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s、Bps、pps的區別

bps、Bps、pps的區別


(1) 關於bit(比特)/second(秒)與Byte(字節)/s(秒)的換算說明:線路單位是bps,表示bit(比特)/second(秒),注意是小 寫字母b;用戶在網上下載時顯示的速率單位往往是Byte(字節)/s(秒),注意是大寫字母B。字節和比特之間的關係爲1Byte=8Bits;再加上 IP包頭、HTTP包頭等因網絡傳輸協議增加的傳輸量,顯示1KByte/s下載速率時,線路實際傳輸速率約10kbps。例如:下載顯示是 50KByte/s時,實際已經達到了500Kbps的速度。切記注意單位!!!
(2)用戶申請的寬帶業務速率指技術上所能達到的最大理論速率值,用戶上網時還受到用戶電腦軟硬件的配置、所瀏覽網站的位置、對端網站帶寬等情況的影響,故用戶上網時的速率通常低於理論速率值。
(3) 理論上:2M(即2Mb/s)寬帶理論速率是:256KB/s(即2048Kb/s),實際速率大約爲103--200kB/s;(其原因是受用戶計算機 性能、網絡設備質量、資源使用情況、網絡高峯期、網站服務能力、線路衰耗,信號衰減等多因素的影響而造成的)。4M(即4Mb/s)的寬帶理論速率 是:512KB/s,實際速率大約爲200---440kB/s。
包轉發率標誌了交換機轉發數據包能力的大小。單位一般位pps(包每秒),一 般交換機的包轉發率在幾十Kpps到幾百Mpps不等。包轉發速率是指交換機每秒可以轉發多少百萬個數據包(Mpps),即交換機能同時轉發的數據包的數 量。包轉發率以數據包爲單位體現了交換機的交換能力。
交換機的背板帶寬,是交換機接口處理器或接口卡和數據總線間所能吞吐的最大數據量。背板帶寬 標誌了交換機總的數據交換能力,單位爲Gbps,也叫交換帶寬,一般的交換機的背板帶寬從幾Gbps到上百Gbps不等。一臺交換機的背板帶寬越高,所能 處理數據的能力就越強,但同時設計成本也會越高。

所以一般來說二層能力用bps,三層能力用pps,支持第三層交換的設備,廠家會分別提供第二層轉發速率和第三層轉發速率。(值得思考一下!!)
QUOTE

PPS的計算方法:

1個千兆端口的線速包轉發率是1.4881MPPS,
百兆端口的線速包轉發率是0.14881MPPS,這是國際標準,但是如何得來的呢?
具體的數據包在傳輸過程中會在每個包的前面加上64個(前導符)preamble也就是一個64個字節的數據包,
原本只有512個bit,但在傳輸過程中實際上會有512+64+96=672bit,也就是這時一個數據包的長度實際上是
有672bit的千兆端口線速包轉發率=1000Mbps/672=1.488095Mpps,約等於1.4881Mpps,百兆除於10
爲0.14881Mpps

那麼以後很簡單了,其實直接用設備參數中的pps數值乘以672那麼就轉化成我們比較能理解的大衆化的bps概念了。
一般銷售爲了方便大家計算和整數化的理解就改672爲500。

bps和pps如何換算?
比特轉發率:bps(bits per second)/包轉發率:pps(packets per second)
兩者採用最短64字節包進行換算。
1Gbps = 1000M bits/((84字節)*8(bit 每字節))=1.488095 Mpps .
包的轉發率在最短字節的時候最難達到線速,所以,採用最短字節做爲計算包轉發率(pps)的包長參數。最短以太包長爲64字節,包含DMAC(6)+SMAC(6)+Type(2)+IP Header(20)+填充+CRC(4)。
根據Ethernet的CSMA/CD的工作原理,報文在發送之前,要先偵聽一段時間線路是否空閒,空閒才能發送。這個監聽時間爲幀間隙(IPG Inter-Packet Gap),爲發送12個字節的時間。
爲了能接受同步,在以太網幀結構前增加了8個字節的前導碼(Preamble),其中7個字節爲AA(其二進制形式爲01010101)用於與接收端同步,第8個字節爲AB(幀定界符),用於定界,標明從現在開始後面的是以太網幀。
所以,最短幀的實際長度爲:
64字節+12(字節幀間隙)+8(前導碼)= 84字節,從而得出前面的轉換公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