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寫技術博客對新人如此重要?

由於明年項目業務的擴展,所以在現有的團隊中,我還要再招 2-3 名Office開發的新成員作爲正式的專職員工,在此聊聊我在招聘過程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些經驗,特別是「爲什麼寫技術博客對新人如此重要?」。希望對在職者有所幫助,也對新人有所啓發。 

 

臺灣和大陸的對比

首先談談臺灣情況,Programmer 在臺灣不叫程序員,而是程式設計師,從搜索引擎找臺灣程序員,往往得到的是內地搜索結果。過去程式設計師在臺灣地位很高,但近十年來,年輕一代越來越不熱衷編程,臺灣資訊工程相關科系的最低錄取分數也是下降趨勢,所以在臺灣要找程序員不是沒有,只是技術水平和主動積極性已大不如前。 

大陸因爲人口衆多,每年都是新人輩出,肯拼肯學,可惜大環境不理想,除總監級別外,普遍地位不高,也較少能提供 "生涯規劃" 或 "職業生涯化" 建議的前輩。反觀臺灣生活太安逸了,大學升學率將近百分之百,很多年輕人的工作態度是 "錢夠用就好",剩下的不太想工作。所以成熟的程序員越來越難找了。

 

用人單位的思路

有句話說,最理想的對象往往不是看招聘來的。因爲,要在漫長應聘隊伍中找到適合者,往往要先過濾掉 100 個弄不清楚情況的,才能找到最適合的那一位寶貝。作爲求職者,我們要分清楚「對方到底是要我?還是隨便任何一個人?」兩者區別在於如果是後者,那麼張三、李四都可以,來上班就是了,中華兒女千千萬,不行就換。但如果是要 "我",而不是隨便一個人,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我們團隊是做 Office 開發的,特別是以 VBA 或 VSTO 爲主的企業級 Office 解決方案。所以在找人上,曾經想過「他人推薦」,但這或許並不是最理想的一條路,大多數人會先看看自己是否能做這個工作,萬一不適合,很少會再推薦給真正適合的能手,這是標準的社會心理學現象。所以,如果重視要找的對象,就不能停留在只是等媒婆上門,而要像逛古玩店一樣,在網絡上認真的淘。

 

去哪裏淘人?

國內找程序員有三大領土:博客堂、博客園和CSDN。你可能會說還有很多論壇和個人網站。但我是這樣理解的:建立一個網站只放自己文章的技術愛好者,適合當老闆,也就是將軍。因爲他會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而鶴立雞羣、特立獨行的人是否適合協作有待考驗,除非一開始要找的就是技術總監。 

至於泡論壇需要很多時間,很少聽說互聯網公司的頂尖好手一天到晚泡國內論壇的,偶爾搜索資料或內部交流有可能出沒一下,但開放性論壇一般不會去,這有兩點原因:首先,工作已經很忙了,沒有太多時間一遍又一遍回答喵喵幼兒園的問題。再者,由於涉及的開發技術資料需要保密,也不好拿到外面的論壇發表和共享。

所以從上述三個地方找人,變成考慮的可行性方式。一個寫技術博客的人至少有兩點特質:第一、他願意整理經驗和分享。第二、他要能把事情說清楚、講明白。技術類型的人往往是含蓄內斂、拙於溝通的,寫文章可以鍛鍊加強自己表達的能力。

對超過二十年工作經驗的人來說,可以很容易從一篇文章瞭解對方的階段和狀態,大多數招聘單位要找的不是最強的人,而是適合的人,特別是在團隊中能與他人協作的人。

 

寫技術博客的要點

既然提到些技術博客這件事,在此列出幾個要點:首先在標題顯示自己的中文名字,不要用英文,因爲我們是中國人,不是老外。老外要千里迢迢來中國看你中文技術文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真要用英文可以到國外論壇發表,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路線。如果顧及到個人隱私,不妨開多個博客,但作爲尚在求職尋找更好機會的新人,應該至少有一個是認真對待的,把這個博客作爲技術示範窗口,讓別人瞭解我們和所涉獵的技術。

如果用慣了暱稱,可以在個人資料裏留下中文姓名和聯繫方式,互聯網很大,我們並不知道那一天幸運會來敲門,會有什麼樣的人看到我們的文章。我在CSDN置頂的博文是個示範,即使是路人甲乙丙丁,也可以很容易看到我的名字,過去做過什麼、我的興趣還有聯繫方式。

既然決定寫點技術分享,就不要只是單純地翻譯或轉載,那些都是別人而不是你自己的東西,很難凸顯我們和別人在技術、興趣和特質有什麼不同。技術博客的文章不需要太多,十篇足夠,如果一個面試者在十篇文章內,還不能看出你的水平,試問他將來如何用好你?所以,即使沒有面試上,也不用太傷心,只能說雙方緣分未到。

在一個圈子裏,儘量和圈子的老大保持良好關係,因爲有時面試者也會直接求助於這些老大的推薦,多個朋友多條路,而多個老大可能多十條路。前輩們都是過來人,也曾經年輕過,知道年少輕狂是怎麼回事兒,但總不能一天到晚板磚拍來拍去,那樣只會把自己的路越拍越窄、越拍越短。

 

掙錢纔是硬道理

如果沒有念大學,只是大專、中專,甚至高中學歷,也別自卑或自棄。大多數用人單位看的是能不能把東西做出來還有態度。我自己公司裏其中一名員工,只有中專畢業,但現在固定工資加分紅已經可以有一萬多,明年爭取兩萬,只要有能力,收入是沒有上限的,關鍵是能否耐得住性子,在團隊中協作。

其他領域我不敢多說,但是在Office開發領域,我應該還有足夠的經驗和資格來帶團隊。

我們找到適合的人了嗎?還沒有,目前尚在蒐集的初期階段,沒有最終決定。但是接下來除了聯繫大佬們協助找人外,也會禮賢下士、主動出擊,有興趣的也可以自我推薦。希望當緣分來敲門時,雙方能好好珍惜。最後,送上祝福:「機會往往是長期準備和醞釀的,而不能只靠一時的主動與激情,所以,認真寫好技術博客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