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人最终的分野,不是经历的多寡,而是专注力"

文 | 厦九九

回忆刚刚过去的一天,你有多长时间是在专注做一件事?有多长时间是在频繁切换频道、心思涣散?

据统计,职场上平均每3分钟就会被打扰一次。现代人的专注力越来越弱,甚至很难保持10分钟以上。你可以留心观察下,和同事、朋友的交流,前两分钟可能还认真听,后面的话就心不在焉了。

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专注力也越来越稀缺。然而,一个人的专注程度,决定了做事的成效、效率,以及成功。

曾经比尔.盖茨被问到成功的秘诀,他只给出了一个词:“Focus”(专注)。而乔布斯更直接的回答:专注和简单一直是我成功的秘诀。村上春树也说过:“没有专注力的人生,就仿佛大睁着眼却什么也看不见。”

而专注到一定程度,就会达到令人羡慕的心流状态。畅销书作家王潇在《时间看的见》里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和人最终的分野,并不是由人们经历的多寡决定的,而是由一个极其重要的能力决定的——专注力与达到心流状态的能力。”

专注力像肌肉一样,是可以经过后天训练的。你也可以理解为,进入心流状态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提升专注力?找到原因才能解决问题。通常是什么消磨了我们的专注力?

《专注力管理:让你的努力更高效》中,作者胖子邓总结了以下四点原因:

第一是时间碎片化,持续被打扰,没有安静的自我相处的大段时间。

第二是目标管理混乱,任务太多,无法专注。

第三是思维能力、思维强度跟不上,专注是需要高强度思维能力作为支撑的。

第四是心态,越是焦虑越会走神。

培养和提高专注力,下面有7条建议给到你。

1.保证每天有一段不被打扰的时间,一次至少60-90分钟,甚至更长。

时间碎片化的问题是最好解决,但也是万事开头难。让自己安静进入,这是第一步。试着在这个时间段里专注去做一件事,比如读一本书,或画一幅画。

2.视觉化目标法,想象目标达成的情景,然后开始行动。

把理想事物的图片放在眼前,时刻提醒自己开始,这是很管用的一个方法。想象目标达成,想象我正专注完成它的画面,想象我已经完成了它,然后开始行动。

3.上身法,用角色扮演帮助自己进入状态。

假设我不是我,假设我是我想成为的那个人,是我的目标人物,是我的榜样本尊。此刻他会怎么做?

假如我的榜样人格是王潇,当我坐下来工作,就开始假想:现在的我不是我,我是王潇,王潇此时此刻会怎么做呢?她会休息、看手机、跑出去玩?不。我现在就是王潇,就能做到高效率地完成现在的工作。这就像角色扮演,能够帮自己尽快进入状态。

4.制造仪式感。

人的内心非常容易受外境影响。你需要一个能够专注的、具有仪式感的场地,学习和工作的这张桌子就是你的能量场,一旦坐上前去,就能聚精会神开启高能量的自我。

这个场所一定要整理干净,非常整洁,不要有让你分心的不想关的杂乱杂物。仅仅是收拾干净你的学习工作区,你会发现只是这一件小事就能帮到你很多。

除了场地的仪式感,你也可以人为设计一些帮助自己进入专注的仪式,比如我在开始写作时,会戴上耳机听一会儿轻音乐,能很快进入文字的世界。

5.提升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人的思维能力最典型的两种,一种是推理,一种是类比。推理需要不断追问,不断深入,通过持续问为什么,层层深入,构建系统框架。类比则是寻找事物间的相似点,建立普遍联系。

6.远离焦虑,激发求知欲。

最好的心态是求知欲。一旦你有非常关心、非常想知道的困惑和问题,当你开始学习时,往往就能迅速进入专注状态,因为太想去找到答案。

最不好的心态,也是常常导致无法专注的心态,就是焦虑。缓解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记录你的焦虑,然后分析你焦虑的原因,最后针对原因采取行动。如果是因为任务无法完成带来的焦虑,可以将任务分为easy模式和hard模式。当你情绪不佳心态不好时,就选择做easy模式,easy模式完成也算完成,避免心理上带来没完成的压力和焦虑感。

7.不要给自己太多选择,或者说不要给自己选择。

心理学实验得出过一个结论,当选项太多,大脑容易处于瘫痪状态。当你只能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反而很容易专注。

曾经听一位高管在教育自己18岁的孩子,他说:“你连一小时的专注力都没有,还想做成什么事!”问问我们自己,又有多少人能保持专注1小时以上呢?

从现在开始,用实际行动去找回、唤起我们的专注力,别忘了,这是我们一出生就拥有的能力。愿我们都像个孩子一样专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