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世界一片陽光

  幾個女中學生圍在一起,中間堵着一個梳着長尾的女孩,一個個巴掌扇了過去,刺耳的響聲混雜着惡毒的辱罵;一個男學生正拳打腳踢教訓站在他對面的男孩,旁邊幾個男生若無其事的欣賞,其中一個赤裸着上身,走了過去,像在指點他如何出腿,然後親身示範,猛背過身,藉着旋轉的力量,飛起一腳,用李小龍一樣的姿勢恨恨踢在對面男孩的身上……

  一個個觸目驚心的畫面正發生在我們身邊,正發生在記載着我們美好青春的校園!友愛被邪惡侵吞,鮮花沾染上了血!

  “青少年犯罪已佔到總犯罪率的一半!”多麼讓人震驚的數字,好像天都變得黑暗。這就是中國的未來?這就是中國的希望?氣憤!痛苦!寒心!爲所有死了的和活着的中國人!
 
  爲什麼現在的孩子竟到了這種令人髮指的程度?好勇鬥狠到了用“恨毒”一類字眼去定義他們的地步?父母、老師、媒介、社會、教育體制以及孩子自己,每個人身上都揹着罪責,一個也跑不了。
 
  常聽到這樣的話,當一個少年犯講述自己犯罪史的時候,總先從父母家庭講起,家庭如何不幸,父母如何吵架,自己如何在惡劣的環境中長大,如何受到同伴的欺辱,如何遭到老師的奚落,如何被父母訓斥甚至毒打。自己成了足以被人同情的可憐蟲,在頭上狂風暴雨的殘酷高壓和折磨下,一不留神兒的犯罪就變得那麼理所應當,順理成章。一邊親手弒母,一邊可憐巴巴的講述母親在人前說話時如何不給自己留面子,沾滿了母親的血還要在鏡頭前哭訴“我也是要面子的。”死了的人不能再說話,活着的人把話說盡,使我們在爲死人惋惜的同時,被教唆的在她身上增添了幾分死的理由,孰不知,這算什麼死的理由,她本不該死!

  不知爲什麼,但凡走進監獄的人,不論年齡大小,受教育程度如何,智商都突飛猛進,尤其增強了分析問題的能力。前因後果、內因外因,分析的頭頭是道,把慘無人道的犯罪行爲分析的如“1+1=2”般合情合理。我看不清楚,這是痛心疾首的自我剖析還是輕描淡寫的推卸責任,或者乾脆就是一枚煙霧彈。

  我並不否認,家庭、社會等因素確實給這些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帶來了不良影響,但當這種影響在孩子們的嘴裏被反覆咀嚼的時候,卻向我們暗示了一個新的問題——“我們錯在哪?”當孩子把自己犯錯的原因都歸罪於家庭、社會、學校的時候,當我們“敬業”的傳媒機構進一步揭露和放大這一現象的時候,管制、教育就變得蒼白無力。所以,我們怎能去支持他們片面的判斷和不負責任的態度,我們要讓他們正視自己的過錯或者罪惡,我們要讓他們首先反思自己。告訴那個哭訴自己成長在單親家庭中的少年犯,不是所有單親家庭的孩子,都是少年犯!
 
2006年9月25日 星期一 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