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决云服务商单点故障频发的问题

近来各大企业云服务商频频宕机,企业跟云,到底还能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当然,云计算的浪潮是不会因为几次停机事故就改变的,企业上云的趋势,也不会就此逆转。但是,如果不能解决用户对云可靠性的疑虑,云战略的脚步必然会受到影响。

云提供商的数据中心一般都有各种保护机制,远比绝大部分的企业级数据中心设计更为完善。但是,不论设计多么完善的数据中心,“100%的可用性”也只能是一个努力接近的目标而永远不可能实现。那么,作为企业用户,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种高可用性问题对于所有的企业IT人士都不陌生,甚至早已有了一个专有名词来定义——单点故障。 解决单点故障的方法就是“冗余”。计算机的关键部件,比如风扇,要冗余成双份,关键服务器要冗余成集群,网络连接要冗余成多通道,存储要做镜像或者RAID冗余,甚至整个数据中心都要通过容灾和双活实现冗余。那么,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道理,到了云上就成了难题了呢?

因为云服务商之间,往往存在各种技术和商业壁垒,使得数据难以跨云实现复制。一个企业,即使是同时购买了微软和亚马逊的云服务,也无法把微软云上的数据随时复制到亚马逊上去。不能让两个云之间进行数据复制,就无法让数据保持一致,也就无法让两个云之间实现冗余,于是高可用性也就无法实现了。

比如,我们使用FreeStor的云间跳转云间跳转的意思是,用户只要在自己的数据中心和不同的云上各自部署一个虚拟机,就可以实现云间跳转的功能。

用户可以让数据实现在不同的云之间进行快照或者复制,一旦一个云出现故障,可以立刻用另一个云实现接管,而不会对业务产生重大影响。这种体验就跟用户一直在用的异地双活和容灾是一样的。

云间跳转的功能不但可以避免由于云服务商的停机造成损失,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给用户与这些云提供商议价的优势。如果云的服务质量不满足要求,或者云的价格不能让客户满意,用户随时点几下鼠标,就可以迁移到新的云上去。这就如同原来的多厂商采购策略一样,不会被任何一个供应商绑架。

现在用户要在云上使用FreeStor很简单,亚马逊和微软Azure的应用商店里都可以直接购买云上虚拟机,而且可以直接得到相应的技术支持。云间跳转能力除了已经在亚马逊、微软Azure、阿里云、Oracle Cloud上充分验证,还支持基于OpenStack的私有云架构。

总之,云间跳转功能可以帮助用户轻松应对云服务商的“感冒”,不再害怕服务中断,解决了企业上云战略的一大障碍。

所以说,实现在云和云之间的数据复制,是解决公有云高可用性问题的关键,也是突破障碍,加速企业上云的关键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