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項目開發效率之--會議室牆的進度表

  我是做開發的,做項目帶團隊都是家常便飯了,但是每次都有不一樣的收穫。這次項目爲了提高組員的開發工作效率,我想起了PMBOK書中提到的給團組找一個封閉的空間工作,於是我就每日在牆上貼上日工作進展圖形統計表。
 
  項目在開發寫程序階段,每週末我都會做下週各組員工作內容,列出計劃。對於工期時間短的項目,應每週校驗一下組員開發完成情況,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做下週工作計劃。每週組員根據分配本週應完成的工作任務,每天晚上由我檢查一下完成本週任務的百分比,畫一柱形圖;X座標是組員名稱、Y座標是本週工作內容完成百分比。但統計好的柱形圖打印,每天貼在大家工作顯眼的地方。
 
  用了這個方法,明顯感覺組員很重視每天進展的工作量,如果自己的工作完成情況比其它同事少,會有沒面子感覺。
 
  用了這個方法確實在提高組員開發工作效率上有所提高,很好的用PMBOK這本書內容,在工作中得到了實踐。這些只是我在管理團隊的時候的一個小技巧,但是其中的方法卻是很實用的,不過也要活學活用,避免適得其反造成不良後果,形成惡性循環。

  其實從加快項目進度本身來說,還是要從整個項目進度來考慮的,簡單來說,效率就是完成某項目預期效果所需要的時間,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呢?下面我就蒐羅了兩點,這也是我在參加光環pmp培訓學習項目管理過程中感觸很深的兩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優化“流程”

  在一個團隊中,角色有多個,在洽談,調研需求的流程中,往往看不到設計師的身影,意見經過重重審批、整理、過濾、傳達到設計師手上時,已經面目全非了,反覆修改,在中間環節延誤,都極大的影響了設計師的工作效率。因此應該讓設計師更早的進入項目,在需求確立之前進入能讓設計師得到第一手的意見,並且能從設計的角度給出恰當的建議。

  2、優化“工作流”

  當一個團隊採取的是串行的工作流,“所需時間”等於每一個人的工作時間的總和 ,而如果能採取並行的工作流,將能極大的減少“所需時間”。如何實現並行工作流?典型的方式就是“結構與表現分離”,由前端設計師、視覺設計師、程序員共同確立框架結構,視覺設計師製作頁面效果圖,前端設計師構建HTML結構,程序員在HTML結構中嵌入程序。當視覺設計師完成效果圖後,前端設計師利用CSS樣式控制頁面表現。既減少了“所需時間”,又不產生額外的成本,何樂而不爲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