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技術有限公司

        華爲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總部位於中國廣東深圳市的生產銷售電信設備的員工持股的民營科技公司,於1988年成立於中國深圳。是電信網絡解決方案供應商。華爲的主要營業範圍是交換,傳輸,無線和數據通信類電信產品,在電信領域爲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網絡設備、服務和解決方案。總裁任正非,董事長孫亞芳
 
======================================================================
簡介
 
  華爲技術有限公司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涵蓋移動(HSDPA/WCDMA/EDGE/ GPRS/GSM,CDMA2000 1X
EVDO/CDMA2000 1X,TD-SCDMA和WiMAX)、核心網(IMS,Mobile Softswitch,NGN)網絡(FTTX,xDSL,光網絡,路由器LAN Switch)、電信增值業務(IN, mobile data service,Boss)、終端(UMTS/CDMA)等領域。華爲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2008年世界申請專利最多的公司,華爲還創造和打破了中國世界紀錄協會多項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
發展簡史
 
  1988 創立於中國深圳。
  1989 自主開發PBX。
  1994 推出C&C08 數字程控交換機。
  1995 成立知識產權部。成立北京研發中心,並於2003年通過了CMM4級認證。
  1996 推出綜合業務接入網和光網絡SDH設備。
  與香港和記黃埔簽訂合同,爲其提供固定網絡解決方案。
  成立上海研發中心,並於2004年通過了CMM5級認證。
  1997 推出GSM設備。
  與Texas Instruments、Motorola、IBM、Intel、Agere Systems、Sun Microsystems、Altera、Qualcomm、Infineon和Microsoft,成立了聯合研發實驗室。截至2005年6月,華爲共有10所聯合研發實驗室。
  從1997年起,IBM, Towers Perrin, The Hay Group, PricewaterhouseCoppers(PWC)和 Fraunhofer-Gesellschaft (FhG) 成爲華爲在流程變革、員工股權計劃、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和質量控制方面的顧問。與這些主要的跨國諮詢公司的合作,使華爲可以隨時瞭解行業的最新動態。
  1998 產品數字微蜂窩服務器控制交換機獲得了專利。
  成立南京研發中心,並於2003年6月通過了CMM4級認證。
  1999 成爲中國移動全國CAMEL Phase II智能網的主要供應商,該網絡是當時世界上最大和最先進的智能網絡。
  成立班加羅爾研發中心,並於2001年通過了CMM4級認證,在2003年通過CMM5級認證。
  2000 合同銷售額超過26.5億美元,其中海外銷售額超過1億美元。
  在美國硅谷和達拉斯設立研發中心。
  2001 10 Gbps SDH系統開始在德國的柏林進行商用。
  根據RHK的統計,華爲的光纖系列產品穩居亞太地區市場份額的第1名。
  將華爲的一個分公司Avansys以7億5千萬美元出售給Emerson。
  成爲國際電信聯盟的成員。
  2002 儘管2001年到2002年間,全球電信基礎設施的投資下降了50%,華爲的國際銷售額還是增長了68%,從2001年的3.28億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5.52億美元。
  華爲通過了UL的TL9000質量管理系統認證。
  爲中國移動部署世界上第一個移動模式WLAN。
  2003 Cisco Systems指控華爲侵犯部分 Cisco技術專利;但是,Cisco最終撤回了訴狀,雙方解決了所有的專利糾紛,並承認華爲沒有侵權行爲。
  在世界各地部署了1億個C&C08端口,創造了行業記錄。
  與3Com成立合資企業,生產企業數據網絡設備。
  通過了DNV(DET NORSKE VERITAS)的ISO 14001認證。
  在12月爲阿聯酋電信公司 (Etisalat)提供了一項覆蓋全國範圍的UMTS服務,強化了Etisalat技術領導者的地位,同時幫助其成爲中東和阿拉伯世界中第一個引進第三代網絡的運營商。
  2004 與西門子成立合資企業,針對中國市場開發TD-SCDMA移動通信技術。
  華爲贏得中國電信的國家骨幹網優化合同。此項目的目標是優化中國電信在廣東省的163個骨幹網絡。根據合同,華爲的高端路由器NE5000獲得了TSR採購合同100%的市場份額,成功地進入了國家骨幹網的兩個超級節點。同時,華爲的Gbit交換路由器NE80贏得了該項目75%的市場份額。華爲與中國電信簽署合同,建造1,200多萬個ADSL線路,進一步鞏固了華爲作爲中國電信最大戰略伙伴的地位。
  獲得由Frost & Sullivan頒發的“亞太區2004年度最有前途企業”和“亞太區2004年度寬帶設備供應商”兩個獎項。Frost & Sullivan是一家全球市場研究機構,提供有關新興高科技和產業市場的信息和情報。
  獲得從29家銀行共同提供爲期三年的3億6千萬美元的貸款,用於實施公司的全球發展規劃。
  華爲贏得爲荷蘭運營商Telfort 提供UMTS網絡設備的合同。
  2005 與英國Marconi公司簽署了互助商品代銷協議。根據該協議及初期達成的諒解備忘錄,兩家公司互相銷售對方的部分產品。Marconi將僅以Marconi的品牌向電信運營商轉銷華爲的電信級數據通信產品 ,而華爲將在其無線網絡項目中轉銷Marconi的微波設備,包括下一代微波設備以及相關的網絡服務。
  贏得了爲泰國CAT建設全國性CDMA2000 的3G網絡,價值1.87億美元。
  爲海嘯受災國提供了500萬美元現金和設備的捐贈。
  成爲澳大利亞運營商Optus的DSL合作商,提供支持高速數據、語音(包括IP語音業務)、視頻廣播和商業服務的DSL接入設備。
  成爲英國電信(簡稱BT)首選的21CN網絡供應商,爲BT21CN網絡提供多業務網絡接入(MSAN)部件和傳輸設備。
  獲得了在中國生產和銷售手機的許可。
  2006 5月8日,華爲推出了新企業標識。新標識體現了華爲聚焦、創新、穩健、和諧的核心價值觀。
  在06年香港ITU展上,華爲推出了基於All IP網絡的FMC解決方案。
  華爲移動軟交換用戶數突破一億。作爲全球移動軟交換市場的領導者,華爲移動軟交換出貨量居全球第一。
  沃達豐選擇華爲承建其西班牙WCDMA/HSDPA無線接入網絡。
  摩托羅拉和華爲UMTS聯合研發中心在滬成立。該合作旨在爲全球客戶提供功能更強大、全面的UMTS產品解決方案和高速分組接入方案(HSPA)。
  eMobile選擇華爲爲其部署日本第一個基於IP的HSDPA無線接入網絡。
  華爲與3COM完成針對H3C的競購。
  美國移動運營商Leap選擇華爲建設3G網絡,該CDMA 3G網絡將覆蓋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愛達荷州、內華達州等重要地區。
  該企業在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聯合發佈的2006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五十七,2007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五十一,2009年度中國企業500強排名中名列第四十四。
  2007 年合同銷售額達到160億美元。
  2007年前英國電信高管Mick Reeve空降華爲
  除了作爲BT的技術官員外,Mick Reeve個人網站資料顯示他還是一位吉他好手。
  2007年 10月4日消息,據Light Reading報道,前英國電信集團技術官Mick Reeve將加盟華爲,擔任戰略顧問一職。Mick Reeve自今年5月於英國電信退休,在網絡架構以及運營支撐系統領域極具經驗,他在ITU及電信管理論壇等組織的標準化工作方面作出過重要貢獻。Mick Reeve即將代表中國華爲參加在巴黎舉行的歐洲寬帶論壇(Broadband World Forum Europe)。
  Mick Reeve爲歐洲老牌電信運營商英國電信“21世紀網絡”的規劃者之一。去年4月,英國電信確定其“21世紀網絡”供應名錄,8家設備商分享了18.8億美元的訂單,華爲佔據接入和傳輸兩個領域的各一席。
  Mick Reeve在英國電信的最後一段職場時期,他負責主管實施PBT以太網技術。PBT技術是IEEE802.1ah標準規範的最新演進特性之一,其設計初衷和最大的價值體現是深入挖潛傳統以太網技術以及相關設備。
  Light Reading並認爲,西門子通信等製造商在PBT技術方面緊隨北電網絡,而華爲正試圖在以太網領域樹立話語權。但是這一推斷尚未得到華爲的證實。
  2009年1月16日,北歐電信運營商TeliaSonera宣佈簽署兩項4G LTE商用網絡合同,中國華爲和瑞典愛立信將在歐洲建設LTE移動寬帶,這也是全世界首個商用的LTE網絡。
 
====================================================================
產品服務
 

業務領域

  華爲技術(“華爲”)是全球領先的電信解決方案供應商,專注於與運營商建立長期合作伙伴關係。我們擁有熱誠的員工和強大的研發能力,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提供客戶化的產品和端到端的服務,助力客戶商業成功。
  華爲產品和解決方案涵蓋移動(HSDPA/WCDMA/EDGE/GPRS/GSM, 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 TD-SCDMA和WiMAX)、核心網(IMS, Mobile Softswitch, NGN)、網絡(FTTx, xDSL, 光網絡, 路由器和LAN Switch)、電信增值業務(IN, mobile data service, BOSS)和終端(UMTS/CDMA)等領域。
  華爲在印度、美國、瑞典、俄羅斯以及中國的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設立了多個研究所,8萬多名員工中的43%從事研發工作。截至2008年6月,華爲已累計申請專利超過29,666件,接連數年成爲中國申請專利最多的單位。華爲在全球建立了100多個分支機構,營銷及服務網絡遍及全球,能夠爲客戶提供快速、優質的服務。
  目前,華爲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00多個國家,以及36個全球前50強的運營商。
  

覆蓋範圍


  華爲實施全球化經營的戰略。產品與解決方案已經應用於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全球超過10億用戶。國際市場已成爲華爲銷售的主要來源。2006年,65%的銷售額都來自海外市場。2007年華爲實現合同銷售額160億美元,同比增長45%。其中72%的銷售額來自國際市場。
  華爲目前在海外設立了8個地區部,100多個分支機構。
  華爲在美國、印度、瑞典、俄羅斯及中國等地設立了12個研究所,每個研發中心的研究側重點及方向不同。採用國際化的全球同步研發體系,聚集全球的技術、經驗和人才來進行產品研究開發,使華爲產品一上市,技術就與全球同步。
  華爲還在海外設立了28個區域培訓中心,爲當地培養技術人員,並大力推行員工的本地化。
  

研究開發


  華爲長期堅持不少於銷售收入10%的研發投入,並堅持將研發投入的10%用於預研,對新技術、新領域進行持續不斷的研究和跟蹤。目前,華爲在FMC、IMS、WiMAX、IPTV等新技術和新應用領域,都已經成功推出瞭解決方案。
  華爲主動應對未來網絡融合和業務轉型的趨勢,從業務與應用層、核心層、承載層、接入層到終端,提供全網端到端的解決方案,全面構築面向未來網絡融合的獨特優勢。
  華爲在印度、美國、瑞典、俄羅斯以及中國的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設立了多個研究所,8萬多名員工中的43%從事研發工作。截至2008年6月,華爲已累計申請專利超過29,666件,連續數年成爲中國申請專利最多的單位。華爲在全球建立了100多個分支機構,營銷及服務網絡遍及全球,能夠爲客戶提供快速、優質的服務。
  

標準與專利


  85000名員工中的48%從事研發工作,截至2008年12月,華爲已累計申請專利超過29,666件,連續數年成爲中國申請專利最多的單位。華爲技術有限公司加入了ITU3GPPIEEEIETFETSIOMA、TMF、FSAN和DSLF等七十個國際標準組織。2006年,華爲向這些組織提交文稿2900多篇。華爲擔任ITU-T SG11組副主席、3GPP SA5主席、RAN2/CT1副主席、3GPP2 TSG-C WG2/WG3副主席、TSG-A WG2副主席、ITU-R WP8F技術組主席、OMA GS/DM/MCC/POC 副主席、IEEE CaG Board成員等職位。
  華爲持之以恆對標準和專利進行投入,掌握未來技術的制高點。在3GPP 基礎專利中,華爲佔7%,居全球第五。
  2008年2月21日,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報道,華爲2007年PCT國際專利申請數達到1365件,位居世界第4,較前一年上升9位。 前三名的企業分別是松下、飛利浦和西門子。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報道,2008年PCT(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專利合作條約)的國際專利申請數中國公司首次佔據榜首:華爲去年共遞交了1737件申請,從上一年的第四位躍升爲遞交申請最多的公司。
  

經營業績


         華爲在《2010年度世界最具創新力公司排行榜》中超越阿爾卡特-朗訊和諾基亞—西門子,成爲全球第二大通信設備商,贏得挪威4G移動網路合約更是震驚業界。收入215億美元,成長17.5%,市佔率20%。
  2008年12月30日,世界權威的品牌價值研究機構——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舉辦的“2008世界品牌價值實驗室年度大獎”評選活動中,華爲憑藉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榮登“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大獎,爲中國品牌羣體性的崛起奏響華彩樂章。
  2008年,公司繼續保持了穩健的、健康的增長,全球銷售額達到233億美元,同比增長46%,國際市場收入所佔比例超過75%。華爲公佈的銷售收入一般是指合同銷售額,而實際銷售額,按照華爲往年的平均水平,大概爲合同銷售額的72%~75%。因此,華爲2008年的實際銷售收入應約爲170億美元
  2008年7月9日消息,華爲日前發佈了其2007年年度財報,結果顯示,2007年華爲共收入125.6億美元,與2006年相比增長了48個百分點。2007年華爲位列全球第五大電信設備經銷商。
  據國外媒體報道,憑藉125.6億美元的收入,2007年華爲超過北電一舉成爲全球第五大電信設備經銷商。
  2007年華爲獲淨利6.74億美元,與2006年時的5.12億美元相比增長了32%。
  截至去年年底時,華爲在全球範圍內總計擁有35000名研發人員,約佔其全球僱員總數的43%。
  自創業伊始至去年12月底,華爲先後已遞交了26880份專利申請書。
  在去年所獲總值160億美元的合同訂單中,有72%的訂單均來自國際市場。華爲表示,2007年華爲在如歐洲、美國及日本等發達國家獲得的訂單同比增長了150%
  2006年銷售收入達656億元人民幣,2007年銷售收入超過160億美元。華爲與衆多世界領先的運營商建立了夥伴關係。截至2006年,全球50強運營商中,包括Telefonica、法國電信(FT/Orange)、沃達豐、中國移動、英國電信(BT)、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等在內的31家選擇了華爲作爲合作伙伴。
  在發達地區市場,華爲產品與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和荷蘭等歐洲國家,並在日本和美國市場相繼取得新的規模突破。
  作爲全球新興市場的TOP3設備供應商,華爲在新興市場的份額穩步提升。
  作爲全球移動網絡建設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移動產品在公司的產品銷售組合中,仍然佔有首要比重。2006年,華爲簽署了28個WCDMA/HSPA商用合同,GSM網絡銷售複合增長連續三年超過74.1%,06年全球市場份額21%。
  固定網絡、IP網絡和電信增值業務等產品領域均表現出良好的增長態勢,市場份額穩步提升。
  在2006年全球市場份額排名中:
  NGN產品居業界第一(Infonetics數據)
  移動軟交換居業界第一(In-Stat數據)
  光網絡產品保持業界第二(Ovum-RHK數據)
  IP DSLAM居第一(Infonetics數據)
  寬帶匯聚路由器居第二(Gartner數據)
  MSAN第一(Infonetics數據)
  移動寬帶第一
  在2009年華爲銷售收入300億元美元
 
====================================================================
數據通信認證
 
  概述 依託於華爲雄厚的技術實力和華爲大學專業的培訓體系,華爲數據通信認證集合了不同客戶對數據通信網絡不同層次的需求,爲客戶提供實戰性、專業化的網絡技術認證。
  華爲數據通信認證提供從數據通信工程師到數據通信專家的三級通用認證體系。HCDA(Huawei Certified Datacom Associate,華爲認證數據通信工程師)、HCDP(Huawei Certified Datacom Professional,華爲認證數據通信資深工程師)、HCDE(Huawei Certified Datacom Expert,華爲認證數據通信專家) 
  HCDA華爲認證數據通信工程師
  HCDA(Huawei Certified Datacom Associate,華爲認證數據通信工程師)提供網絡技能初級認證,主要面向IP網絡維護工程師、轉崗工程師、新入職工程師以及其他希望學習IP網絡知識的人士。
  HCDP華爲認證數據通信資深工程師
  HCDP(Huawei Certified Datacom Professional,華爲認證數據通信資深工程師)提供網絡技能中級認證,主要面向IP網絡調測工程師、IP網絡運維工程師、IP網絡設計工程師以及希望系統深入地掌握路由交換接入以及IP承載網技術的人士。HCDP包括BCRN(Building Carrier Routing Network,構建電信級路由網絡)、BCAN(Building Carrier Access Network構建電信級接入網絡)、BITN(Building IP Telecom Network,構建IP電信網絡)三個部分。
  HCDE華爲認證數據通信專家
  HCDE(Huawei Certified Datacom Expert,華爲認證數據通信專家)提供網絡技能高級認證,旨在培養能夠熟練使用各種IP網絡技術和華爲產品規劃、構建、維護、診斷、優化大型IP網絡的網絡專家。
 
====================================================================
企業文化
 
  華爲秉承了其總裁任正非的衆多思想,如“毛澤東思想”、“狼性文化”、“軍事化管理”等一系列新式的企業管理文化,這些思想也已經融入到華爲的企業文化之中。
  華爲成立於1988年。經過21年的艱苦創業,華爲建立了良好的組織體系和技術網絡,市場覆蓋全國,並延伸到香港、歐洲、中亞。公司現有員工 8.1萬餘人,其中研究開發人員3.5萬餘人。在發展過程中,華爲一直堅持以“博愛"爲主導的企業文化,發展民族通信產業,連續3年獲得深圳市高科技企業綜合排序第一,1995年獲得中國電子百強第26名。1996年產值達26億元,1997年已超過50億元,到1999年已達到120 億元左右。
  華爲不僅在經濟領域取得了巨大發展,而且形成了強有力的企業文化。因爲華爲人深知,文化資源生生不息,在企業物質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只有靠文化資源,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才能戰勝困難,獲得發展。
  民族文化、政治文化企業化
  華爲人認爲,企業文化離不開民族文化與政治文化,中國的政治文化就是社會主義文化,華爲以高中層管理者的行爲帶動全體員工的進步。華爲管理層在號召員工向雷鋒、焦裕祿學習的同時,又奉行決不讓“雷鋒”吃虧的原則,堅持以物質文明鞏固精神文明,以精神文明促進物質文明來形成千百個“雷鋒”成長且源遠流長的政策。華爲把實現先輩的繁榮夢想,民族的振興希望,時代的革新精神,作爲華爲人義不容辭的責任,鑄造華爲人的品格。堅持宏偉抱負的牽引原則、實事求是的科學原則和艱苦奮鬥的工作原則,使政治文化、經濟文化、民族文化與企業文化融爲一體。
  雙重利益驅動
  華爲人堅持爲祖國昌盛、爲民族振興、爲家庭幸福而努力奮鬥的雙重利益驅動原則。這是因爲,沒有爲國家的個人奉獻精神,就會變成自私自利的小人。隨着現代高科技的發展,決定了必須堅持集體奮鬥不自私的人,才能結成一個團結的集體。同樣,沒有促成自己體面生活的物質慾望,沒有以勞動來實現慾望的理想,就會因循守舊,固步自封,進而滋生懶惰。因此,華爲提倡慾望驅動,正派手段,使羣體形成蓬勃向上、勵精圖治的風尚。
  同甘共苦,榮辱與共
  團結協作、集體奮鬥是華爲企業文化之魂。成功是集體努力的結果,失敗是集體的責任,不將成績歸於個人,也不把失敗視爲個人的責任,一切都由集體來共擔, “官兵”一律同甘苦,除了工作上的差異外,華爲人的高層領導不設專車,吃飯、看病一樣排隊,付同樣的費用。在工作和生活中,上下平等,不平等的部分已用工資形式體現了。華爲無人享受特權,大家同甘共苦,人人平等,集體奮鬥,任何個人的利益都必須服從集體的利益,將個人努力融入集體奮鬥之中。自強不息,榮辱與共,勝則舉杯同慶,敗則拼死相救的團結協作精神,在華爲得到了充分體現。
  “華爲基本法”
  從1996年初開始,公司開展了“華爲基本法”的起草活動。“華爲基本法”總結、提升了公司成功的管理經驗,確定華爲二次創業的觀念、戰略、方針和基本政策,構築公司未來發展的宏偉架構。華爲人依照國際標準建設公司管理系統,不遺餘力地進行人力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強化內部管理,致力於制度創新,優化公司形象,極力拓展市場,建立具有華爲特色的企業文化。
  

品牌標誌


  華爲新的企業標識在保持原有標識蓬勃向上、積極進取的基礎上,更加聚焦、創新、穩健、和諧,充分體現了華爲將繼續保持積極進取的精神,通過持續的創新,支持客戶實現網絡轉型並不斷推出有競爭力的業務;華爲將更加國際化、職業化,更加聚焦客戶,和我們的客戶及合作伙伴一道,創造一種和諧的商業環境實現自身的穩健成長。
  華爲新的企業標識是公司核心理念的延伸:
  * 聚焦:新標識更加聚焦底部的核心,體現出華爲堅持以客戶需求爲導向,持續爲客戶創造長期價值的核心理念;
  * 創新:新標識靈動活潑,更加具有時代感,表明華爲將繼續以積極進取的心態,持續圍繞客戶需求進行創新,爲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與解決方案,共同面對未來的機遇與挑戰;
  * 穩健:新標識飽滿大方,表達了華爲將更穩健地發展,更加國際化、職業化;
  * 和諧:新標識在保持整體對稱的同時,加入了光影元素,顯得更爲和諧,表明華爲將堅持開放合作,構建和諧商業環境,實現自身健康成長。
  

願景使命


  願景:豐富人們的溝通和生活。
  使命:聚焦客戶關注的挑戰和壓力,提供有競爭力的通信解決方案和服務,持續爲客戶創造最大價值。
  戰略:以客戶爲中心。
  * 爲客戶服務是華爲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戶需求是華爲發展的原動力。
  * 質量好、服務好、運作成本低,優先滿足客戶需求,提升客戶競爭力和贏利能力。
  * 持續管理變革,實現高效的流程化運作,確保端到端的優質交付。
  * 與友商共同發展,既是競爭對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創造良好的生存空間,共享價值鏈的利益。
  

社會責任


  華爲面向全球提供創新的通信解決方案,幫助不同地區的人們更便於接入信息社會,積極履行企業公民職責(CR),長期致力於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
管理體系
 
  同IBM、Hay Group、PwC和FhG等世界一流管理諮詢公司合作,在集成產品開發(IPD)、集成供應鏈(ISC)、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和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深刻變革,引進業界最佳實踐,建立了基於IT的管理體系。
  流程重整
  華爲以市場管理、集成產品開發(IPD)、集成供應鏈(ISC)和客戶關係管理(CRM)爲主幹流程,輔以財務、人力資源(HAY)等變革項目,全面展開公司業務流程變革,引入業界實用的最佳實踐,並建設了支撐這種運作的完整IT架構。
  組織變革
  從產品線變革開始,以公司經營管理團隊及戰略與客戶常務委員會作爲實現市場驅動的龍頭組織,強化 Marketing體系對客戶需求理解、戰略方向把握和業務規劃的決策支撐能力。同時,華爲通過投資評審委員會(IRB)、營銷管理團隊、產品體系管理團隊、運作與交付管理團隊及其支持性團隊的有效運作,確保以客戶需求驅動華爲整體的戰略及其實施。
  質量控制和生產工藝
  華爲聘請德國FhG幫助進行生產工藝體系的設計(包括立體倉庫、自動倉庫和整個生產線的佈局),從而減少了物料移動,縮短了生產週期,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
  財務管理
  建立了與公司業務基本適應的財經服務與監控體系,實施統一了財務管理制度、流程、編碼,實施統一監控,開始實現公司全球化的財務監控和管理。
  供應鏈
  華爲持續建設柔性的供應鏈能力,贏得快速、高質量、低成本供貨保障的比較競爭優勢。華爲建設了扁平化的製造組織,高效率、柔性地保障市場要貨需求並認真推行集成供應鏈(ISC)變革,保證新流程和系統的落實。華爲實施了質量工程技術,供應鏈能力和客戶服務水平得到持續改善,發展與主要供應商的合作伙伴關係,加強採購績效管理和推行基於業界最佳實踐TQRDCE的供應商認證流程。
  合作
  與客戶和供應商建立更穩固的合作關係,加強與國際、中國主流運營商的戰略合作,改善與主要供應商的合作關係,提高供應鏈的響應速度和服務優勢。另一方面擴大與友商的多層次合作,共同構建面向未來的、多贏的、共同生存的安全發展模式,實現分工合作、優勢互補,更好地爲全球客戶創造價值。vic&vip服務消費者!!
  在過去的幾年中,啓動了與友商在技術、產品和市場等方面多領域多層面的合作,以互相依存,共同抗禦風險。與西門子成立了合資公司,專注於TD -SCDMA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共同推動TD-SCDMA的進一步發展。與摩托羅拉在上海成立了UMTS聯合研發中心,旨在爲全球客戶提供功能更強大、全面的UMTS產品解決方案和高速分組接入方案 (HSPA)。
  在管理方面,從1997年起,同IBM、Hay Group、PwC和FhG等世界一流管理諮詢公司合作,引進了集成產品開發(IPD)、集成供應鏈(ISC)等流程,並在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和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了深刻變革,引進業界最佳實踐,建立了基於IT的管理體系。
  而在技術方面,與世界一流公司(如Intel、Texas Instruments、Freescale Semiconductor、Qualcomm、Infineon、Agere Systems、Microsoft、IBM、Sun Microsystems和HP等)進行合作和建立聯合實驗室。
 
====================================================================
《華爲公司基本法》全文
 
  第一章  公司的宗旨
  一、核心價值觀
  (追求)
  第一條 華爲的追求是在電子信息領域實現顧客的夢想,並依靠點點滴滴、鍥而不捨的艱苦追求,使我們成爲世界級領先企業。
  爲了使華爲成爲世界一流的設備供應商,我們將永不進入信息服務業。通過無依賴的市場壓力傳遞,使內部機制永遠處於激活狀態。
  (員工)
  第二條 認真負責和管理有效的員工是華爲最大的財富。尊重知識、尊重個性、集體奮鬥和不遷就有功的員工,是我們事業可持續成長的內在要求。
  (技術)
  第三條 廣泛吸收世界電子信息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虛心向國內外優秀企業學習,在獨立自主的基礎上,開放合作地發展領先的核心技術體系,用我們卓越的產品自立於世界通信列強之林。
  (精神)
  第四條 愛祖國、愛人民、愛事業和愛生活是我們凝聚力的源泉。責任意識、創新精神、敬業精神與團結合作精神是我們企業文化的精髓。實事求是是我們行爲的準則。
  (利益)
  第五條 華爲主張在顧客、員工與合作者之間結成利益共同體。努力探索按生產要素分配的內部動力機制。我們決不讓雷鋒吃虧,奉獻者定當得到合理的回報。
  (文化)
  第六條 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纔會生生不息。一切工業產品都是人類智慧創造的。華爲沒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資源,唯有在人腦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礦……。精神是可以轉化成物質的,物質文明有利於鞏固精神文明。我們堅持以精神文明促進物質文明的方針。
  這裏的文化,不僅僅包含知識、技術、管理、情操……,也包含了一切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無形因素。 
  (社會責任)
  第七條 華爲以產業報國和科教興國爲己任,以公司的發展爲所在社區作出貢獻。爲偉大祖國的繁榮昌盛,爲中華民族的振興,爲自己和家人的幸福而不懈努力。
  二、基本目標
  (質量)
  第八條  我們的目標是以優異的產品、可靠的質量、優越的終生效能費用比和有效的服務,滿足顧客日益增長的需要。
  質量是我們的自尊心。
  (人力資本)
  第九條  我們強調人力資本不斷增值的目標優先與財務資本增值的目標。
  (核心技術)
  第十條  我們的目標是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世界領先的電子和信息技術支撐體系。
  (利潤)
  第十一條  我們將按照我們事業可持續成長的要求,設立每個時期的合理的利潤率和利潤目標,而不單純追求利潤的最大化。
  三、公司的成長
  (成長領域)
  第十二條 我們進入新的成長領域,應當有利於提升公司的核心技術水平,有利於發揮公司資源的綜合優勢,有利於帶動公司的整體擴張。順應技術發展的大趨勢,順應市場變化的大趨勢,順應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就能使我們避免大的風險。
  只有當我們看準了時機和有了新的構想,確信能夠在該領域中對顧客作出與衆不同的貢獻時,才進入市場廣闊的相關領域。
  (成長的牽引)
  第十三條 機會、人才、技術和產品是公司成長的主要牽引力。這四種力量之間存在着相互作用。機會牽引人才,人才牽引技術,技術牽引產品,產品牽引更多更大的機會。加大這四種力量的牽引力度,促使他們之間的良性循環,就會加快公司的成長。
  (成長速度)
  第十四條 我們追求在一定利潤水平上的成長的最大化。我們必須達到和保持高於行業平均的增長速度和行業中主要競爭對手的增長速度,以增強公司的活力,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和實現公司各種經營資源的最佳配置。在電子信息產業中,要麼成爲領先者,要麼被淘汰,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成長管理)
  第十五條 我們不單純追求規模上的擴展,而是要使自己變得更優秀。因此,高層領導必須警惕長期高速增長有可能給公司組織造成的脆弱和隱藏的缺點,必須對成長進行有效的管理。在促使公司迅速成爲一個大規模企業的同時,必須以更大的管理努力,促使公司更加靈活和更爲有效。始終保持造勢與做實的協調發展。
  四、價值的分配
  (價值創造)
  第十六條 我們認爲,勞動、知識、企業家和資本創造了公司的全部價值。
  (知識資本化)
  第十七條 我們使用轉化爲資本這種形式,是勞動、知識以及企業家的管理和奉獻的累積貢獻得到體現和報償;利用股權的安排,形成公司的中堅力量和保持對公司的有效控制,使公司可持續成長。知識資本化與適應技術和社會變化的有活力的產權制度,使我們不斷探索的方向。
  我們實行員工持股制度。一方面,普惠認同華爲的模範員工,結成公司與員工的利益與命運共同體。另一方面,將不斷地使最有責任心與才能的人進入公司的中堅層。
  (價值分配形式)
  第十八條 華爲可分配的價值,主要爲組織權力和經濟利益;其分配形式是:機會、職權、工資、獎金、安全退休金、醫療保障、股權、紅利,以及其他人事待遇。我們實行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相結合的分配方式。
  (價值分配原則)
  第十九條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可持續發展,使我們價值分配的基本原則。
  按勞分配的依據是:能力、責任、貢獻和工作態度。按勞分配要充分拉開差距,分配曲線要保持連續和不出現拐點。股權分配的依據是:可持續性貢獻、突出才能、品德和所承擔的風險。股權分配要向核心層和中間層傾斜,股權結構要保持動態合理性。按勞分配與按資分配的比例要適當,分配數量和分配比例的增減應以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爲原則。
  (價值分配的合理性)
  第二十條 我們遵循價值規律,堅持實事求是,在公司內部引入外部市場壓力和公平競爭機制,建立公正客觀的價值評價體系並不斷改進,以使價值分配製度基本合理。衡量價值分配合理性的最終標準,是公司的競爭力和成就,以及全體員工的士氣和對公司的歸屬意識。
  華爲公司基本法
  第二章 基本經營政策
  一、經營重心
  (經營方向)
  第二十一條 我們中短期經營方向集中在通訊產品的技術與質量上,重點突破、系統領先,擺脫在低層次市場上角逐的被動局面,同時發展相關信息產品。公司優先選擇資源共享的項目,產品或實業領域多元化緊緊圍繞資源共享展開,不進行其他有誘惑力的項目,避免分散有限的力量及資金。
  我們過去的成功說明,只有大市場才能孵化大企業。選擇大市場仍然是我們今後產業選擇的基本原則。但是,成功並不總是一位引導我們走向未來的可靠嚮導。我們要嚴格控制進入新的領域。
  對規劃外的小項目,我們鼓勵員工的內部創業活動,並將播出一定的資源,支持員工把出色的創意轉化爲顧客需要的產品。
  (經營模式)
  第二十二條 我們的經營模式是,抓住機遇,靠研究開發的高投入獲得產品技術和性能價格比的領先優勢,通過大規模的席捲式的市場營銷,在最短的時間裏形成正反饋的良性循環,充分獲取“機會創”的超額利潤。不斷優化成熟產品,駕馭市場上的價格競爭,擴大和鞏固在戰略市場上的主導地位。我們將按照這一經營模式的要求建立我們的組織結構和人才隊伍,不斷提高公司的整體運作能力。
  在設計中構建技術、質量、成本和服務優勢,是我們競爭力的基礎。日本產品的低成本,德國產品的穩定性,美國產品的先進性,是我們趕超的基準。
  (資源配置)
  第二十三條 我們堅持“壓強原則”,在成功關鍵因素和選定的戰略生長點上,以超過主要競爭對手的強度配置資源,要麼不做,要做,就極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實現重點突破。
  在資源的分配上,應努力消除資源合理配置與有效利用的障礙。我們認識到對人、財、物這三種關鍵資源的分配,首先是對優秀人才的分配。我們的方針是使最優秀的人擁有充分的職權和必要的資源去實現分派給他們的任務。
  (戰略聯盟)
  第二十四條 我們重視廣泛的對等合作和建立戰略伙伴關係,積極探索在互利基礎上的多種外部合作形式。  
  (服務網絡)
  第二十五條 華爲向顧客提供產品的終生服務承諾。  
  我們要建立完善的服務網絡,向顧客提供專業化和標準化的服務。顧客的利益所在,就是我們生存與發展的最根本的利益所在。
  我們要以服務來定隊伍建設的宗旨,以顧客滿意度作爲衡量一切工作的準繩。
  二、研究與開發
  (研究開發政策)
  第二十六條 顧客價值觀的演變趨勢引導着我們的產品方向。
  我們的產品開發遵循在自主開發的基礎上廣泛開放合作的原則。在選擇研究開發項目時,敢於打破常規,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我們要善於利用有節制的混沌狀態,尋求對未知領域研究的突破;要完善競爭性的理性選擇程序,確保開發過程的成功。
  我們保證按銷售額的10%撥付研發經費,有必要且可能時還將加大撥付的比例。
  (研究開發系統)
  第二十七條 我們要建立互相平行、符合大公司戰略的三大研究系統,即產品發展戰略規劃研究系統,產品研究開發系統,以及產品中間試驗系統。隨着公司的發展,我們還會在國內外具有人才和資源優勢的地區,建立分支研究機構。
  在相關的基礎技術領域中,不斷地按“窄頻帶、高振幅”的要求,培養一批基礎技術尖子。在產品開發方面,培養一批跨領域的系統集成帶頭人。把基礎技術研究作爲研究開發人員循環流程的一個環節。
  (中間試驗)
  第二十八條 我們十分重視新產品、新器件和新工藝的品質論證及測試方法研究。要建立一個裝備精良、測試手段先進、由衆多“寬頻帶、高振幅”的優秀工程專家組成的產品中間試驗中心。爲了使我們中間試驗的人才和裝備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我們在全世界只建立一個這樣的大型中心。要經過集中的嚴格篩選過濾新產品和新器件,通過不斷的品質論證提高產品的可靠性,持續不斷地進行容錯設計實驗和改進工藝降低產品成本,加快技術開發成果的商品化過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