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檀:大跌戳穿了神話 市場信心崩潰誰之過?

股災還在延續,A股市場週一大跌,權重股領頭,滬綜指暴跌4.49%。中石油跌破20元,中國平安離每股50元大關只有一線之隔,太保有可能跌破發行價——中國股市怎麼了,發生次貸危機了嗎?不,比次貸危機更嚴重,發生了集體性恐慌。這種恐慌由於沒有來由,沒有方向,更顯得深不見底。

    A股市場的下挫是反常的,是有關方面不作爲之責,而不是全球資本市場之責。目前,國際市場的風向正在發生逆轉。從上週二開始,全球虛擬金融市場在商品期貨的帶領下全線下跌。美元在企穩反彈,相應的,大宗商品期貨與黃金價格、農產品價格在下降。這說明,由日元上升與資金流動性不足贖回,導致全球市場構築一個階段性底部。如果市場就此基本企穩,能夠說明美國的經濟危機只侷限在信用領域,金融領域,而沒有蔓延到實體經濟領域。盧卡斯等經濟學家的論證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A股市場下挫可以達到什麼目的?可以減輕通脹壓力,可以擠壓市場泡沫,可以讓投資者知難而退。但有關方面在打着這樣小算盤的時候,沒有想到挑破泡沫的惡性後果,A股市場的恐慌性下跌將造成實體經濟的損傷,造成市場信心崩潰所形成的市場資金瞬間短路,可 以打破資本市場改革所需要的穩健的背景,可以讓A股市場與人民幣的定價權拱手讓給他人。

    這次大跌,戳穿了幾個神話。

    首先,管理層早有預案,可以一言興市一言衰市。事實上,在一個不成熟的市場,由於利益關係錯綜複雜,管理層必須在恰當的時刻才能起到一言九鼎的作用,對市場進行適當的刺激才能收效。自始至終,我們沒有看到面對緊急情況的應急預案,常常在市場作出極端反應之後,才能做出一定的回饋。

    其次,我國大型企業的贏利能力增強。中石油股價接連下挫,中石油當初迴歸A股市場表示要還利於民,如何則是套牢全民,而隨着全球石油價格上升,中石油的前景並不樂觀。這正印證了一句話,在通脹中我們需要的是石油,是石油公司的找油能力,而不是所有的大型石油公司。再大的公司,如果找油能力不行,或者定價能力受到箝制,都不值得投資。中石油領跌大盤股,顯示的是油源與定價的雙重缺失。

    金融機構的競爭力同樣經不起推敲,我們看看中國金融機構走出去的成績,中投公司投資黑石浮虧48%,平安投資富通至今浮虧16%,幸虧中信證券與貝爾斯登聯姻不成,否則會虧得找不到回家的路。QDII呢?從3月14日到3月20日,5只基金系QDII平均跌幅達到6.54%。按最新淨值計算,QDII資金規模僅剩845.57億元,半年前,這個數字爲1232.05億元。一個忠誠的QDII投資者,將虧損31.37%。沒有哪個投資者願意再交這樣的學費,就是周小川行長大聲號召也不行。

    第三,機構投資者是理性的。與其說機構投資者是理性的,不如說他們大多數時候是聽話的,他們可以順從地舉啞鈴,但他們同樣無法克服初生之犢的生澀。他們無法拒絕成爲碩鼠的誘惑,逆向的激勵機制雪上加霜,因爲他們憑藉規模得管理費,而不必考慮收益。當然,一個成熟的市場收益不佳規模自然做不大,但從前兩年基金熱銷來看,基金管理者還處於靠天吃飯的境地。機構投資者舉啞鈴不是毫無述求的,他們需要與政策博弈,換取足夠的收益空間。並且,基金真正的主人是基民,當“殺基”事件一演再演,用腳投票就是理性選擇,兩者夾擊,“在最困難、最黑暗的市場中,總是基金在出貨。”

    第四,控股股東是服從大局的。國資委曾經對於大非減持做出規定,同時表示市場高則賣之低則買之,表達了平抑股市的決心,他們忘了,這同時是在宣揚自己成爲最大的A股市場的莊家的決心。只要有這樣的莊家存在,中國的融券機制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

    股改面臨真正的考驗,大小非減持是無法躲避的坎。低成本獲得的股權可以不計成本的減持,就是平安下挫到每股20元,大小非減持依然動力十足,因爲成本低到等於送錢。

    一個原本生機勃勃的市場淪落到如此地步,到底是誰之過?那些抱着國際資本市盈率的食洋不化者,那些爲了本部門利益,而讓旗下完全不具備內部完善治理結構的企業進行高溢價IPO者——銀監會鼓勵虧本的農商行上市,有部門讓產權不清的傳媒企業上市——那些爲了股市穩定而不惜損害中小股民利益者,那些爲了成就預言家的名聲而不惜“萬股枯”的唱空者,那些對於市場沒有任何預案的管理者,應該一起爲此次資本市場的暴跌負責。他們已經用國有股減持擊毀了市場的信心,如今又用與國際接軌忽悠所有的市場參與者,轉而將中國資本市場的主動權拱手讓給國際投資者。

    在此貨幣戰爭發軔之時,我們居然喪失了穩定的資本市場與明確的預期,使信用危機從虛擬經濟傳染到實體經濟,如此下去,高科技企業無法誕生,資源性企業將被國際投資者看得一文不值,試問我們有什麼武器來應對這場只許贏不能輸的戰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