄,替換/tmp/functions文件中的/etc/sysconfig/init爲/var/log

    %s@/etc/sysconfig/init@/var/log@g

image.pn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