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

獨立冗餘磁盤陣列
條帶化技術,分散存儲在多個盤上
(做切割數據的,存在盤上的對應位置,在外觀看來就是條帶狀的)
raid的一種
raid級別,僅僅代表raid的組成方式是不一樣的,沒有上下級之分
raid級別:速度、可用性
利用校驗碼的形式來保證數據的可靠性(比較麻煩)浪費比例1/n 一:raid類型
1.raid0 條帶
性能提升:讀寫
冗餘能力:不具備
空間利用率:n 至少兩塊盤
2.raid1 鏡像
性能提升:寫性能下降,讀性能提高
冗餘能力:具備
空間利用率:1/2
正好兩個
3.raid0+1(同組都可以壞,不能是不同組的相同標號壞)利用率都是1/2
raid1+0 (同組不能都壞掉) 用的多
性能表現:讀寫提升
冗餘能力:具備
空間利用率:1/2
至少4塊
4.raid4 校驗碼機制 校驗碼盤的壓力大 性能瓶頸
5.raid5 輪換成爲校驗盤的機制
性能表現:讀寫提升
冗餘能力:具備
空間利用率:(n-1)/n 至少3塊
6.raid6 多了一塊校驗盤,校驗方式有所改變
7.raid5+0
性能表現:讀寫提升
冗餘能力:具備
空間利用率:(n-2)/n 至少6塊
8.JBOD (Justa BunchOfDisks,磁盤簇)是在一個底板上安裝的帶有多個磁盤驅動器的存儲設備。通常又稱爲Span。
簡單將多個盤羅列,對應用程序來說就是一塊盤,可以儲存單個較大文件
二. 硬件raid: 四塊盤,raid0 raid1 必須使操作系統識別硬件,安裝驅動程序 主板上具有控制芯片(上面具有cpu,提供內存)
軟件raid:
MD:multi disks 多磁盤,內核中的模塊,可以讀取配置文件,來實現
軟件raid,md要模擬一個假的raid設備(邏輯raid)/dev/md#(metadevice)
mdadm 創建模式 -C
專業選項:
-l:指定基本
-n:設備個數
-a:{yes|no} 自動爲其創建設備文件
-c:chunk大小,默認爲64k,(數據塊)
-x:指定空閒盤的個數
創建raid0:mdadm-C /dev/md0 -a yes -l 0 -n 2 /dev/sdb{1,2}
創建raid1:mdadm-C /dev/md1 -a yes -n 2 -l 1 /dev/sdb{5,6}
創建raid5:mdadm-C /dev/md2 -a yes -l 5 -n 3 /dev/sdb{5,6,7}
增加熱備磁盤: mdadm/dev/md2 -a/dev/sdb8
查看指定信息: mdadm-D/dev/md# 查看指定RAID設備的詳細信息
查看raid狀態: cat /proc/mdstat
管理模式 : 選項:-a(--add),-d(--del),-r(--remove),-f(--fail)
模擬損壞:mdadm/dev/md1 -f/dev/sdb5
移除損壞的磁盤:mdadm/dev/md1 -r /dev/sdb5
添加新的硬盤到已有陣列:mdadm/dev/md1 -a/dev/sdb7
注意:
1、新增加的硬盤需要與原硬盤大小一致
2、如果原有陣列缺少工作磁盤(如raid1只有一塊在工作,raid5只有2塊在工作),
這時新增加的磁盤直接變爲工作磁盤,如果原有陣列工作正常,則新增加的磁盤爲熱備磁盤。
停止陣列:mdadm-S /dev/md1
監控模式 -F 不常用
增長模式 -G 用於增加磁盤,爲陣列擴容
將raid5的熱備磁盤增加到陣列工作磁盤中: mdadm-G/dev/md2 -n 4
裝配模式 -A 軟RAID是基於系統的,當原系統損壞了,需要重新裝配RAID 將停止的陣列重新裝配;mdadm-A/dev/md1 /dev/sdb5 /dev/sdb6
自動裝配:mdadm運行時會自動檢查/etc/mdadm.conf 文件並嘗試自動裝配,
因此第一次配置raid後可以將信息導入到/etc/mdadm.conf 中,
命令如下:
echo ’DEVICE /dev/hd[a-z] /dev/sd
[a-z]’ > /etc/mdadm.conf
mdadm--examine--scan --config=mdadm.conf>> /etc/mdadm.conf
實驗:fdisk /dev/sd# 進行分區 修改類型爲fd
raid0實驗:2G 2:1G
mdadm-C /dev/md0 -a yes -l 0 -n 2 /dev/sda{5,6} 創建
cat /proc/mdstat 查看內核中啓動的raid信息
mkfs -text4 /dev/md0 格式化
mount 掛載使用
raid1 2G 2:2G
mdadm-C /dev/md1 -a yes -n 2 -l 0 /dev/sda# /dev/sda#
cat /proc/mdstat
mkfs -text4 /dev/md1
mount
raid5實驗:1.mdadm-C /dev/md0 -a yes -n4 -l5 /dev/{sda1,2,3,4}
-C (create)v -a yes 創建過程中如果有設備沒有,會幫着創建
-n4(用了幾塊硬盤) -l(級別)
2.cat /proc/mdstat 查看raid詳細信息(啓動中的raid)
3.mkfs -text4 /dev/md0
4.mount /dev/md0 /tmp
5.模擬損壞和修復
1)mdadm-vDs (mdadm--detail--scan查看,數據,掃描) /dev/md0
2)配置文件的設置/etc/mdadm.conf (mdadm-vDs +DEVICE /dev/sdb1 /dev/sdc1...)
停止:mdadm-S /dev/md0 啓動:mdadm-A/dev/md0
3)模擬磁盤損壞:mdadm/dev/md0 -f/dev/sda1(指定第一塊盤壞掉)
4)移除磁盤:cat /proc/mdstat >> mdadm/dev/md0 -r /dev/sda1
5)添加磁盤:mdadm/dev/md0 -a/dev/sda2 cat /proc/mdstat
lsmod 列出內核模塊
mdadm--detail/dev/md#
watch 'cat /proc/mdstat' -n指定刷新時間
DM:device mapper 邏輯設備
linear 線性的 mirror snapshot (快照)訪問的一種路徑
多路徑(使用負載均衡或者是備用)multipat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