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技術演進:唯有進化,才能站到食物鏈頂端

MySQL 作爲當前最流行的開源數據庫,集可靠、易用、功能豐富、適用範圍廣等特點於一身,尤其對開發者友好,使其成爲關係型數據庫(RDS)用戶的首選。雖然備受關注,更是各種應用的第一選擇,但 MySQL 卻也面臨着諸多挑戰。

衆所周知,傳統社區版 MySQL 處理線程的方式爲單線程連接訪問,因此當併發連接增多時,鎖和資源爭用問題會導致數據庫性能降低。當連接數大於 500 時,性能就開始下降;尤其是 MySQL 5.6,連接數越多,性能下降越明顯。這對於許多現代大型多核系統而言,根本無法滿足高併發場景需求。

那麼,雲數據庫 MySQL 表現如何呢?以華爲雲數據庫 MySQL 增強版爲例。我們來看一組性能測試的對比數據。在不同的併發連接數下,華爲雲數據庫 MySQL 增強版始終保持高 QPS,性能是社區版本 MySQL 5.6 的 3 倍、5.7 的 1.5 倍。

華爲雲數據庫 MySQL 增強版(HWSQL)性能體現

在本次分享會上,來自華爲雲的數據庫技術專家揭開了華爲雲數據庫 MySQL 增強版高性能的祕密。基於社區版功能特性之上,華爲雲數據庫 MySQL 增強版提供強大的線程池插件,支持幾千個併發連接,並通過事務級 MTS 並行複製,實現超低複製延遲。此外,還優化半同步複製協議,能實現無損迅速的 HA 故障轉移,秒級切換保證備實例保持同步。

這些改進正是解決社區版 MySQL 高併發場景下性能差、複製延遲突出、故障恢復時間長等問題的技術關鍵。

相較社區版而言,雲數據庫 MySQL 的性能已經提升了一大截,但這還僅僅是個開始。

新生代雲原生 MySQL 分佈式數據庫

隨着全球業務雲化速度的加快,新一代雲數據庫將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其中包括與基於新硬件的雲上基礎能力的整合、新軟件架構與構建優秀實踐的借鑑、業務無損彈性 scale-out/in 的能力提升,AI+的自治數據庫系統完善等。

值得一提的是,當天另一位華爲雲數據庫技術專家帶來的《基於雲場景架構設計的 MySQL 分佈式數據庫》主題分享,剛好總結了傳統數據庫上雲或雲服務化遇到的問題,並深入介紹華爲雲原生分佈式數據庫的技術原理和最佳實踐。

傳統數據庫架構源於 30 多年前的設計,硬件上使用單處理器、小內存、慢速磁盤,技術上採用雙機熱備提供高可用(HA)。在硬件早就更新換代、應用也日新月異的今天,傳統數據庫架構已經無法滿足新型互聯網業務的需求,在未來更加不可同日而語。

雲數據庫的訴求將圍繞高性能、高擴展、高可用、大數據、易用易維等關鍵字暫開。華爲雲原生分佈式數據庫的設計,也圍繞雲數據庫的訴求展開。

華爲雲原生分佈式數據庫,將通過 SAL 實現計算與存儲分離;充分利用熱容量伸縮、負載均衡、共享訪問等雲存儲特性;發揮新介質優勢,比如利用 SSD的隨機讀特性,避免隨機寫帶來的寫放大和磨損,減少時延; 引入新網絡技術,比如 RDMA 、1822,進行多租戶支持;實現近數據處理,將 IO 密集型負載卸載到存儲節點;利用 AI 和 ML 打造自治系統等。

文章來源:https://www.huaweicloud.com/product/ddm.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