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公,我們該怎麼做?

老公今天回來說,工資被剋扣了很多,去找老闆詢問,結果不但得不到想要的答案,還被教導說,年輕人不要計較那麼多,並列舉了自己年輕時候的例子。這個仗着自己有豐富閱歷的老闆擺出一副過來人的姿態,噼裏啪啦講了一大堆自認爲很有道理的話。

老公情緒很低落,認爲自己年前辛辛苦苦爲公司做了那麼多事,甚至連休息時間都利用上了,如今卻反被說成上班偷懶,說好的績效工資也一分都沒有。他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動力一下子就蔫了,覺得努力與不努力都是這個結果,那幹嘛還要去努力呢?

對於公司的做法我也感到很寒心,不平衡的心理一下子涌了上來。頭腦裏能想起來的不公事件一件接一件。我似乎看到了一個猙獰的社會,看什麼都不順了。

但我很快就意識到自己的情緒了。人爲什麼總是容易產生絕對化的思維?一件事情的不公,爲什麼要推導出整個世界的不公?

我覺察到自己正被負面的情緒牽着走。

的確,以前的我一遇到工作上的不公就會暴跳如雷,一定要聲討回自己應有的權益,哪怕丟掉工作也在所不惜。所以,我的工作總是不穩定。

一個人的模式始終都是在循環反覆的,我總是因爲不公事件辭職。爲什麼不公事件總是發生在我身上?我反思。

因爲我的關注點都放在了不公上面。如果我能選擇看到那些積極的方面,思維裏就不會存在那麼多的怨念,但我選擇對美好視而不見。

其實這是我性格中欠缺的一部分。因爲小時候得不到足夠的愛,所以容易將不滿投射到現實生活中。越生氣,其實就代表了我內心的不滿越強烈。我是在跟自己的過去在抗爭。

想到這裏,再想想老公的事情,覺得也沒那麼難接受了。的確,公司不信守承諾很自私,但難道我們要因爲他們的自私而懲罰自己嗎?

我們必須要學着看到事件背後的東西,並認清自己生氣的點在於哪裏,而不是一味地發泄脾氣。人只有在情緒冷靜下來的時候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斷。

坦誠地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看看公司會給出怎樣的迴應。如果溝通之後,可以達到雙方接受的結果,那就繼續做。如果公司態度更加咄咄逼人,甚至連最基本的尊重都沒有,那再考慮辭職也不遲。

在情緒的驅使下,甩手不幹對自己其實也是一種傷害。在以後的日子裏,這些曾經的不公事件都會成爲一把把刀子,扎着自己的心。

面對不公,沉得住氣是一種修養。但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容忍不公。

面對不公,擺出應有的底線與態度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我們不應該用情緒去對抗不公,而是要選擇一種讓自己避免受到二次傷害的方法。

如果可以,真實地去表達意見,讓對方聽到自己的聲音,然後再根據形勢作出正確的判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