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節過後,呵護情緒

春節大假已過, 生活失去了節日的裝點,又恢復以往的平靜。但是許多OL “身在曹營心在漢”, 人在寫字樓,心裏卻在早已起了波瀾……

看似只是平常的 “心煩意亂”,其實卻蘊含着很多心理的 “亞健康”,不容小視,如不多加註意,小問題,可能就會變成大隱患。

負面情緒關鍵詞:失落

失落——當一切派對都離我們遠去,剩下的只有工作、工作、再工作,整個人就像對一切失去了興趣,心彷彿掉進深淵。

這是因爲:

人的情緒情感,猶如鐘擺的特點,如果擺向一端的幅度很大,當它擺回來時,擺向另一端的幅度也會很大,這就是“情緒的心理擺規律”。

節日時,很多人情緒高漲,處於高度興奮和激動的狀態,而一旦這種情景結束,情緒就會擺向很失落很傷感的狀態。

解決之道:

緩衝法:剛剛進入工作狀態,不要馬上投入到耗費精力的事情中,而是能給自己一個心理緩衝。

在開始工作之前,先很用心地清理佈置自己的辦公桌,可以在桌子上擺些綠色植物或可愛小卡通,在抽屜裏放上自己喜歡的零食……以緩衝節日中和節日後的強烈落差。

ABC調整法: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提出的一種情緒療法。認爲,引起情緒反應(C)的不是事件(A),而是對事件(A)所持的觀念(B),因此,人們可以通過改變(B)來改變情緒反應(A)。

對於心理擺引起的情緒反應,我們也可以用ABC理論來調整:找一張白紙,將其分爲三欄,在第一欄寫下自己腦海中引起你失落的事件(A),在第三欄寫下你的情緒反應(C),在第二欄寫下你當下對這件事情的理解(B)。

然後,在A不動的情況下,修改B。比如,你之前將親友分離理解成是悲涼,這個時候試着用“分別讓會讓彼此更加珍惜相聚”等積極的理念來理解分別。然後,去體察修改B之後的情緒反應。

如果每天能抽時間做三次這樣的練習,將會讓你的合理認知得到強化,幫助自己快速地從不良情緒中擺脫出來。

負面情緒關鍵詞:心不在焉——一會兒站起來倒杯水,一會兒又去下洗手間,一會兒又止不住拿出手機來看看,思想像斷了線的風箏,怎麼也無法集中到工作中來,等緩過神時,發現寶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

這是因爲:

聚會、旅遊、看電影、走親訪友……節日生活豐富多彩,我們情緒情感和注意力已經在豐富的信息中進行着切換。

當這一切戛然而止, 心理感受卻不能馬上適應, 受慣性的影響,  我們的思緒會不由自主地天馬行空,而無法做到很好的專注和集中。

解決之道:

根特注意力集中法:

當你駕馭不了注意力時,可以學學德國哲學家根特的做法。

選定一個物體對象,可以是桌子上的一支筆,也可以是空調機上的商標,還可以是樹梢上的一片樹葉,請一邊盯着選定的物體對象,一邊思考你的工作。

當我們長時間凝視一點,視野就會相對變窄,渙散注意力的物體便會被排除出去,思想也進而變得集中起來了。

負面情緒關鍵詞:疲憊——一天的工作雖然剛剛開始,卻已經哈欠連天頭昏腦脹。一到休息日反倒神清氣爽、精神百倍了!

這是因爲:

我們的疲勞感不僅僅來自身體的感受,也來自心理的感受。春節過後的疲勞,大多數情況下是生理與心理的互動。

春節期間,起居習慣和飲食習慣都與平時有很大不同,比如,睡眠的透支,油膩飲食的增多都會導致生物系統的疲憊;

另外,多種刺激下,我們的心理活動常常處於興奮狀態,而一旦回覆到較爲單調的工作狀態,就會出現不適應,如果對工作本身缺少興趣的話,很容易陷入疲勞狀態。

解決之道:呼吸調整法

呼吸法:把坐姿調整到最舒服的狀態,身放鬆下來,深呼吸,然後以舒服的方式慢慢呼出。再長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呼出,將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感受呼氣和吸氣的過程,將這樣的“一吸、一呼”持續12次。

身體控制法:我們通常認爲,我們害怕所以身體會顫抖,但心理學家詹姆斯蘭格卻認爲,正是因爲身體顫抖會導致我們害怕,所以可以通過控制身體的反應,來達到控制情緒的目的。

因此,感覺疲憊的時候,請適當改變身體的姿勢,比如精神抖擻走路,或是身體挺直、面帶微笑地去工作,都是驅走疲憊的好方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