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

  路由器:連接因特網中各局域網、廣域網的設備,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路徑,按前後順序發送信號的設備。
  是什麼把網絡相互連接起來?是路由器。路由器英文名Router,路由器是互聯網絡的樞紐、"交通警察"。目前路由器已經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各種不同檔次的產品已經成爲實現各種骨幹網內部連接、骨幹網間互聯和骨幹網與互聯網互聯互通業務的主力軍。
  所謂路由就是指通過相互連接的網絡把信息從源地點移動到目標地點的活動。一般來說,在路由過程中,信息至少會經過一個或多箇中間節點。通常,人們會把路由和交換進行對比,這主要是因爲在普通用戶看來兩者所實現的功能是完全一樣的。其實,路由和交換之間的主要區別就是交換髮生在OSI參考模型的第二層(數據鏈路層),而路由發生在第三層,即網絡層。這一區別決定了路由和交換在移動信息的過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兩者實現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早在40多年前間就已經出現了對路由技術的討論,但是直到80年代路由技術才逐漸進入商業化的應用。路由技術之所以在問世之初沒有被廣泛使用主要是因爲80年代之前的網絡結構都非常簡單,路由技術沒有用武之地。直到最近十幾年,大規模的互聯網絡才逐漸流行起來,爲路由技術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平臺。
  路由器是互聯網的主要節點設備。路由器通過路由決定數據的轉發。轉發策略稱爲路由選擇(routing),這也是路由器名稱的由來(router,轉發者)。作爲不同網絡之間互相連接的樞紐,路由器系統構成了基於 TCP/IP 的國際互聯網絡 Internet 的主體脈絡,也可以說,路由器構成了 Internet 的骨架。它的處理速度是網絡通信的主要瓶頸之一,它的可靠性則直接影響着網絡互連的質量。因此,在園區網、地區網、乃至整個 Internet 研究領域中,路由器技術始終處於核心地位,其發展歷程和方向,成爲整個 Internet 研究的一個縮影。在當前我國網絡基礎建設和信息建設方興未艾之際,探討路由器在互連網絡中的作用、地位及其發展方向,對於國內的網絡技術研究、網絡建設,以及明確網絡市場上對於路由器和網絡互連的各種似是而非的概念,都有重要的意義。
[編輯本段]路由器的原理
  路由器(Router)是用於連接多個邏輯上分開的網絡,所謂邏輯網絡是代表一個單獨的網絡或者一個子網。當數據從一個子網傳輸到另一個子網時,可通過路由器來完成。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斷網絡地址和選擇路徑的功能,它能在多網絡互聯環境中,建立靈活的連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數據分組和介質訪問方法連接各種子網,路由器只接受源 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屬網絡層的一種互聯設備。它不關心各子網使用的硬件設備,但要求運行與網絡層協議相一致的軟件。路由器分本地路由器和遠程路由器,本地路由器是用來連接網絡傳輸介質的,如光纖、同軸電纜、雙絞線;遠程路由器是用來連接遠程傳輸介質,並要求相應的設備,如電話線要配調制解調器,無線要通過無線接收機、發射機。
  其工作原理如下: 
  (1)工作站A將工作站B的地址12.0.0.5連同數據信息以數據幀的形式發送給路由器1。 
  (2)路由器1收到工作站A的數據幀後,先從報頭中取出地址12.0.0.5,並根據路徑表計算出發往工作站B的最佳路徑:R1->R2->R5->B;並將數據幀發往路由器2。 
  (3)路由器2重複路由器1的工作,並將數據幀轉發給路由器5。 
  (4)路由器5同樣取出目的地址,發現12.0.0.5就在該路由器所連接的網段上,於是將該數據幀直接交給工作站B。 
  (5)工作站B收到工作站A的數據幀,一次通信過程宣告結束。
  事實上,路由器除了上述的路由選擇這一主要功能外,還具有網絡流量控制功能。有的路由器僅支持單一協議,但大部分路由器可以支持多種協議的傳輸,即多協議路由器。由於每一種協議都有自己的規則,要在一個路由器中完成多種協議的算法,勢必會 降低路由器的性能。因此,我們以爲,支持多協議的路由器性能相對較低。用戶購買路由器時,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自己需要的網絡協議的路由器。
  近年來出現了交換路由器產品,從本質上來說它不是什麼新技術,而是爲了提高通信能力,把交換機的原理組合到路由器中,使數據傳輸能力更快、更好。
[編輯本段]路由器的作用
  路由器的一個作用是連通不同的網絡,另一個作用是選擇信息傳送的線路。選擇通暢快捷的近路,能大大提高通信速度,減輕網絡系統通信負荷,節約網絡系統資源,提高網絡系統暢通率,從而讓網絡系統發揮出更大的效益來。
  從過濾網絡流量的角度來看,路由器的作用與交換機和網橋非常相似。但是與工作在網絡物理層,從物理上劃分網段的交換機不同,路由器使用專門的軟件協議從邏輯上對整個網絡進行劃分。例如,一臺支持IP協議的路由器可以把網絡劃分成多個子網段,只有指向特殊IP地址的網絡流量纔可以通過路由器。對於每一個接收到的數據包,路由器都會重新計算其校驗值,並寫入新的物理地址。因此,使用路由器轉發和過濾數據的速度往往要比只查看數據包物理地址的交換機慢。但是,對於那些結構複雜的網絡,使用路由器可以提高網絡的整體效率。路由器的另外一個明顯優勢就是可以自動過濾網絡廣播。從總體上說,在網絡中添加路由器的整個安裝過程要比即插即用的交換機複雜很多。
  一般說來,異種網絡互聯與多個子網互聯都應採用路由器來完成。
  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爲經過路由器的每個數據幀尋找一條最佳傳輸路徑,並將該數據有效地傳送到目的站點。由此可見,選擇最佳路徑的策略即路由算法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爲了完成這項工作,在路由器中保存着各種傳輸路徑的相關數據--路徑表(Routing Table),供路由選擇時使用。路徑表中保存着子網的標誌信息、網上路由器的個數和下一個路由器的名字等內容。路徑表可以是由系統管理員固定設置好的,也可以由系統動態修改,可以由路由器自動調整,也可以由主機控制。
  1.靜態路徑表
  由系統管理員事先設置好固定的路徑表稱之爲靜態(static)路徑表,一般是在系統安裝時就根據網絡的配置情況預先設定的,它不會隨未來網絡結構的改變而改變。
  2.動態路徑表
  動態(Dynamic)路徑表是路由器根據網絡系統的運行情況而自動調整的路徑表。路由器根據路由選擇協議(Routing Protocol)提供的功能,自動學習和記憶網絡運行情況,在需要時自動計算數據傳輸的最佳路徑。
[編輯本段]路由器的類型
  互聯網各種級別的網絡中隨處都可見到路由器。接入網絡使得家庭和小型企業可以連接到某個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企業網中的路由器連接一個校園或企業內成千上萬的計算機;骨幹網上的路由器終端系統通常是不能直接訪問的,它們連接長距離骨幹網上的ISP和企業網絡。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對骨幹網、企業網還是接入網都帶來了不同的挑戰。骨幹網要求路由器能對少數鏈路進行高速路由轉發。企業級路由器不但要求端口數目多、價格低廉,而且要求配置起來簡單方便,並提供QoS。
  1.接入路由器
  接入路由器連接家庭或ISP內的小型企業客戶。接入路由器已經開始不只是提供SLIP或PPP連接,還支持諸如PPTP和IPSec等虛擬私有網絡協議。這些協議要能在每個端口上運行。諸如ADSL等技術將很快提高各家庭的可用帶寬,這將進一步增加接入路由器的負擔。由於這些趨勢,接入路由器將來會支持許多異構和高速端口,並在各個端口能夠運行多種協議,同時還要避開電話交換網。
  2.企業級路由器
  企業或校園級路由器連接許多終端系統,其主要目標是以儘量便宜的方法實現儘可能多的端點互連,並且進一步要求支持不同的服務質量。許多現有的企業網絡都是由Hub或網橋連接起來的以太網段。儘管這些設備價格便宜、易於安裝、無需配置,但是它們不支持服務等級。相反,有路由器參與的網絡能夠將機器分成多個碰撞域,並因此能夠控制一個網絡的大小。此外,路由器還支持一定的服務等級,至少允許分成多個優先級別。但是路由器的每端口造價要貴些,並且在能夠使用之前要進行大量的配置工作。因此,企業路由器的成敗就在於是否提供大量端口且每端口的造價很低,是否容易配置,是否支持QoS。另外還要求企業級路由器有效地支持廣播和組播。企業網絡還要處理歷史遺留的各種LAN技術,支持多種協議,包括IP、IPX和Vine。它們還要支持防火牆、包過濾以及大量的管理和安全策略以及VLAN。
  3.骨幹級路由器
  骨幹級路由器實現企業級網絡的互聯。對它的要求是速度和可靠性,而代價則處於次要地位。硬件可靠性可以採用電話交換網中使用的技術,如熱備份、雙電源、雙數據通路等來獲得。這些技術對所有骨幹路由器而言差不多是標準的。骨幹IP路由器的主要性能瓶頸是在轉發表中查找某個路由所耗的時間。當收到一個包時,輸入端口在轉發表中查找該包的目的地址以確定其目的端口,當包越短或者當包要發往許多目的端口時,勢必增加路由查找的代價。因此,將一些常訪問的目的端口放到緩存中能夠提高路由查找的效率。不管是輸入緩衝還是輸出緩衝路由器,都存在路由查找的瓶頸問題。除了性能瓶頸問題,路由器的穩定性也是一個常被忽視的問題。
  4.太比特路由器
  在未來核心互聯網使用的三種主要技術中,光纖和DWDM都已經是很成熟的並且是現成的。如果沒有與現有的光纖技術和DWDM技術提供的原始帶寬對應的路由器,新的網絡基礎設施將無法從根本上得到性能的改善,因此開發高性能的骨幹交換/路由器(太比特路由器)已經成爲一項迫切的要求。太比特路由器技術現在還主要處於開發實驗階段。
  5.多WAN路由器
  早在2000年,北京欣全向工程師在研究一種多鏈路(Multi-Homing)解決方案時發現,全部以太網協議的多WAN口設備在中國存在巨大的市場需求。伴隨着欣全向產品研發成功,全國第一臺雙WAN路由器誕生於公元2002年,中國第一款雙WAN寬帶路由器被命名爲NuR8021。
  雙WAN路由器具有物理上的2個WAN口作爲外網接入,這樣內網電腦就可以經過雙WAN路由器的負載均衡功能同時使用2條外網接入線路,大幅提高了網絡帶寬。當前雙WAN路由器主要有“帶寬匯聚”和“一網雙線”的應用優勢,這是傳統單WAN路由器做不到的。
[編輯本段]常用路由器名詞解釋
  
寬帶路由器
  寬帶路由器是近幾年來新興的一種網絡產品,它伴隨着寬帶的普及應運而生。寬帶路由器在一個緊湊的箱子中集成了路由器、防火牆、帶寬控制和管理等功能,具備快速轉發能力,靈活的網絡管理和豐富的網絡狀態等特點。多數寬帶路由器針對中國寬帶應用優化設計,可滿足不同的網絡流量環境,具備滿足良好的電網適應性和網絡兼容性。多數寬帶路由器採用高度集成設計,集成10/100Mbps寬帶以太網WAN接口、並內置多口10/100Mbps自適應交換機,方便多臺機器連接內部網絡與Internet,可以廣泛應用於家庭、學校、辦公室、網吧、小區接入、政府、企業等場合。
  
模塊化路由器
  模塊化路由器主要是指該路由器的接口類型及部分擴展功能是可以根據用戶的實際需求來配置的路由器,這些路由器在出廠時一般只提供最基本的路由功能,用戶可以根據所要連接的網絡類型來選擇相應的模塊,不同的模塊可以提供不同的連接和管理功能。例如,絕大多數模塊化路由器可以允許用戶選擇網絡接口類型,有些模塊化路由器可以提供***等功能模塊,有些模塊化路由器還提供防火牆的功能,等等。目前的多數路由器都是模塊化路由器。
  
非模塊化路由器
  非模塊化路由器都是低端路由器,平時家用的即爲這類非模塊化路由器。該類路由器主要用於連接家庭或ISP內的小型企業客戶。它不僅提供SLIP或PPP連接,還支持諸如PPTP和IPSec等虛擬私有網絡協議。這些協議要能在每個端口上運行。諸如ADSL等技術將很快提高各家庭的可用寬帶,這將進一步增加接入路由器的負擔。由於這些趨勢,該類路由器將來會支持許多異構和高速端口,並在各個端口能夠運行多種協議,同時還要避開電話交換網
  
虛擬路由器
  虛擬路由器以虛求實最近,一些有關IP骨幹網絡設備的新技術突破,爲將來因特網新服務的實現鋪平了道路。虛擬路由器就是這樣一種新技術,它使一些新型因特網服務成爲可能。通過這些新型服務,用戶將可以對網絡的性能、因特網地址和路由以及網絡安全等進行控制。以色列RND網絡公司是一家提供從局域網到廣域網解決方案的廠商,該公司最早提出了虛擬路由的概念。
  
  
核心路由器
  核心路由器又稱“骨幹路由器”,是位於網絡中心的路由器。位於網絡邊緣的路由器叫接入路由器。核心路由器和邊緣路由器是相對概念。它們都屬於路由器,但是有不同的大小和容量。某一層的核心路由器是另一層的邊緣路由器。
  
無線路由器
  無線路由器就是帶有無線覆蓋功能的路由器,它主要應用於用戶上網和無線覆蓋。市場上流行的無線路由器一般都支持專線xdsl/ cable,動態xdsl,pptp四種接入方式,它還具有其它一些網絡管理的功能,如dhcp服務、nat防火牆、mac地址過濾等等功能。
  
獨臂路由器
  獨臂路由器的概念是出現在三層交換機之前,網內各個VLAN之間的通信可以用ISL關聯來實現,那樣的話,路由器就成爲一個“獨臂路由器”,VLAN之間的數據傳輸要進入先路由器處理,然後輸出,以使得網絡中的大部分報文同一個VLAN內的報文將用不着通過路由器而直接在交換設備間進行高速傳輸。 這種路由方式的不足之處在於它仍然是一種集中式的路由策略,因此在主幹網上一般均設置有多個冗餘“獨臂”路由器,來分擔數據處理任務,從而可以減少因路由器引起的瓶頸問題,還可以增加冗餘鏈路,但如果網絡中VLAN之間的數據傳輸量比較大,那麼在路由器處將形成瓶頸。獨臂路由器現在基本被第3層交換機取代
[編輯本段]路由器的體系結構
  從體系結構上看,路由器可以分爲第一代單總線單CPU結構路由器、第二代單總線主從CPU結構路由器、第三代單總線對稱式多CPU結構路由器;第四代多總線多CPU結構路由器、第五代共享內存式結構路由器、第六代交叉開關體系結構路由器和基於機羣系統的路由器等多類。
[編輯本段]路由器的構成
  路由器具有四個要素:輸入端口、輸出端口、交換開關、路由處理器和其他端口。
  輸入端口是物理鏈路和輸入包的進口處。端口通常由線卡提供,一塊線卡一般支持4、8或16個端口,一個輸入端口具有許多功能。第一個功能是進行數據鏈路層的封裝和解封裝。第二個功能是在轉發表中查找輸入包目的地址從而決定目的端口(稱爲路由查找),路由查找可以使用一般的硬件來實現,或者通過在每塊線卡上嵌入一個微處理器來完成。第三,爲了提供QoS(服務質量),端口要對收到的包分成幾個預定義的服務級別。第四,端口可能需要運行諸如SLIP(串行線網際協議)和PPP(點對點協議)這樣的數據鏈路級協議或者諸如PPTP(點對點隧道協議)這樣的網絡級協議。一旦路由查找完成,必須用交換開關將包送到其輸出端口。如果路由器是輸入端加隊列的,則有幾個輸入端共享同一個交換開關。這樣輸入端口的最後一項功能是參加對公共資源(如交換開關)的仲裁協議。
  交換開關可以使用多種不同的技術來實現。迄今爲止使用最多的交換開關技術是總線、交叉開關和共享存貯器。最簡單的開關使用一條總線來連接所有輸入和輸出端口,總線開關的缺點是其交換容量受限於總線的容量以及爲共享總線仲裁所帶來的額外開銷。交叉開關通過開關提供多條數據通路,具有N×N個交叉點的交叉開關可以被認爲具有2N條總線。如果一個交叉是閉合,輸入總線上的數據在輸出總線上可用,否則不可用。交叉點的閉合與打開由調度器來控制,因此,調度器限制了交換開關的速度。在共享存貯器路由器中,進來的包被存貯在共享存貯器中,所交換的僅是包的指針,這提高了交換容量,但是,開關的速度受限於存貯器的存取速度。儘管存貯器容量每18個月能夠翻一番,但存貯器的存取時間每年僅降低5%,這是共享存貯器交換開關的一個固有限制。
  輸出端口在包被髮送到輸出鏈路之前對包存貯,可以實現複雜的調度算法以支持優先級等要求。與輸入端口一樣,輸出端口同樣要能支持數據鏈路層的封裝和解封裝,以及許多較高級協議。
  路由處理器計算轉發表實現路由協議,並運行對路由器進行配置和管理的軟件。同時,它還處理那些目的地址不在線卡轉發表中的包。
  其他端口一般指控制端口,由於路由器本身不帶有輸入和終端顯示設備,但它需要進行必要的配置後才能正常使用,所以一般的路由器都帶有一個控制端口"Console",用來與計算機或終端設備進行連接,通過特定的軟件來進行路由器的配置。所有路由器都安裝了控制檯端口,使用戶或管理員能夠利用終端與路由器進行通信,完成路由器配置。該端口提供了一個EIA/TIA-232異步串行接口,用於在本地對路由器進行配置(首次配置必須通過控制檯端口進行)。
  Console端口使用配置專用連線直接連接至計算機串口,利用終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下的"超級終端")進行路由器本地配置。路由器的Console端口多爲RJ-45端口。如下圖就包含了一個Console配置端口。
  
無線網絡路由器
  
  無線網絡路由器是一種用來連接有線和無線網絡的通訊設備,它可以通過Wi-Fi技術收發無線信號來與個人數碼助理和筆記本等設備通訊。無線網絡路由器可以在不設電纜的情況下,方便地建立一個電腦網絡。
  但是,在戶外通過無線網絡進行數據傳輸時,它的速度可能會受到天氣的影響。其他的無線網絡還包括了紅外線、藍牙及衛星微波等。
[編輯本段]路由器的配置與調試
  路由器在計算機網絡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是計算機網絡的橋樑。通過它不僅可以連通不同的網絡,還能選擇數據傳送的路徑,並能阻隔非法的訪問。
  路由器的配置對初學者來說,並不是件十分容易的事。現將路由器的一般配置和簡單調試介紹給大家,供朋友們在配置路由器時參考,本文以Cisco2501爲例。
  Cisco2501有一個以太網口(AUI)、一個Console口(RJ45)、一個AUX口(RJ45)和兩個同步串口,支持DTE和DCE設備,支持 EIA/TIA-232、 EIA/TIA-449、 V.35 、X.25和EIA-530接口。
  一.配置
  1.配置以太網端口
  # conf t(從終端配置路由器)
  # int e0(指定E0口)
  # ip addr ABCD XXXX(ABCD 爲以太網地址,XXXX爲子網掩碼)
  # ip addr ABCD XXXX secondary(E0口同時支持兩個地址類型。如果第一個爲 A類地址,則第二個爲B或C類地址)
  # no shutdown(激活E0口)
  # exit
  完成以上配置後,用ping命令檢查E0口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一般是因爲沒有激活該端口,初學者往往容易忽視。用no shutdown命令激活E0口即可。
  2.X.25的配置
  # conf t
  # int S0(指定S0口)
  # ip addr ABCD XXXX(ABCD 爲以太網S0 的IP地址,XXXX爲子網掩碼)
  # encap X25-ABC(封裝X.25協議。ABC指定X.25爲DTE或DCE操作,缺省爲DTE)
  # x25 addr ABCD(ABCD爲S0的X.25端口地址,由郵電局提供)
  # x25 map ip ABCD XXXX br(映射的X.25地址。ABCD爲對方路由器(如:S0)的IP 地址,XXXX爲對方路由器(如:S0)的X.25端口地址)
  # x25 htc X(配置最高雙向通道數。X的取值範圍1-4095,要根據 郵電局實際提供的數字配置)
  # x25 nvc X(配置虛電路數,X不可超過郵電局實際提供的數否則將影響數據的正常傳輸)
  # exit
  S0端口配置完成後,用no shutdown命令激活E0口。如果ping S0端口正常,ping 映射的X.25 IP地址即對方路由器端口IP地址不通,則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引起的:1)本機X.25地址配置錯誤,重新與郵局覈對(X.25地址長度爲13位);2)本機映射IP地址或X.25地址配置錯誤,重新配置正確;3)對方IP地址或X.25地址配置錯誤;4)本機或對方路由配置錯誤。
  能夠與對方通訊,但有丟包現象。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有以下幾種可能:1)線路情況不好,或網卡、RJ45插頭接觸不良;2)x25 htc最高雙向通道數X的取值範圍和x25nvc 虛電路數X超出郵電局實際提供的數字。最高雙向通道數和虛電路數這兩個值越大越好,但絕對不能超出郵電局實際提供的數字,否則就會出現丟包現象。
  3.專線的配置
  # conf t
  # int S2(指定S2口)
  # ip addr ABCD XXXX(ABCD 爲S2 的IP地址,XXXX爲子網掩碼)
  # exit
  專線口配置完成後,用no shutdown命令激活S2口即可。
  4.幀中繼的配置
  # conf t
  # int s0
  # ip addr ABCD XXXX (ABCD 爲S0 的IP地址,XXXX爲子網掩碼)
  # encap frame_relay (封裝frame_relay 協議)
  # no nrzi_encoding (NRZI=NO)
  # frame_relay lmi_type q933a (LMI使用Q933A標準.LMI(Local management Interface) 有3種:ANSI:T1.617、CCITTY:Q933A和Cisco特有的標準)
  # frame-relay intf-typ ABC(ABC爲幀中繼設備類型,它們分別是DTE設備、DCE交換機或NNI(網絡接點接口)支持)
  # frame_relay interface_dlci 110 br(配置DLCI(數據鏈路連接標識符))
  # frame-relay map ip ABCD XXXX broadcast (建立幀中繼映射。ABCD爲對方IP地址,XXXX爲本地DLCI號,broadcast允許廣播向前轉發或更新路由)
  # no shutdown (激活本端口)
  # exit
  幀中繼S0端口配置完成後,用ping命令檢查S0口。如果不正常,通常是因爲沒有激活該端口,用no shutdown命令激活S0口即可。如果ping S0端口正常,ping 映射的IP地址不正常,則可能是幀中繼交換機或對方配置錯誤,需要綜合排查。
  5.配置同步/異步口(適用於2522)
  # conf t
  # int s2
  # ph asyn (配置S2爲異步口)
  # ph sync (配置S2爲同步口)
  6.動態路由的配置
  # conf t
  # router eigrp 20 (使用EIGRP路由協議。常用的路由協議有RIP、IGRP、IS-IS等)
  # passive-interface serial0 (若S0與X.25相連,則輸入本條指令)
  # passive-interface serial1 (若S1與X.25相連,則輸入本條指令)
  # network ABCD (ABCD爲本機的以太網地址)
  # network XXXX (XXXX爲S0的IP地址)
  # no auto-summary
  # exit
  7.靜態路由的配置
  # ip router ABCD XXXX YYYY 90 (ABCD爲對方路由器的以太網地址,XXXX 爲子網掩碼,YYYY爲對方對應的廣域網端口地址)
  # dialer-list 1 protocol ip permit
  二. 綜合調試
  當路由器全部配置完畢後,可進行一次綜合調試。
  1.首先將路由器的以太網口和所有要使用的串口都激活。方法是進入該口,執行no shutdown。
  2.將和路由器相連的主機加上缺省路由(中心路由器的以太地址)。方法是在Unix系統的超級用戶下執行:router add default XXXX 1(XXXX爲路由器的E0口地址)。每臺主機都要加缺省路由,否則,將不能正常通訊。
  3.ping本機的路由器以太網口,若不通,可能以太網口沒有激活或不在一個網段上。ping廣域網口,若不通,則沒有加缺省路由。ping對方廣域網口,若不通,路由器配置錯誤。ping主機以太網口,若不通,對方主機沒有加缺省路由。
  4.在專線卡X.25主機上加網關(靜態路由)。方法是在Unix系統的超級用戶下執行:router add X.X.X.X Y.Y.Y.Y 1(X.X.X.X爲對方以太網地址,Y.Y.Y.Y爲對方廣域網地址)。
  5.使用Tracert對路由進行跟蹤,以確定不通網段。
  路由器的選購
  選擇路由器時應注意安全性、控制軟件、網絡擴展能力、網管系統、帶電插拔能力等方面。
  1.由於路由器是網絡中比較關鍵的設備,針對網絡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路由器必須具有如下的安全特性:
  (1)可靠性與線路安全 可靠性要求是針對故障恢復和負載能力而提出來的。對於路由器來說,可靠性主要體現在接口故障和網絡流量增大兩種情況下,爲此,備份是路由器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當主接口出現故障時,備份接口自動投入工作,保證網絡的正常運行。當網絡流量增大時,備份接口又可承當負載分擔的任務。 (2)身份認證 路由器中的身份認證主要包括訪問路由器時的身份認證、對端路由器的身份認證和路由信息的身份認證。
  (3)訪問控制 對於路由器的訪問控制,需要進行口令的分級保護。有基於IP地址的訪問控制和基於用戶的訪問控制。
  (4)信息隱藏 與對端通信時,不一定需要用真實身份進行通信。通過地址轉換,可以做到隱藏網內地址,只以公共地址的方式訪問外部網絡。除了由內部網絡首先發起的連接,網外用戶不能通過地址轉換直接訪問網內資源。
  (5)數據加密
  (6)***探測和防範
  (7)安全管理
  2.路由器的控制軟件是路由器發揮功能的一個關鍵環節。從軟件的安裝、參數自動設置,到軟件版本的升級都是必不可少的。軟件安裝、參數設置及調試越方便,用戶使用就越容易掌握,就能更好地應用。
  3.隨着計算機網絡應用的逐漸增加,現有的網絡規模有可能不能滿足實際需要,會產生擴大網絡規模的要求,因此擴展能力是一個網絡在設計和建設過程中必須要考慮的。擴展能力的大小主要看路由器支持的擴展槽數目或者擴展端口數目。
  4.隨着網絡的建設,網絡規模會越來越大,網絡的維護和管理就越難進行,所以網絡管理顯得尤爲重要。 5.在我們安裝、調試、檢修和維護或者擴展計算機網絡的過程中,免不了要給網絡中增減設備,也就是說可能會要插拔網絡部件。那麼路由器能否支持帶電插拔,是路由器的一個重要的性能指標。
  外型尺寸的選擇
  如果網絡已完成樓宇級的綜合佈線,工程要求網絡設備上機式集中管理,應選擇19英寸寬的機架式路由器,如Cisco2509、華爲2501(配置同Cisco2501)。如果沒有上述需求,桌面型的路由器如Intel的8100和Cisco的1600系列,具有更高的性能價格比。
  協議的選擇
  由於最初局域網並沒先出標準後出產品,所以很多廠商如Apple和IBM都提出了自己的標準,產生了如AppleTalk和IBM協議,Novell公司的網絡操作系統運行IPX/SPX協議,在連接這些異構網絡時需要路由器對這些協議提供支持。Intel9100系列和9200系列的路由器可提供免費支持,3Com的系列路由產品也提供較廣泛的協議支持。
  路由器作爲網絡設備中的“黑匣子”,工作在後臺。用戶選擇路由器時,多從技術角度來考慮,如可延展性、路由協議互操作性、廣域數據服務支持、內部ATM支持、SAN集成能力等。另外,選擇路由器還應遵循如下基本原則:即標準化原則、技術簡單性原則、環境適應性原則、可管理性原則和容錯冗餘性原則。對於高端路由器,更多的還應該考慮是否和如何適應骨幹網對網絡高可靠性、接口高擴展性以及路由查找和數據轉發的高性能要求。高可靠性、高擴展性和高性能的“三高”特性是高端路由器區別於中、低端路由器的關鍵所在。
  CISCO路由器初始配置簡介
  很多初學路由器知識的網友對路由器的初始配置可能感到很陌生,本人在初學時也很困惑,因爲一下出來很多提問不知如何是好,下面將最近剛調試的一臺CISCO3640的初始配置整理出來與各位網友交流,如有疏漏之處,還請大家指正。
  1.用CISCO隨機帶CONSOLE線,一端連在CISCO路由器的CONSOLE口,一端連在計算機的COM口。
  2.打開電腦,啓動超級終端.爲您的連接取個名字,比如CISCO_SETUP,下一步選定連接時用COM1,下一步選定第秒位數9600,數據位8,奇偶校驗無,停止位1,數據流控制無.最後選確定。
  3.打開路由器電源,這時超級終端將出現以下畫面:
  System Bootstrap, Version 11.1(20)AA2, EARLY DEPLOYMENT RELEASE SOFTWARE (fc1)
  Copyright (c) 1999 by cisco Systems, Inc.C3600 processor with 32768 Kbytes of main memory Main memory is configured to 64 bit mode with parity disabled
  program load complete, entry point: 0x80008000, size: 0x4ed478 Self decompressing the p_w_picpath :
  ###################################################################
  ###################################################################
  ###################################################################
  ###################################################################
  ###################################################################
  ###################################################################
  ###################################################################
  [OK]
  Restricted Rights Legend
  Use, duplication, or disclosure by the Government is
  subject to restrictions as set forth in subparagraph
  (c) of the Commercial Computer Software - Restricted
  Rights clause at FAR sec. 52.227-19 and subparagraph
  (c) (1) (ii) of the Rights in Technical Data and Computer
  Software clause at DFARS sec. 252.227-7013.
  cisco Systems, Inc.
  170 West Tasman Drive
  San Jose, California 95134-1706
  Cisco 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Software
  IOS (tm) 3600 Software (C3640-I-M), Version 12.1(2)T, RELEASE SOFTWARE (fc1)
  Copyright (c) 1986-2000 by cisco Systems, Inc.
  Compiled Tue 16-May-00 12:26 by ccai
  Image text-base: 0x600088F0, data-base: 0x60924000
  cisco 3640 (R4700) processor (revision 0x00) with 24576K/8192K bytes of memory.
  Processor board ID 25125768
  R4700 CPU at 100Mhz, Implementation 33, Rev 1.0
  Bridging software.
  X.25 software, Version 3.0.0.
  2 FastEthernet/IEEE 802.3 interface(s)
  1 Serial network interface(s)
  DRAM configuration is 64 bits wide with parity disabled.
  125K bytes of non-volatile configuration memory.
  8192K bytes of processor board System flash (Read/Write)
  --- System Configuration Dialog ---
  Would you like to enter the initial configuration dialog? [yes/no]: y
  您是否進入初始化配置對話,選Y
  At any point you may enter a question mark '?' for help.
  Use ctrl-c to abort configuration dialog at any prompt.
  Default settings are in square brackets '[]'.Basic management setup configures only enough connectivity
  for management of the system, extended setup will ask you
  to configure each interface on the system
  Would you like to enter basic management setup? [yes/no]: n
  您是否進入基本配置安裝,選N
  First, would you like to see the current interface summary? [yes]: y
  首先,您是否看一下當前端口狀態
  Any interface listed with OK? value "NO" does not have a valid configuration
  Interface IP-Address OK? Method Status Protocol
  FastEthernet0/0unassigned NO unset up down
  Serial0/0 unassigned NO unset down down
  FastEthernet0/1unassigned NO unset up down
  Configuring global parameters:
  Enter host name [Router]:RouterA
  輸入路由器的名字
  The enable secret is a password used to protect access to
  privileged EXEC and configuration modes. This password, after
  entered, becomes encrypted in the configuration.
  Enter enable secret: aaa
  輸入密文
  The enable password is used when you do not specify an
  enable secret password, with some older software versions, and
  some boot p_w_picpaths.
  Enter enable password: bbb
  輸入密碼(不能和密文相同)
  The virtual terminal password is used to protect
  access to the router over a network interface.
  Enter virtual terminal password: ccc
  輸入虛擬終端的密碼(以備遠程登錄)
  Configure SNMP Network Management? [yes]: n
  配置簡單網管嗎?選N
  Configure IP? [yes]: y
  配置IP嗎?選Y
  Configure IGRP routing? [yes]: n
  配置IGRP路由選擇協議嗎?選N
  Configure RIP routing? [no]:
  配置RIP路由選擇協議嗎?選N
  Configure bridging? [no]:
  配置橋接嗎?選N
  Async lines accept incoming modems calls. If you will have
  users dialing in via modems, configure these lines.
  Configure Async lines? [yes]: n
  配置異步線路嗎?選N
  Configuring interface parameters:
  Do you want to configure FastEthernet0/0 interface? [yes]: y
  您是否想配置fastethernet0/0接口?選Y
  Use the 100 Base-TX (RJ-45) connector? [yes]: y
  用RJ45的連接器嗎?選Y
  Operate in full-duplex mode? [no]: y
  選用全雙工模式?選Y
  Configure IP on this interface? [yes]: y
  在這個接口上配置IP嗎?選Y
  IP address for this interface: 192.168.0.1
  配置該接口的IP地址(在此地址爲192.168.0.1
  Subnet mask for this interface [255.255.255.0] :
  配置該接口的子網掩碼.(默認的是255.255.255.0,可以手工輸入修改)
  Class C network is 192.168.0.0, 24 subnet bits; mask is /24
  Do you want to configure Serial0/0 interface? [yes]: y
  您想配置serial0/0接口嗎?選Y
  Some supported encapsulations are
  ppp/hdlc/frame-relay/lapb/x25/atm-dxi/smds
  Choose encapsulation type [hdlc]:
  選擇封裝方式(默認的封裝方式是HDLC,您可根據與您的路由器相連選用的封裝類型來決定用什麼樣的封裝類型
  No serial cable seen.
  Choose mode from (dce/dte) [dte]:
  (因爲沒有連串口線所以會讓您選擇設備類型)
  Configure IP on this interface? [yes]: y
  (在接口上配置IP)
  Configure IP unnumbered on this interface? [no]:
  IP address for this interface: 172.16.0.5
  配置該接口的IP地址(在此地址爲172.16.0.5)
  Subnet mask for this interface [255.255.0.0] : 255.255.255.252
  配置該接口的子網掩碼.(默認的是255.255.0.0,可以手工輸入修改爲255.255.255.252)
  Class B network is 172.16.0.0, 30 subnet bits; mask is /30
  (以下配置同上)
  Do you want to configure FastEthernet0/1 interface? [yes]:
  Use the 100 Base-TX (RJ-45) connector? [yes]:
  Operate in full-duplex mode? [no]: y
  Configure IP on this interface? [yes]: y
  IP address for this interface: 172.16.0.9
  Subnet mask for this interface [255.255.0.0] : 255.255.255.252 Class B network is 172.16.0.0, 30 subnet bits; mask is /30
  The following configuration command script was created:
  (把您的配置顯示出來)
  hostname aaa
  enable secret 5 $ul/V$ezbZFgvzGHD.YPSieC0Ew/
  enable password RouterA
  line vty 0 4
  password ccc
  no snmp-server
  !
  ip routing
  no bridge 1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media-type 100BaseX
  full-duplex
  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
  interface Serial0/0
  encapsulation hdlc
  ip address 172.16.0.5 255.255.255.252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media-type 100BaseX
  full-duplex
  ip address 172.16.0.9 255.255.255.252
  dialer-list 1 protocol ip permit
  dialer-list 1 protocol ipx permit
  !
  end
  以下提示您是否保存這次設置
  [0] Go to the IOS command prompt without saving this config.
  [1] Return back to the setup without saving this config.
  [2] Save this configuration to nvram and exit.
  Enter your selection [2]: 2
  選擇2保存設置並存入NVRAM中
  Building configuration...
  [OK] Use the enabled mode 'configure' command to modify this configuration.
  Press RETURN to get started!
  路由器重新啓動
  00:00:08: %LINK-3-UPDOWN: Interface Serial0/0, changed state to down
  00:00:08: %LINK-3-UPDOW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up
  00:00:08: %LINK-3-UPDOW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up
  00:00:09: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Serial0/0, changed state to down
  00:00:09: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changed state to down
  00:00:09: %LINEPROTO-5-UPDOWN: Line protocol 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changed state to down
  00:03:18: %IP-5-WEBINST_KILL: Terminating DNS process
  00:03:24: %SYS-5-RESTART: System restarted --
  Cisco 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Software
  IOS (tm) 3600 Software (C3640-I-M), Version 12.1(2)T, RELEASE SOFTWARE (fc1)
  Copyright (c) 1986-2000 by cisco Systems, Inc.
  Compiled Tue 16-May-00 12:26 by ccai
  RouterA>
  進入用戶模式
  RouterA>en
  Password:
  RouterA#
  進入全局模式
  RouterA#sh run
  查看現在運行的配置
  Building configuration...
  Current configuration:
  !
  version 12.1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uptime
  service timestamps log uptime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hostname RouterA
  !
  enable secret 5 $ul/V$ezbZFgvzGHD.YPSieC0Ew/
  enable password bbb
  !
  memory-size iomem 25
  ip subnet-zero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0
  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speed auto
  full-duplex
  !
  interface Serial0/0
  ip address 172.16.0.5 255.255.255.252
  clockrate 2000000
  !
  interface FastEthernet0/1
  ip address 172.16.0.9 255.255.255.252
  speed auto
  full-duplex
  !
  ip classless
  no ip http server
  !
  dialer-list 1 protocol ip permit
  dialer-list 1 protocol ipx permit
  !
  line con 0
  transport input none
  line aux 0
  line vty 0 4
  password ccc
  login
  !
  end
  現在您就完成了了一個新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接下來就可以進行進一步的詳細配置了
[編輯本段]路由器的功能
  (1)在網絡間截獲發送到遠地網段的報文,起轉發的作用。
  (2)選擇最合理的路由,引導通信。爲了實現這一功能,路由器要按照某種路由通信協議,查找路由表,路由表中列出整個互聯網絡中包含的各個節點,以及節點間的路徑情況和與它們相聯繫的傳輸費用。如果到特定的節點有一條以上路徑,則基於預先確定的準則選擇最優(最經濟)的路徑。由於各種網絡段和其相互連接情況可能發生變化,因此路由情況的信息需要及時更新,這是由所使用的路由信息協議規定的定時更新或者按變化情況更新來完成。網絡中的每個路由器按照這一規則動態地更新它所保持的路由表,以便保持有效的路由信息。
  (3)路由器在轉發報文的過程中,爲了便於在網絡間傳送報文,按照預定的規則把大的數據包分解成適當大小的數據包,到達目的地後再把分解的數據包包裝成原有形式。
  (4)多協議的路由器可以連接使用不同通信協議的網絡段,作爲不同通信協議網絡段通信連接的平臺。
  (5)路由器的主要任務是把通信引導到目的地網絡,然後到達特定的節點站地址。後一個功能是通過網絡地址分解完成的。例如,把網絡地址部分的分配指定成網絡、子網和區域的一組節點,其餘的用來指明子網中的特別站。分層尋址允許路由器對有很多個節點站的網絡存儲尋址信息。
  在廣域網範圍內的路由器按其轉發報文的性能可以分爲兩種類型,即中間節點路由器和邊界路由器。儘管在不斷改進的各種路由協議中,對這兩類路由器所使用的名稱可能有很大的差別,但所發揮的作用卻是一樣的。
  中間節點路由器在網絡中傳輸時,提供報文的存儲和轉發。同時根據當前的路由表所保持的路由信息情況,選擇最好的路徑傳送報文。由多個互連的LAN組成的公司或企業網絡一側和外界廣域網相連接的路由器,就是這個企業網絡的邊界路由器。它從外部廣域網收集向本企業網絡尋址的信息,轉發到企業網絡中有關的網絡段;另一方面集中企業網絡中各個LAN段向外部廣域網發送的報文,對相關的報文確定最好的傳輸路徑。
[編輯本段]低端和高端路由器的區別
  “低端路由器和高端路由器都是差不多的用法,爲什麼價格會相差這麼遠啊?”其實這個問題提得很不錯,不少不熟悉產品技術的朋友基本上都會類似的疑問——“爲什麼一樣的功能,這款路由器這麼貴,另外一款又這麼便宜”、“爲什麼思科的路由器這麼貴?而TP-LINK的這麼便宜?”、“這兩款路由器的主要參數都一樣,爲什麼性能卻相差這麼遠?”
  對於這些問題,我們都必須從路由器的基本原理談起。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最簡單的網絡可以想象成單線的總線,各個計算機可以通過向總線發送分組以互相通信。但隨着網絡中的計算機數目增長,這就很不可行了,會產生許多問題:
  1、寬帶資源耗盡。
  2、每臺計算機都浪費許多時間處理無關的廣播數據。
  3、網絡變得無法管理,任何錯誤都可能導致整個網絡癱瘓。
  4、每臺計算機都可以監聽到其他計算機的通信。
  把網絡分段可以解決這些問題,但同時你必須提供一種機制使不同網段的計算機可以互相通信,就是促生了路由器這種設備:
  路由器工作在IP協議網絡層,用於實現子網之間轉發數據。路由器一般都有多個網絡接口,包括局域的網絡接口和廣域的網絡接口。每個網絡接口連接不同的網絡,路由器中記錄有每個網絡端口相連的網絡信息。同時路由器中還保存有一張路由表,它記錄有去往不同網絡地址應送往的端口號。Internet用戶使用的各種信息服務,其通訊的信息最終均可以歸結爲以IP包爲單位的信息傳送,IP包除了包括要傳送的數據信息外,還包含有信息要發送到的目的IP地址、信息發送的源IP地址、以及一些相關的控制信息。當一臺路由器收到一個IP數據包時,它將根據數據包中的目的IP地址項查找路由表,根據查找的結果將此IP數據包送往對應端口。下一臺IP路由器收到此數據包後繼續轉發,直至發到目的地。路由器之間可以通過路由協議來進行路由信息的交換,從而更新路由表。
  影響路由器性能的因素
  經過上面的介紹,也許大家還是不怎麼了解路由器的工作情況,其實沒關係,這個也不是我們的目的,我們主要還是爲了跟大家說明,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決定了它必須使用芯片來完成一些必要的判斷和數據包的轉發,而這個工作是交由一個處理器來完成,各種有待處理或者處理好的數據包則存在內存裏面,因此,處理器的工作頻率和內存容量很大程度上決定着一款路由器的性能。
  但是,路由器的性能也不能完全看處理器頻率和內存容量,處理器用得差路由器性能好不了,但反過來處理器好了路由器性能卻不一定好;處理器主頻只是處理器的一個性能指標,其總線寬度(16位還是32位)、Cache容量和結構、內部總線結構、是單CPU還是多CPU分佈式處理、運算模式等指標,都會影響處理器性能。幾乎所有路由器採用的都是通信專業RISC CPU,所以“採用通信專業RISC CPU”相當於什麼都沒說,關鍵要看這顆CPU到底用的是什麼內核,內部結構如何。內存也是一樣,內存容量大小並不決定一切,如果負載不大,那麼4M的內存和8M的內存在使用時也許效果並不會有多大區別,所以根據內存的大小來絕對評判路由器性能並不科學(當然內存容量大還是有好處)。
  決定路由器檔次的指標
  雖然上面已經說了,處理器和內存很大程度決定路由器性能,不過,決定一款路由器檔次的指標卻不是它們,這也是爲什麼在產品的主要參數中經常看不到有標出這兩個參數,那麼一般是用什麼來衡量一個路由器的檔次呢?一種說法就是負載能力,通俗一點也叫帶機數量。不過,帶機數量並不是一個標準化的數據量,它要根據實際的使用情況來衡量,例如網吧裏所有人都在埋頭上網聊天、遊戲,而且幾乎所有數據都通過路由器WAN口,所以負載很重;但如果是一個企業網,大部分人都在忙着搞設計、寫報告、做計劃,同一時間只有小部分人在用網絡,而且大部分數據都是在企業網內部流動,所以路由器負載很輕,那就可以同時負載比較多的客戶端。如果是說最大負載253臺,那就沒什麼意義了,因爲DHCP最大可以分配的IP 地址數是254個,減掉路由器自己用掉的一個就是253個,這種不能稱爲指標,基本上是在唬人。所以,我們要看一款路由器的實際負載能力,而不是理論負載能力。
  由於負載能力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和欺騙性質,所以,另外一個指標也頗受關注,那就是吞吐量。吞吐量是指路由器每秒能處理的數據量,這個參數是指LAN-to-WAN的吞吐量,其測量結果應是在NAT開啓,防火牆關閉的情況下,分別用 Smartbits和Chariot兩種測試方式分別進行。用Smartbits方式時,比較64Byte小包測試數據,高下立判; Chariot測試最好是在多連接下進行,一般可以選擇100對連接基本上就可以看出產品間的區別。
  影響路由器價格的原因
  經過上面的論述,最後終於可以迴歸到我們要回答的問題:爲什麼不同路由器之間價格區別這麼大?
  主要原因:
  1.性能不同,性能強勁的路由器內置強悍的處理器和大容量內存,因此成本比較高。
  2.應用不同,性能強勁的路由器可以用於更多負載的網絡,而低端路由器吃不消。
  3.功能不同,雖然基本功能一樣,但是一些路由器還內置了其他比較實用的功能,像專業防火牆功能、***這些,因此技術要求較高,價格自然也會跟着提高。
[編輯本段]路由器與交換機的區別
  傳統交換機從網橋發展而來,屬於OSI第二層即數據鏈路層設備。它根據MAC地址尋址,通過站表選擇路由,站表的建立和維護由交換機自動進行。路由器屬於OSI第三層即網絡層設備,它根據IP地址進行尋址,通過路由表路由協議產生。交換機最大的好處是快速,由於交換機只須識別幀中MAC地址,直接根據MAC地址產生選擇轉發端口算法簡單,便於ASIC實現,因此轉發速度極高。但交換機的工作機制也帶來一些問題。
  1.迴路:根據交換機地址學習和站表建立算法,交換機之間不允許存在迴路。一旦存在迴路,必須啓動生成樹算法,阻塞掉產生迴路的端口。而路由器的路由協議沒有這個問題,路由器之間可以有多條通路來平衡負載,提高可靠性。
  2.負載集中:交換機之間只能有一條通路,使得信息集中在一條通信鏈路上,不能進行動態分配,以平衡負載。而路由器的路由協議算法可以避免這一點,OSPF路由協議算法不但能產生多條路由,而且能爲不同的網絡應用選擇各自不同的最佳路由。
  3.廣播控制:交換機只能縮小衝突域,而不能縮小廣播域。整個交換式網絡就是一個大的廣播域,廣播報文散到整個交換式網絡。而路由器可以隔離廣播域,廣播報文不能通過路由器繼續進行廣播。
  4.子網劃分:交換機只能識別MAC地址。MAC地址是物理地址,而且採用平坦的地址結構,因此不能根據MAC地址來劃分子網。而路由器識別IP地址,IP地址由網絡管理員分配,是邏輯地址且IP地址具有層次結構,被劃分成網絡號和主機號,可以非常方便地用於劃分子網,路由器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於連接不同的網絡。
  5.保密問題:雖說交換機也可以根據幀的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和其他幀中內容對幀實施過濾,但路由器根據報文的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TCP端口地址等內容對報文實施過濾,更加直觀方便。
  6.介質相關:交換機作爲橋接設備也能完成不同鏈路層和物理層之間的轉換,但這種轉換過程比較複雜,不適合ASIC實現,勢必降低交換機的轉發速度。因此目前交換機主要完成相同或相似物理介質和鏈路協議的網絡互連,而不會用來在物理介質和鏈路層協議相差甚遠的網絡之間進行互連。而路由器則不同,它主要用於不同網絡之間互連,因此能連接不同物理介質、鏈路層協議和網絡層協議的網絡。路由器在功能上雖然佔據了優勢,但價格昂貴,報文轉發速度低。
[編輯本段]無線路由器與無線AP的區別
  以功能區分無線AP與無線路由
  無線路由器:無線路由器是單純型AP與寬帶路由器的一種結合體;它藉助於路由器功能,可實現家庭無線網絡中的Internet連接共享,實現ADSL和小區寬帶的無線共享接入 ,另外,無線路由器可以把通過它進行無線和有線連接的終端都分配到一個子網,這樣子網內的各種設備交換數據就非常方便。
  可以這樣說,無線路由器就是AP、路由功能和交換機的集合體,支持有線無線組成同一子網,直接接上MODEM。而無線AP相當於一個無線交換機,接在有線交換機或路由器上,爲跟它連接的無線網卡從路由器那裏分得IP。
  以應用區分無線AP與無線路由
  獨立的AP在那些需要大量AP來進行大面積覆蓋的公司使用得比較多,所有AP通過以太網連接起來並連到獨立的無線局域網防火牆。
  無線路由器在SOHO的環境中使用得比較多,在這種環境下,一個AP就足夠了。這樣的話,整合了寬帶接入路由器和AP的無線路由器就提供了單個機器的解決方案,它比起兩個分開的機器的方案要容易管理和便宜一些。
  無線路由器一般包括了網絡地址轉換(NAT)協議,以支持無線局域網用戶的網絡連接共享--這是SOHO環境中很好用的一個功能。它們也可能有基本的防火牆或者信息包過濾器來防止端口掃描軟件和其他針對寬帶連接的***。最後,大多數無線路由器包括一個四個端口的以太網轉換器,可以連接幾臺有線的PC。這對於管理路由器或者把一臺打印機連上局域網來說非常方便。
  以組網拓撲圖分析無線AP與無線路由
  AP不能直接跟ADSL MODEM相連,所以在使用時必須再添加一臺交換機或者集線器;
  使用上面的拓撲架構時,AP和無線路由的用法是一樣的。不過,大部分無線路由器由於具有寬帶撥號的能力,因此可以直接跟ADSL MODEM連接進行寬帶共享:
  以成本來分析無線AP與無線路由
  802.11B的無線AP和無線路由器的價錢相差不多, 一般無線路由器會貴100元左右;802.11G則要看具體情況而言,根據品牌和附加功能的不同兩者價格會有幾百元不等的差距,不過便宜的產品差價也是100多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