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爲難症:各種恐懼逐個擊破(一)

恐懼理由:就怕回家面對那些“有成就“的人

隨着春節的到來,劉凱的心裏有着一種說不出的矛盾掙扎感。

總感覺的像是到了給舊的一年 “扎口”的時候了,但是劉凱總覺得過去的一年,缺少一種收穫感:

先是面臨結婚的女友突然移情別戀抽身而去,再是即將到手的晉升機會卻被另一個同事通過關係奪了去;剛買的某幣就一路下跌,快到生日時還生了一場病……

林林總總的不如意,讓劉凱覺得過去的一年不堪回首。

但是,如果一個人舔舐傷口還好,最糾結的是,只要過年回家,無論你的日子多不堪,都要裝着很光鮮。

親朋好友的目光,都像X射線,恨不得看透你在外面賺了多少錢,成了多少事兒……

而劉凱知道,人前說大話,對自己來講,無外乎在本已膿腫不堪的臉上,再扇上一大嘴巴!

這麼一想,根本就提不起想見人的慾望了。

心理點評:

奧地利心理醫生弗蘭克爾提出了意義治療理論。認爲生命是有意義的,追求意義是人的基本需要和傾向;生命的意義要靠個人自己發現。

認爲對生命意義的領悟,不僅能保護個體的心身健康,而且能幫助個體從痛苦、憂傷等極端條件下活過來。

如果人的對生命意義的認識受阻,就會陷入一種生活空虛感到厭煩和無聊的狀態。

可敏對於新年的厭煩和排斥,即是因爲對過去一年的無意義感。因此,尋找到過去一年的意義,是擺脫這種心態的重要法寶。

爲難關鍵詞,你被圈了嗎?

催子:生活壓力大,不敢輕易要孩子;或者遭遇了懷孕困難……這些難言的苦,本來就夠受了,但面對家鄉親朋友的詢問,你還得故作輕鬆,這於自己來講,就是反覆舔傷口呀!

經濟壓力:回到家,那份人情打點不周都是你的不對。孝順老人的紅包,塞給孩子的壓歲錢,來回昂貴的交通費……你心疼錢,卻不能承認,否則就是吝嗇、無能……

攀比:回到家鄉的熟人圈子裏,很多人就會陷入 “不比會死” 的怪圈中。從車子、房子、職位、薪水……到愛人成功漂亮嗎?孩子聰明優秀嗎?無處不在的比,讓你內心失衡、皺巴。

疲憊:回家路上疲憊不堪的擁擠,假期白明黑夜的應酬,返程疲憊複雜的心情,上班時沒法轉化的心境……這些循環你再熟悉不過了。那盼望回家的衝動,還能燃燒得起來嗎?

不適應:離開家鄉久了,就像移了根的樹,再回土生土長的地方,就有很多不適應了。家鄉圈子的文化,周圍人感興趣的話題,親戚朋友的育兒差異……總在給你製造一種自己又偏又怪的感覺。

心情突圍:

給去年的自己寫一封信:也許你給很多人寫過信,現在就給過去的自己寫一封信吧!

很多時候,無法釋懷的情緒,來自於我們缺少面對的勇氣,於是迴避了,壓抑了,結果卻變成了不願面對的傷痛,一旦碰觸,便會產生生生的痛。

而給自己寫一封信,正是梳理心情的極好方式。當你面對這一切時,會發現真正的面對並沒有想象中艱難。

如此一來,新春佳節對於你來講,也就少了恐懼和厭煩的味道。

尋找“失去”的意義:對於我們的人生來講,並不是只有成功和獲得,纔是有意義的。

實際上,失敗的糾結和失去的痛苦,更是提升我們心靈能量契機,只不過,當我們過於阻抗和排斥時,會忽略了它的意義。

靜下心來,想想那些那些不如意帶給你的都是虛空嗎?一定不是。它還帶給你醒悟的機會,帶給你磨練自己的勇氣。

接受這些經歷,並尋找它的意義,對於未來,你將更具有把控感,而對於迎接未來的新春佳節,就不由得就會多幾分期待了。

對過去的心情做一個告別儀式:心理學家認爲,儀式就像一道門,將過去和未開隔開,卻又並非截斷。

它會提醒我們,過去已經過去,未來屬於未來。不妨給過去那些不太順利的境遇,很是糟糕的心情來個告別儀式吧 !

可以將代表某個事件的信物送人或是封起來,甚至是毀掉;也可以有創意地搞一個告別會……

總之讓自己的心靈感覺到,過去的已經過去了,我們需要面對的是未來的自己與未來的際遇…… (待續)


暖暖育兒家:泛舟文字,通向心海~~~寫作交流學習請加微信  goodluck1201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