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系統常見的壓縮命令

 1、在Linux的環境中,壓縮文件的擴展名大多是:*.tar, *.tar.gz, *.tgz, *.gz, *.Z, *.bz2

 

 

*.Z         compress 程序壓縮的文件;

*.gz        gzip 程序壓縮的文件;

*.bz2       bzip2 程序壓縮的文件;

*.tar       tar 程序打包的數據,並沒有壓縮過;

*.tar.gz    tar 程序打包的文件,其中並且經過 gzip 的壓縮

*.tar.bz2   tar 程序打包的文件,其中並且經過 bzip2 的壓縮

 

Linux上常見的壓縮命令就是 gzip bzip2 ,至於 compress 已經退流行了。

 

[root@www ~]# gzip [-cdtv#] 檔名

[root@www ~]# zcat 檔名.gz

選項與參數:

-c  :將壓縮的數據輸出到螢幕上,可透過數據流重導向來處理;

-d  :解壓縮的參數;

-t  :可以用來檢驗一個壓縮檔的一致性~看看文件有無錯誤;

-v  :可以顯示出原文件/壓縮文件的壓縮比等資訊;

-#  :壓縮等級,-1 最快,但是壓縮比最差、-9 最慢,但是壓縮比最高。默認是 -6

 

 

2tar 可以將多個目錄或文件打包成一個大文件,同時還可以透過 gzip/bzip2 的支持,將該文件同時進行壓縮! 更有趣的是,由於 tar 的使用太廣泛了,目前 Windows WinRAR 也支持 .tar.gz 檔名的解壓縮

 

 

 

[root@www ~]# tar [-j|-z] [cv] [-f 創建的檔名] filename... (打包與壓縮)

[root@www ~]# tar [-j|-z] [tv] [-f 創建的檔名]             (察看檔名)

[root@www ~]# tar [-j|-z] [xv] [-f 創建的檔名] [-C 目錄]     (解壓縮)

選項與參數:

-c  :創建打包文件,可搭配 -v 來察看過程中被打包的檔名(filename)

-t  :察看打包文件的內容含有哪些檔名,重點在察看『檔名』就是了;

-x  :解打包或解壓縮的功能,可以搭配 -C (大寫) 在特定目錄解開

      特別留意的是, -c, -t, -x 不可同時出現在一串命令列中。

-j  :透過 bzip2 的支持進行壓縮/解壓縮:此時檔名最好爲 *.tar.bz2

-z  :透過 gzip  的支持進行壓縮/解壓縮:此時檔名最好爲 *.tar.gz

-v  :在壓縮/解壓縮的過程中,將正在處理的檔名顯示出來!

-f filename-f 後面要立刻接要被處理的檔名!建議 -f 單獨寫一個選項羅!

-C 目錄    :這個選項用在解壓縮,若要在特定目錄解壓縮,可以使用這個選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