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 每天努力一點點【Linux培訓實錄】

 忙碌的一週又過去了,畢業之後時常會有這樣的感慨:時間怎麼過得這麼快呀!記得大學的時候,從週一的第一節課開始就想着週末,到了週末又想着這月有沒有什麼假期,比如5.1,10.1之類的長假,哈哈.已經連續幾周沒有休息了,這周的工作也很辛苦,連續3個晚上加班到10點,雖然身體感到很累(每週末下課後都會在公交車上睡着,很香很香) ,但是心理卻很充實,(不要因爲優越的環境,而停下來,每天努力一點點,呵呵)我喜歡這樣的感覺.
    昨天下課,我一路狂奔回家,一邊哼着歌,一邊思考着我的MacOs,中午的時候黃老師給了我
一張MacOS X10.4.6的光盤,整整一下午終於把它搞定(黃老師講課的時候我還在偷偷的安裝),說句老實話蘋果的系統視覺效果真的很棒,可是到了家,我搗鼓了一晚上就是沒有安裝成功(凌晨1:00多),不知什麼原因,唉,看來是我那可憐的R60e無福享受這種“奢侈”的系統,呵呵,廢話這麼多,下面進入正題,(文件權限和用戶管理是Linux中比較重要的一塊)課堂上的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

    上篇文章忘了標註每天課程的名稱,下面就補充上吧:
一 榮新網絡系統集成項目(工作手冊)
      榮新網絡系統集成項目(Linux起源及基礎命令)
      shell的使用
二 文件權限及用戶管理
   應用程序的安裝和管理
1 如果我們用F-ssh遠程管理機器的話,有時候會出現亂碼
解決辦法: #system-config-language,圖形化的界面,把語言改爲英文
                 #reboot
2 虛擬機安裝完後,默認分辨率較小,看着不舒服
解決辦法:系統工具-硬件-CRT設置--雙擊--選擇指定的分辨率
                #rebooe
3 IP地址的改變
解決辦法:a.#setup圖形化的界面
                    b.#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修改
                    c.#/etc/init.d/network reload
4 查詢當前登錄的用戶名和自己所屬的組
#whoami或者#groups
5 在linux中目錄和文件都是普通文件,只要想進入目錄,該目錄的權限至少是r-x,當然也可以用數字來設置權限
6 chmode只能修該文件和目錄的權限,但是其所有者(創建者)不變,只有通過chown纔可以修改
7在創建用戶時,例如#useradd -g dba -G manager -c "DB administrator" -d /DB user1,在這個命令裏,用戶名只能放在所有參數之後,如若不然,雖然用戶已經創建,但是參數尚未傳遞過去
8推薦兩個centOS下載地址(就像黃老師說的,沒事玩玩各種操作系統,真的很爽)
  教育網:[url]ftp://202.38.97.230/centos[/url]
  很不錯的站點:[url]ftp://ftp.net.usf.edu[/url]
  澳大利亞的站點,速度很快的:
[url]http://www.pacific.net.au/mirror/linux.php[/url]
  Debian   Redhat  Fedora   Gentoo   Mandriva  Knoppix  SuSE
  Slackware Yellow Dog  cAos CentOS Ubuntu tinysofa FreeBSD OpenBSD
   NetBSD  DragonflyBSD  archlinux  StartCom
9 用rpm安裝軟件時,如果中途遇到問題可以用#make clean先將其刪除.
軟件之間必然存在着一點的關聯性,linux中要卸載某個軟件時,可配合使用下面的命令查看其關聯
 #rpm -qa | grep 軟件名
 #rpe -ql 文件名
10 安裝常用命令:rpm -ivh XX.XX.rpm
   壓縮常用命令:#tar -cvf xx.xx.tar(目標文件) 源文件
   解壓縮常用命令:#tar -zxvf xx.xx.tar.gz  等同於 #gunzip xx.xx.tar.gz
                               #tar -jxvf xx.xx.tar.bz2  等同於  #bunzip2 -jxvf xx.xx.tar.bz2
備註:解壓縮時注意目錄,#tar xx.xx.tar -C 目錄,便可解壓縮到指定目錄,但是gunzip,unzip2好像不能指定目錄,所以最好用mv將tar包移到指定目錄,然後再解.
11 好的習慣:安裝完任何軟件之後,添加"快捷方式",方便日後的使用和管理
#vi /etc/profile
在最後添加export PATH=$PATH:/usr/local/lumaqq/bin(程序所在目錄)
#env | grep PATH查看是否已經添加
#. /etc/profile 執行,使其生效
#直接輸入軟件名就Ok了
12 用su切換用戶時,-u 參數就跳轉到用戶的家目錄,若不加參數,保持切換前的目錄
13 關於權限的小實驗
   主組---附加組---用戶---文件----權限(雖然user1和user2都屬於manager組,但是權限是由唯一的主組決定)
   dba    manager  user1   1.txt   user1不能訪問2.txt
   manager            user2   2.txt   user2不能訪問2.txt
14 關於登錄和退出時文字提示的小實驗
   在每個用戶的家目錄下都有兩個隱藏的.bashrc(對其修改可在登陸時顯示文字提示,但是隻是針對bash,如果對用戶指定的登陸shell是sh,就無法顯示)
.bash_logout(修改它可在用戶退出登陸時顯示文字提示,但是隻有叢該用戶的家目錄退出時纔會顯示)文件
       困了,該睡覺了,好久沒這麼早睡覺了.未完待續.......
本文出自 “夢的起點” 博客,請務必保留此出處[url]http://richardlee.blog.51cto.com/9734/53396[/ur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