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基礎

 隨着計算機技術和網絡的不斷髮展,生產環境中對於存儲性能和數據可靠性的要求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數據隱患被發現,人們亟待於解決這些讓人頭疼的問題,而這時RAID技術應運而生。

 

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廉價磁盤冗餘陣列的應運而生,讓商業社會發現了商機,不過隨着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要想要實現RAID的各種公用,已經不能夠實現廉價這個概念了,所以之後RAID改變了觀念成爲了新的RAID (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獨立磁盤冗餘陣列。

 

我們把多個獨立的物理硬盤按照不同的方式組合起來,形成一個虛擬的硬盤的方法稱作爲RAID

 

RAID技術在容量和管理上能夠易於靈活的進行容量擴展,“虛擬化”使可管理性極大的增強、在性能上“磁盤分塊”技術也能夠帶來性能的提高、除此以外,通過冗餘技術和熱備、熱換提升了數據的可靠性。

 

RAID的數據組織方式分爲三種:條帶技術、鏡像技術、校驗碼技術。

 

條帶技術:能夠提升讀和寫的能力,卻不能夠提供冗餘支持。

 

鏡像技術:能夠提升讀性能力,但寫性能力會下降,提供冗餘能力,不過磁盤的利用率只有50%至少需要兩塊磁盤

 

校驗碼技術:能夠提升讀寫的能力和冗餘備份的能力,空間利用率只有(n-1)/n

 

組成RAID陣列的不同方式被稱之爲RAID級別,不同的RAID級別具有不同的存儲性能、不同的數據可靠性和不同的存儲成本,不過級別只是代表磁盤的組織方式不同,並不存在上下之分。

 

RAID0是以條帶的形式將數據均勻分佈在陣列的各個磁盤上

RAID1以鏡像爲冗餘方式,對虛擬磁盤上的數據做多份拷貝,放在成員磁盤上

 

RAID5採用獨立存取的陣列方式,校驗信息被均勻的分散到陣列的各個磁盤上

 

RAID10結合RAID1RAID0,先鏡像,再條帶化

 

RAID50RAID5RAID0的結合,先實現RAID5,再條帶化

 

RAID中存在五種模式:

創建模式、管理模式、監控模式、增長模式、裝配模式

 

這五種模式每種都擁有自己各自的參數選項

創建模式:

-C專用選項:

-l:指定級別

-n:指定設備個數

-a (yes|no):是否自動爲其創建設備文件

-c:指定數據塊大小 默認64K (2^n)

-x #: 指定空閒盤個數

mdadm -C /dev/md0 -a yes -l 0 -n 2 /dev/sda{5,6}

管理模式:

--add, 重新加載磁盤設備

mdadm /dev/md# -a /dev/sda9  重新加載RAID硬盤sda9

--remove, 移除磁盤設備

mdadm /dev/md# -r /dev/sda7 移除sda7 

--fail, 模擬磁盤設備損壞

mdadm /dev/md# -f /dev/sda7(模擬md#中的sda7中的文件損壞)

監控模式

-F

增長模式

-G

裝配模式

-A

另外還有

-D==--detail  查看raid陣列的詳細工作信息

-S           停止陣列

 

本文出自 “小敗向前衝!” 博客,請務必保留此出處http://yhwhzhang.blog.51cto.com/3821405/1153507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