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圓飯,農村四世同堂不再有,誰之過?

農村的年輕人,大多在外工作,有的帶着孩子,有的孩子在家裏。年輕人的父母和爺爺奶奶守着一畝三分地過日子。

近幾年,隨着經濟水平的提高,好多年輕人依然在外上班,所不同的是,會在城裏買房子。這樣,平時城裏房就空着,大過年的,回來就住上了。然後,年輕人的父母自己或者帶着孫子一起到城裏,和年輕人們過年。

年輕人的爺爺奶奶怎麼辦?一般是不會同去的。就這樣,城裏,年輕人和父母、孩子三代人其樂融融過春節,在明亮潔白的房子裏歡聲笑語。

農村,年輕人的爺爺奶奶,就倆,做幾個小菜,一個火鍋,在土房子裏邊吃邊聊,冷冷清清。本來應該是兒孫滿堂,一桌人很擠,熱熱鬧鬧的場面,就因爲新房子的出現,使得家人們分散兩地,爺爺奶奶依然堅守在生他們養他們的土地上。

爺爺奶奶爲什麼不一起去?大過年的鎖門不像樣。老輩規矩,大過年的鎖門不合適,爺爺奶奶們真的是守規循矩嗎?

當然不全是,過了大年,盼初一,過了初一盼初二。

爺爺奶奶,一般都是七八個兒女,那時候的人,怎麼也不會少於五個。如果跟隨去了城裏,自己嫁出去的女兒們,正月是不是都不用來拜年了。

這樣,挨個給女兒女婿們打電話,你們正月遲幾天來拜年,我們去城裏了,真的好嗎?

老人,怎麼也不可能忘根,老了,就盼望兒女回來看看,平時大家都忙,好不容易春節可以一起聚聚。

女兒中間,有的也是當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人了。一般,沒有當的,都會初一回孃家拜年,當了的,就會在自己家等兒女們拜年,初二在一起拜年。這得牽扯到多少家庭呀?怎麼可能隨隨便便不在家,門上掛把鎖了事。

其實,大可不必撇下老人自己在老家。

有車的,可以提前幾天一大家人都到城市家裏,過春節,四世同堂熱熱鬧鬧,然後,大年初一很早,又一車人返回到老家。這樣,團圓飯美滿,又不耽誤初一招待拜年的子孫。

沒車的,就年輕人直接回老家,大家開開心心過大年。正月的時候,該去的去城裏,該拜年的拜年,兩不誤。

說到底,怎麼也不能因爲房子的問題,讓爺爺奶奶分開吃一年一次的團圓飯。解決的方法有很多,分開兩家不是唯一的選擇。

爺爺奶奶不容易,老了,更需要歡聚一堂的場面,不要讓老人心無所依。

在哪兒過年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一家人團團圓圓,纔是過年的正確方式。上爲父母,下爲兒女,自古有之,父母、年輕人都是有上有下之人,儘量做到上下都顧及好,而不是顧此失彼。

現在的人有錢了,隨之而來的是離多聚少,各有各的小家,都忙着呢。在僅有的幾天年假裏,儘量做事考慮周全,保證一個大家庭的溫暖,讓年具備它應有的味道。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