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學習-hashlib

Python的hashlib提供了常見的摘要算法,主要提供 SHA1, SHA224, SHA256, SHA384, SHA512 ,MD5 算法。

摘要算法又稱哈希算法、散列算法。它通過一個函數,把任意長度的數據轉換爲一個長度固定的數據串(通常用16進制的字符串表示)。

以常見的摘要算法MD5爲例,計算出一個字符串的MD5值:

import hashlib

MD5 = hashlib.md5()
MD5.update(bytes('how to use md5 in python hashlib?',encoding='utf-8'))
print(MD5.hexdigest())


d26a53750bc40b38b65a520292f69306

如果數據量很大,可以分塊多次調用update(),最後計算的結果是一樣的:

import hashlib

MD5 = hashlib.md5()
MD5.update(bytes('how to use md5 in ',encoding='utf-8'))
MD5.update(bytes('python hashlib?',encoding'utf-8'))
print(MD5.hexdigest())

改動一個字母,看看計算的結果是否完全不同。


MD5是最常見的摘要算法,速度很快,生成結果是固定的128 bit字節,通常用一個32位的16進制字符串表示。另一種常見的摘要算法是SHA1,調用SHA1和調用MD5完全類似:

import hashlib

SHA1 = hashlib.sha1()
SHA1.update(bytes('how to use sha1 in ',encoding='utf-8'))
SHA1.update(bytes('python hashlib?',encoding='utf-8'))
print(SHA1.hexdigest())

SHA1的結果是160 bit字節,通常用一個40位的16進制字符串表示。

比SHA1更安全的算法是SHA256和SHA512,不過越安全的算法不僅越慢,而且摘要長度更長。

以上加密算法雖然依然非常厲害,但時候存在缺陷,即:通過撞庫可以反解。所以,有必要對加密算法中添加自定義key再來做加密。

import hashlib

hash = hashlib.md5(bytes('898oaFs09f',encoding="utf-8"))
hash.update(bytes('admin',encoding="utf-8"))
print(hash.hexdigest())


摘要算法應用

任何允許用戶登錄的網站都會存儲用戶登錄的用戶名和口令。如何存儲用戶名和口令呢?方法是存到數據庫表中:

name    | password
--------+----------
michael | asddasda
lzj     | ddecewad
erics   | se232cw3

以明文保存用戶口令,如果數據庫泄露,所有用戶的口令就落入***的手裏;正確的保存口令的方式是不存儲用戶的明文口令,而是存儲用戶口令的摘要,比如MD5:

username | password
---------+---------------------------------
michael  | e10adc3949ba59abbe56e057f20f883e
lzj      | 878ef96e86145580c38c87f0410ad153
erics    | 99b1c2188db85afee403b1536010c2c9

當用戶登錄時,首先計算用戶輸入的明文口令的MD5,然後和數據庫存儲的MD5對比,如果一致,說明口令輸入正確,如果不一致,口令肯定錯誤。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