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沃柑食记丨过了冬天等到春,这样的柑橘什么味?

1.

从小到大,我都是橘子杀手,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一个个、一瓣瓣吃,我是一兜兜、一斤斤吃……可能是懒惰的原因,这种好剥皮吃着容易的水果,一直让我欲罢不能。

如今快三十的人了,好像没有太多变化,比如年前去吃鱼头泡饼,店家送的是橘子,吃完一盘再要一盘,直到人家实在不给上了。以往吃水果,酸甜混合中,更喜欢酸的口感,橘子也是如此。时间久了,倒分不清是喜欢吃酸的,还是习惯了吃酸的。

2.

第一次吃沃柑,算是大大的惊喜。发现还有这样纯甜的品种,基本无酸,香得质朴,甜得不腻。

少了酸味的刺激,甜中的香气散发的很是明显,每一瓣的味道都接近一样,耐心的品尝,不求惊喜更甚,好似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悠闲、平静、心安。

沃柑是坦普尔脐橙与丹西红桔的杂交种,引进到中国,也不过十几年。作为晚熟特征明显的水果,沃柑的甜是养分经充足的时间沉淀而来,口感之特殊,在柑橘品类中闪烁着“明星”光芒。

走过一个冬,当锋芒渐褪,阳光下的,是你更柔和而美妙的样子,真好。

3.

沃柑的形状偏椭圆,均匀的圆润感显得颇为高级,将一颗沃柑拿在手里,要比同体积的橘子沉一些,剥开后就知道,果皮不沉,都是满满水分“惹的祸”。别看果皮紧紧的包着果肉,似乎吃起来无从下手,实则沃柑继承了红橘的皮薄易剥,简直让吃货们无法自拔,要控制再控制。

果肉如想象的一样充实饱满,颗颗分明,且瓣与瓣之间的皮非常薄,拿起来水分随时能够溢出。放进嘴里,第一感觉是甜,咀嚼过后,甜味不会马上消失,而是随着水分而散开,回甘恰到好处,仔细品,也有淡淡的橙子香。果肉细腻化渣,小颗粒润滑,一口下去全是汁。

在冰箱里放一会拿出来,甜润加上清凉的感觉,多少可以缓解生活的忙碌。

4.

这次品尝的沃柑,来自云南。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还未走进,就能想象到云南的蓝天白云。充足的光照为沃柑的成长提供了有利的天然环境,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的很高,就慢慢成就了沃柑的“甜”。

不是所有的水果都能历经冬天,沃柑对温度的要求极为挑剔,云南地区平均温度事宜,在漫长之冬,足以让沃柑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充分积累,从而形成拥有充足水分的饱满果实。

成长,从不是一蹴而就的。成熟后的沃柑,果皮橙红夺目,光泽艳丽,表里如一的实力派。可食率高达74.62%,出汁率59.56%,富有充足的维生素,葡萄糖和果糖,膳食纤维和果胶,营养价值非常丰富。

时光呀时光呀你慢点走

我还要好好好好吃沃柑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